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谷雨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正是如此。在这个季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

谷雨三候

初候,萍始生。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


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便开始鸣叫,提醒人们该播种了。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降落于桑树上歇息。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谷雨节气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

谷雨习俗

祭海

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此时海水回暖,鱼群回到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祭祀文祖仓颉

据说自汉代以来,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传说中,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此后每年谷雨节,附近村民都要组织庙会纪念仓颉。

禁五毒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谷雨贴

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等,寄托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安宁的心理。

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喝谷雨茶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食香椿

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赏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至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还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洗澡消灾避祸

在西北地区,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谷雨节人们以“桃花水”洗浴,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庆祝。

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谷雨无疑是春与夏之间一个盛大的交接仪式,春花即将落尽,夏天正向我们走来。“南方摘茶,北食香椿,渔民祭海,共赏牡丹,夏将至矣。”让我们将最后一抹春光装进心中,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夏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