這是一場險些將德國“除名”的戰爭

基督教在歐洲傳承了上千年,就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等不同教派先後誕生。不同教派間經常出現摩擦,摩擦偶爾會升級成衝突,最終演變為大規模的戰爭。在17世紀,便爆發了一場始於宗教衝突的慘烈戰爭。戰火在波西米亞地區點燃,很快便席捲了整個德意志,最終波及了整個歐洲,史稱“三十年戰爭”(1618年到1648年)。

這場戰爭結束後,統治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元氣大傷,瑞典失去了他們英明的君主,荷蘭與瑞士成為了獨立的國家,法蘭西則當仁不讓地成為歐洲的霸主。縱橫捭闔、老謀深算的政治家,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戰爭帶來的苦難,盡數落在了百姓的身上——德意志居民更為尤甚。

在這三十年中,德意志境內無數礦山、工廠均毀於戰火,商業更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昔日繁華富庶的奧格斯堡城,曾經擁有八萬人口,戰後只剩下一萬餘人。劫後餘生的倖存者,只能在這片荒蕪之地,搶奪著樹葉和茅草,並靠這些粗糲難嚥的植物艱難求生。

在權力的遊戲中,平民會像狗一樣被人殺死,他們並無選擇的餘地。

這是一場險些將德國“除名”的戰爭

城市化為一片火海

在歐洲的神話故事中,經常會出現巨龍這種體型巨大、力量兇蠻,而且會噴吐烈焰的兇惡巨獸。而巨龍的背後,則正折射出了歐洲居民對戰爭的恐懼。戰爭與巨龍相同,它們都會將城鎮化為火海,將平民殘忍殺害,將一切毀於一旦。

席捲了歐洲的三十年戰爭,無疑便是這種恐懼的代表。我們可以在英國曆史學家塞繆爾·羅森·加德納筆下的《三十年戰爭史》中,回溯這段血腥、殘忍,讓人不忍直視的歷史。

這是一場險些將德國“除名”的戰爭

(一)新教貴族議會

歐洲的封建時代,遠遠比中國的封建王朝更為“封建”。通常的做法,是由帝王賜給公爵、侯爵等地方諸侯一片封地,讓他們在這裡建立自己的城堡,這便是“封建”的字面含義。在權力被分散的同時,地方諸侯的話語權也隨之增強。當諸侯之間的宗教信仰出現分歧後,爭執的種子便就此埋下,等待著破土而出的機會。

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的宗教偏袒政策,最終成為了誘發衝突的導火索。他一味偏袒天主教,卻對新教的信仰者加以鎮壓。在他的壓迫下,信封新教的諸侯成立了新教貴族議會,雙方間的衝突日益加劇。最終,忍無可忍的新教議會帶人闖入了皇宮,將兩個執政官扔到了樓下。從此,三十年戰爭正式揭開了序幕。

打仗是一件燒錢的勾當。神聖羅馬帝國擁有運行完好的國家機器,自然有著穩定的稅收。但新教議會只是個鬆散的聯盟,沒有任何一家諸侯肯為聯盟軍隊提供財物。於是,這些走投無路的官兵,將目光投向了附近的百姓。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無論軍隊是敵是友,他們對待普通百姓的態度,倒是高度一致——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軍隊的掠奪與殺戮下,農民一年的收成化為烏有。當軍隊在戰爭中遭受慘重的死傷後,一貧如洗的農民則被迫入伍。在仇恨與野蠻的驅使之下,他們從受害者,一瞬間轉化為殘暴的施害者,並將仇恨擴散到更廣闊的土地上。

“農夫被燒燬土地跟村莊,終於拿起槍,她卻慢慢習慣放棄了抵抗。”——《止戰之殤》

(二)馬格德堡的陷落

新教聯盟議會的反抗以失敗告終,但針對神聖羅馬帝國的反抗從未停止。很快,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率領大軍渡過海峽,加入了新教諸侯的陣營。當這位不世出的軍事奇才加入戰爭後,整個戰場的局勢瞬間逆轉,新教一方頓時佔盡上風。

古斯塔夫之所以能接連獲勝,一方面得益於瑞典軍隊的強大,以及他出眾的指揮能力;另一方面則得益於民心所向

。畢竟他的後勤準備較為充分,在戰爭的前期,他的士兵軍紀較為嚴明,幾乎從未騷擾過百姓,這與軍紀鬆弛的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得益於這兩點因素,古斯塔夫很快便成為了得道多助的一方。新教城邦也紛紛響應他,並且宣佈脫離神聖羅馬帝國的霸權統治。

