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以“孝”治國,除了尊老愛幼,更多的是滿足統治需求

養老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優良傳統,是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精華。它涉及我國古代官制、學制和民俗方面的重要內容,但是大家可能真的不知道,養老制度其實早在周朝就以定型了。

先秦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加之統治階級的倡導,養老逐漸成為一項國家制度,並對後世產生巨大的影響,自周王朝統一“天下”,周人憑藉政治權利努力融合各地文化,從此華夏大地開始有了可以籠蓋全局的主文化,周王朝的各項制度也吸取了夏、商等不同地域制度的優點,加以發揚。周代的養老制度正是這種融合的結果,較之夏商時期更加具體化、明確化,且周代有關此方面的史料相對來說豐富得多,無論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方面還是官吏的退休問題都有了較全面的記載,可以說雖然就其本身講仍不完備,但是卻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此後的封建王朝繼承、發揚了周代的養老思想,並在周代養老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越來越完備的養老制度。

周代以“孝”治國,除了尊老愛幼,更多的是滿足統治需求

周代養老制度的原則

周代的養老制度綜合了虞、夏、商的舊制,使其更加完備。除了繼承前代舊制,周人還保留了本族的傳統,據《史記·周本紀》記載:

“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

雖然周代的奴隸制度已經充分發展,然而舊的血族關係並沒有完全消亡,周人重新改造,使之成為階級統治的工具。 《禮記》之《王制》、《內則》篇皆載:

“周人貴親而尚齒”。

“貴親”就是是重視血緣關係。周人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極為重視血緣關係,創立了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度。然而階級社會的血緣關係與氏族社會的血緣關係有著本質的不同,已經由氏族社會民主的基礎轉變為階級社會專制的工具。但是即便如此,畢竟是對氏族社會的繼承,因此還是然保留著較濃厚的原始性。

周代以“孝”治國,除了尊老愛幼,更多的是滿足統治需求

由於“貴親”,敬養本族的旁系老者無可厚非。但是為了適應周代的政治形勢,各政治集團又不能不打破封閉的圈子,吸收外族中有才能的人。因此,對外族人特別是才能突出貢獻的人採取了收納為本族長輩的作法,以便與佔支配地位的血緣關係諧調起來。比如周初的齊太公呂尚,武王稱之為“師尚父”。春秋時期的管仲,齊桓公“立以為仲父”這種收養入族的習俗源於原始社會,這是一種假血緣關係。養入族的老者與本族老者的待遇相同,本族人對這兩類老人都非常尊敬。周代養老制度除了受“親”的影響之外,還受德與爵的約束。《孟子·公孫丑下》曰:

“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

“德”為“尚賢”、“齒”為“尊長”,爵自然就是官位的統稱。《禮記·祭義》載:

“朝廷同爵則尚齒。……而弟達乎朝廷矣。……軍旅什伍,同爵則尚齒,而弟達乎軍軍旅矣。”

在朝廷中,先論爵位,爵位相同則長者尊,軍旅中亦如是。

在鄉里,就要先論年齡了,老年人享受尊敬、供養。《 荀子·大略》中說:

“一命齒於鄉,再命齒於族,三命,族人雖七十,不敢先。”

官爵是從君臣關係角度出發的,官爵高到一定程度就不用與其他老者序齒位,這反映了階級關係的作用已經十分突出。 總體來說,周代的養老制度受德、爵、親的影響。周代養老制度遵循著同爵尚齒、同齒尚爵。至於德,周人往往認為年越長德越高,與年齡成正比。“親”的影響是周代養老制度的特點,“貴親”說明了原始氏族時期的養老習俗仍然殘存,這種習俗往往被統治者利用,成為籠絡人才、鞏固統治的手段。

周代以“孝”治國,除了尊老愛幼,更多的是滿足統治需求

周代養老制度

周代的養老條件

周代規定的老人年齡標準應該是始於五十歲,禮記》之《王制》、《內則》兩篇皆有“五十始衰”之語。 養老制度中的很多內容也都是從五十歲開始的,這是從生理學角度出發,是生理意義上的老年人。然而在中國的夏商時期,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有十八歲左右,以後略有上升,在秦和西漢時期人口平均壽命約為二十歲,由此看來周人的平均壽命最多也不過二十歲左右。王朝規定的老人年齡標準偏高,所以社會學標準的老人在中國古代敬老養老風俗中,更有其實際的意義。

養老對象

周代的養老對象可以歸納為三種:國老,即天子或諸侯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是周代養老的主要對象。庶老,庶老,即“庶人耆老”。庶人,即“鄉人”、“國人”,是居住在王城外四郊六鄉地區的平民,六鄉居民之老稱為庶老,被養於鄉學。以及死國難者父祖。

周代所養之老既包括以上三種老者,淡然也包括普通的老年人。對國老、庶老以及死國難者父祖的贍養,由政府拔款並且有專門負責的官員。而未被養於學中的平民之老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享受一定的優待的。

