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12月10日,住建部公示了第五批全国传统村落拟入选名单,黎川的樟溪乡中洲村和中田乡中田村榜上有名。适逢黎川县民政局制作的樟溪乡和中田村两部地名微电影也得到了省市民政部门的好评,黎川发布将陆续推出这两部微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两座古村的历史,欣赏到两座古村的风采。

黎川民间有“千村万村不如樟宏两村”的说法,“樟”说的就是樟溪。樟溪古称桃溪和樟村,位于黎川南部,毗邻福建建宁。清代黎川县域设4坊5乡,德安乡五十一都有村二:樟村、桃溪。到民国32年(1943),全县划分为1镇17乡,樟村和桃溪区域与原四十九都的上原、浒溪堡、熊田、虎广一起划归为樟村乡。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1958年成立樟村公社,1984年5月公社改乡时为樟村乡。1984年8月全国第一次地名资料普查登记,因为江西省内有四个乡名为“樟村”,除了保留了玉山县的樟村乡外,其他的三个都进行了更名,黎川的樟村乡取“樟村”和“桃溪”古称合为“樟溪乡”。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樟溪境内群山起伏,是秀美武夷山西麓的延伸部分,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就座落于樟溪,森林覆盖率高达98.6%,是个天然氧吧。境内有著名的会仙峰千年古寺、洋岫峰千年古寺。千年野生香榧王也傲居于此,有野生香榧600多株,现有香榧面积5000余亩。樟溪乡乡政府所在的村落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古村,人烟稠密,街巷网列。目前下辖一个社区居委会,四个行政村,分别是:桃苑社区、中洲村、店上村、东港村,上源村。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发源于南部山岭的里岭下溪和上源溪呈“丫”字型汇聚成樟溪(桃溪)河,把整个村落分成东港村、中洲村和店上村三部分。特殊的地形造就了樟溪人口的特殊分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聚居在樟溪河沿岸。三村百姓出行靠桥联系,村内大小桥梁十座,大多数是石拱桥,可谓“两溪分三村,三村十桥联”、“ 人在村中走,如在画中游”。有“千户百厅十桥九庙三第一祠”之说。目前保留较好的古厅、古巷、古桥、古庙、古祠有三十余处。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明崇祯九年(1636)11月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了黎川,他从会仙峰下来之后,经过岩泉,来到了樟溪,看见这里村庄繁华,把这段经历写在了他的游记中。

在双溪汇集处建有一座木结构廊桥,最早建于南宋,叫双溪廊桥,现在也被称为老人桥或红军桥。红军桥的名字来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这座桥为红军进出樟溪并通往福建建宁和南丰的必经之桥。现在因为经常有老人们在在此聚会闲聊和乘凉,因此而被村民们亲切地喊为老人桥。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这座廊桥还是桃溪两岸民间诗词文化的展示平台。桥上两面的木板上用毛笔或粉笔写着几十首极具乡土韵味的诗文,这座平凡的木制廊桥,折射出当地群众文化的根深叶茂,并成为樟溪地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廊桥对面沙洲曾经有个古戏台。1931年的6月的一天,毛主席曾在这个戏台上召开团级以上军人大会,还在与中洲村毗邻的店上村李家新屋留宿一晚,留下了伟人在黎川的珍贵记录。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原江西省民政厅厅长杨赓笙先生因躲避日本军的侵略,全家从南昌迁居黎川,居住在县城老街江家大厅。杨赓笙先生与当时居住在樟溪的黎川文化名人杨群舟老师交往频繁,他们都爱好诗词,便组织了樟溪十多个爱好者成立了桃溪诗社,经常在双溪桥雅聚,创作了很多的诗歌,被当时的黎川学子广为传颂。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秀美的山水也滋养了这里天然的食材,樟溪擂茶、水酒、豆腐、野生菌菇都是村民待客引以为傲的佳肴。桃溪水质清澈,鱼儿成群,樟溪白莲、野生红菇都属于民间名贵特产,在赣闽边界商贾贸易中具有较高的口碑。毛竹、木材等都是商贸活动中的主打商品。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樟溪河两岸至今依然保存着数量众多的旧码头,为当地群众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据当地老人说:解放前,樟溪物产非常丰富,我们这里的木材、毛竹、笋干等货物都是靠这条河用竹排运到下游后再运到抚州、南昌、武汉等地。当时,这里聚集了大批的商人和民工,光酒店、肉铺店就有十多家,足见当时的繁华。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村里古巷古屋众多,纵横交错,巷巷相通,屋屋相连,如入迷魂阵似的棋盘。保存较好的有德元厅、久礼第、进士第、竹节第、绣花楼等明清古宅。杨氏旧宅德元厅是村内目前保存最好、最大的古宅,建于明末清初。门额上镶着“清白世家”的名匾,墙壁和门楣上都有十分精致的砖雕和石雕,上面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樟溪杨氏家族在明清时期为世家望族,不仅经商有成,通过科举考试在朝为官的也数不胜数,父子进士、兄弟进士比比皆是。清代有名的文学家杨思本、杨日升、杨希闵等均为樟溪杨家人。杨家宗祠至今保存“兄弟修职”和“父子明经”两块牌匾。据《黎川县志》记载,樟溪出进士、举人等就达20余人,为黎川有名的科举世家、官宦世家、文学世家。

地名情,中国梦——古韵悠然看樟溪

板凳龙是樟溪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民俗。每年的春节期间,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龙灯不仅把福气送到了家家户户,也庇佑着樟溪这块土地秀美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