這是一場險些將德國“除名”的戰爭

古斯塔夫二世

古斯塔夫銳氣正盛,神聖羅馬帝國的大軍不敢直攖其鋒。於是,他們奔向剛剛宣佈獨立的馬格德堡。他們的目標,便是在古斯塔夫的援軍到來之前,徹底摧毀這座城市。

古斯塔夫的援軍尚未抵達,馬格德堡便徹底失陷了。昔日繁華的都市,瞬間成為了一片火海。為了報復這座背叛的城市,軍士向手無寸鐵的平民揮起了屠刀,平民的財物則被亂軍洗劫一空。這座曾經擁有兩萬人口的繁華城市,變成了遍地焦屍和白骨的人間修羅場,宏偉的建築成為破碎的瓦礫。在這場殺戮過後,只剩下了四百餘名苟延殘喘的倖存者。

這場慘絕人寰的殺戮,將馬格德堡化為了人間地獄。然而,平民的苦難卻並未結束——戰爭才剛剛進行了一小半而已。

(三)華倫斯坦與“華倫斯坦蝗蟲”

在古斯塔夫的面前,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唯有華倫斯坦公爵與古斯塔夫棋逢對手,後人將他們二人稱為“絕世雙雄”。假如帝國沒有華倫斯坦,歷史可能就會被永遠改寫。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在華倫斯坦的阻擊之下,古斯塔夫的攻勢得到了遏制。在呂岑會戰中,雖然華倫斯坦兵敗撤退,但古斯塔夫卻不幸陣亡,瑞典人永遠失去了他們敬愛的國王。在成功阻止了瑞典人的攻勢後,華倫斯坦成為了帝國當仁不讓的拯救者。

但這位拯救者為了消滅各路敵人,不惜一路瘋狂擴充軍隊,最終甚至擁有了十萬大軍。他很少向皇帝討要俸祿,而是縱容手下的士兵掠奪民財,並以此來充當軍餉。這種令人髮指的暴行,被德國思想家馬克思直言斥責為“華倫斯坦蝗蟲”。

這是一場險些將德國“除名”的戰爭

被毀壞的德意志城堡

曾經有一位不知名的倖存者,親筆寫下了對那個時代的回憶:“塔樓在火焰中燃燒,教堂被推倒,市政廳變成廢墟,壯健的漢子給垛成碎屍,少女們遭到蹂躪,我們張目四望,烈火、瘟疫、死亡壓在我們的心頭,窒息著我們的靈魂。

身為始作俑者,華倫斯坦自然沒能逃過命運的清算。為了防止他領兵叛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派人殺死了他,這個殘忍的梟雄也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四)權力的遊戲

在權力的遊戲中,唯有少數野蠻、兇狠而幸運的人,才能在亂世中崛起。而其餘的人,只能淪為可憐的犧牲者。

他們在史冊上留不下姓名,只能成為龐大的陣亡數字之一,這也是他們留給後人的唯一回憶。

而加德納的這本《三十年戰爭史》最珍貴的地方,則正在於此。他用相當可觀的篇幅,將平民的苦難展示在了讀者的面前。這正是戰爭的本質,當生靈塗炭之時,被波及的平民根本不可能倖免於難。

但諷刺的是,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神聖羅馬帝國,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國,便是這場三十年戰爭的始作俑者。後來,將自己視為第一帝國繼承者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又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自稱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納粹德國,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這不僅為他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更是將德國本土變成了一片廢墟,連本國的居民都未能倖免。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歷史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在重演,絕無例外。

在這幾次戰爭中,德國都徘徊在被地球“除名”的邊緣上。當德國民眾的大國激情漸漸消退,最終飽嘗戰亂的蹂躪時,他們對昔日寶貴的和平,不知是否萌生出了一絲懷念

(完)

參考書籍與文獻:

《三十年戰爭史》,【英】塞繆爾•羅森•加德納

《一本書讀懂德國史》,【中】王豔、崔毅

《帝國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戰爭史》,【德】席勒

《歐洲三十年戰爭對近代軍事與政治的影響》,【中】沈瑞英,上海大學社會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