周代以“孝”治國,除了尊老愛幼,更多的是滿足統治需求

周代的養老待遇

日常生活中對老人有特殊的照顧,不僅是為了讓他們保持身體的健康,而且也可以提高他們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尤其強調少者對待老者的尊敬,周人在飲食方面十分講究,一年中根據季節的變化調節飲食。

據《禮記·內則》記載:

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

對待老年人的飲食更加重視,注重陰陽調和,《禮記·郊特牲》雲:

“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

周人養老把虞、夏時期的飲酒之禮與殷商時期的食禮結合起來,做到陰陽兼備。並且據《禮記》還規定:

五十異粻,六十宿肉,七十貳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膳飲從於遊可也。

粻,就是糧食,異粻,就是與青壯年不同的糧食,即細糧,因為老人的消化不好所以要吃細糧。到了六十歲,身體更加老化,需要吃肉,到了七十古稀之年,飯食中要常備副食,不可有缺。八十歲時就要經常食用珍奇美味;九十歲的老人飲食無時,所以要不離於寢。老人出遊之時,隨從要攜帶美善之食、水漿之飲,以備老者不時之需。除了在飲食方面對老年人特殊照顧以外,周人對老者的衣服、居處也作了專門的規定。《禮記·王制》雲:

“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矣”

認為到了七十歲的老人要穿帛制的衣物。八十歲的老人,身體更加衰弱,血液循環慢,不能產生足夠的熱量,因此睡覺時要有青壯年的陪伴才可以取暖。而到了九十歲即使睡覺時有青壯年的陪伴也不會感覺到溫暖。所以要想別的辦法了。

再有就是減免勞役、提高政治地位。夏商周三代都曾有過為養老而免徭役的規定。因為老者眾多,非賢者不可皆養,引戶校年就是按戶調查、核對老年人的實際年齡、家庭狀況,以及比較他們的德行,應該是面向庶人的。選取其中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老者,以十年為一個年齡段,從五十到九十享受不同的待遇。五十要奉養在鄉里,六十奉養於國;七十奉養於學。八十的時候國君賞賜只需站起來一拜就可以了,九十就更了不得了可以他人帶拜。當然除了直接免除老者的徭役之外,周代對於有耄耋之老的家庭還會通過減免其家的力役,實行間接奉養。

周代以“孝”治國,除了尊老愛幼,更多的是滿足統治需求

周代養老制度的作用

首先是推廣孝道。孔子論為政之道時說:

“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

統治者倡行於上,吏民仿效於下,周代養老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上養老”而達到“民興孝”的作用。人們有了孝道,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則君臣有義,便達到了階級教化的目的。

養老制度是國家推廣‘孝’道的保證,這也是造成臣民對最高統治者服從的重要社會條件之一,再有就是迎合老年人長壽的願望。延長生命是人類非常自然的願望,不分尊卑、無論長幼。尊老敬老風尚的流行反映了人們對長壽的嚮往。《太平御覽》載:

齊宣王出遊,路見閭丘先生、長老十三人謁齊王。王賜之田,眾老皆拜,閭丘先生獨不拜。……宣王疑而問之。對曰:“來見大王所望者三:願賜臣壽,賜臣富、賜臣貴。”王曰:“天命有長短,非寡人所制,無所壽先生;侖粟雖盈,備災畜,無以富先生;大官無闕,小官卑賤.無以貴先生。”先生曰:“所望願王選良吏,臣所以得壽焉;使人以時役,無繁苛,此臣所以得富焉;使少者敬長者、長者故老者,此臣所以得其貴也。”

智者閭丘先生開導齊宣王:只要任賢官,減少徭役,就可以使人民整體上增富增壽。故事還說,齊宣王領悟了閭丘先生的道理,當即命他為相。 此段把壽、富、貴作為統治目標,周人對長壽的追求由此窺見一斑。重壽不離尊老,尊老必然重壽。

周代以“孝”治國,除了尊老愛幼,更多的是滿足統治需求

結語:

周代的養老制度是在繼承前代尊老養老習俗的基礎上,結合本族的傳統而形成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血族關係的作用越來越小,地域關係的作用日益突出。養老也逐漸突破了血族關係的限制。然周人重視血族關係,反映在養老制度中表現為“貴親而尚齒”,這是周代養老制度的重要特點,即具有較濃厚的原始性。而且周代並不是凡老皆養,受養老人只限於國老、庶老以及死國難者父祖。國老即“君子耆老”屬於統治階級,不可不養;而“庶人耆老”也。

周代以“孝”治國,除了尊老愛幼,更多的是滿足統治需求

只是身份自由的平民老者,並且在平民老者中也只養老而有賢德者。野人中的老者不在受養之列。這種用名利導人向善的辦法,是周代社會教化成功的直接原因。以尊老敬賢為美德,用優越的物質條件作獎勵,昭示人們崇德向善,樹立起良好的價值觀,是周代養老致孝的目的。周代社會之所以孝道行於天下,應歸因於這種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同步進行。周天子率行養老之禮,為國人楷模。天子倡行於上,吏民仿效於下,敬賢養老的孝行風化自然形成。然而周代實行養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孝悌達乎天下,使人民服從統治者,歸根結底就是為了維護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