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書院同仁清明節祭拜曾國藩,湘人在文化衝突中要力挽狂瀾

伏龍書院同仁清明節祭拜曾國藩,湘人在文化衝突中要力挽狂瀾

伏龍書院同仁清明節祭拜曾國藩,湘人在文化衝突中要力挽狂瀾
伏龍書院同仁清明節祭拜曾國藩,湘人在文化衝突中要力挽狂瀾

庚子年初,一場新冠疫情的猝然爆發,給國內外局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誰也未曾料到,中國全民隔離的兩個月時間,原本給世界各國留下的窗口期,未能湊效,全球新冠病例很快突破100多萬例。在這場天災面前,全球經濟震盪。四月份,中國迎來了疫情的大緩和。4月5日,恰值清明時節,伏龍書院在枕戈執行院長的帶領下,組織了一場小型的祭拜曾文正公的活動,祈禱“山河無恙,人人安康”。

活動後,參與祭拜的同仁就伏龍書院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小型的交流會。農民日報駐湘站站長吳礫星呼籲,伏龍書院在發展的過程應更多團結企業家人士,動員大家參與傳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伏龙书院同仁清明节祭拜曾国藩,湘人在文化冲突中要力挽狂澜

君子文化的倡導者胡玉民先生非稱,伏龍書院的活動要一直做下去,這就像一座燈塔,燈塔的燈要一直亮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需要一座燈塔,曾文正公憩息在伏龍山,有著天時地利優勢,伏龍書院應該藉此扮演好一個燈塔的角色。

在《逸周書》中,有對“文正”二字進行過解析:“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守道不移曰正……”因而,諡號“文正”二字也是給儒門士子極高的尊榮。伏龍書院要做一座燈塔,但也需要探尋新的傳播方式,順應新形勢,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3月份,伏龍書院社群中的微公開課形式,就是一種好的探索。

譚卓越先生也發出了同類的感慨。他說,騰訊公司最近也推出了騰訊直播,大同思想網已經耕耘了許多年,在業內也小有影響力,或許可以藉助騰訊直播進行造血。

銘文德文化公司張志鷹先生則帶著憂國憂民的情懷,對世界文化趨勢進行了探討。他說,這場疫情對世界經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中醫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當前的中醫文化廣泛輸出到世界各地,為世界人民帶來了希望和福音。但是,中西文化存在著根本性的衝突和差異,幾個月後,中華大地上必定迎來一場“文化大反撲”,我們要做好這種心理準備,做好傳承與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準備,文化進社區也是一個好的渠道。湘人更要挺身而出,在這場文化衝突中力挽狂瀾。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疫情的衝擊之下,世界進入新的戰略博弈時代,我們要傳承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精神,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於大同思想網:大同思想網是由大陸新儒家代表、湖南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杜鋼建、青年學者枕戈、天地人律師事務所鄒紅豔律師、嶽麓書院唐宏站博士發起,並有學界代表人物鄭佳明、盧德之、陳明、秋風、林安梧、黃玉順、伍繼延、杜文忠、韓星、何真臨、曾亦、韓秉欣、黃守愚等一大批學者支持的文化學術網,於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長沙成立。網站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實踐法治中國為當下目標,弘揚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並希冀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大潮中,大同思想網已成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國學網站之一。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