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吹嘘,而是“虚”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

天地,对待万物没有仁爱,像对待祭祀用的祭品刍狗一样。圣人,对待百姓没有仁爱,像对待祭祀用的祭品刍狗一样。天地之间,就如风箱一般,虽空虚但不会穷竭,越是挤压,风量越是增多。议论太多会加速陷入窘迫之地,不如守持中正(守清虚和无为)。

【延伸】

"仁爱"之心,有自己的范围和局限性,大多是从对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开始,能扩展开来的寥寥无几。"天地"无所不包,生发,养育了万物,但万物只是获得了各自适合的条件和时机,天地没有用心去促成任何事物,没有用心去消灭任何事物。天地并没有偏私和眷顾,所以天地不仁,天地无心。

"圣人"是老子为领导者树立的榜样。领导者一旦有了仁爱之心,内心就不能清净,就会有所偏私,有所施造,这样就做不到一视同仁,进而公平公正。领导者需要在任何时刻、任何事情面前冷静、沉着,不因自己的好恶去影响思考,判断,决策和行动,领导者的一言一行牵一发而动全身。

老子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风箱。风箱永远保持内心的空虚,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一挤压就可以产生出风来,愈用力,风愈大,没有穷竭。领导者亦应保持内心的清虚,实现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在浑浊的状态下慢慢静下来以达到清澈的地步,在安逸中动起来逐步获得新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运用,即利用好动与静的对待关系。

对于这一点,老子还提出了一个鲜活的例子,那就是"水",水如天地一般,利万物而不争,它永远知道自己应该所处的位置——"处众人之所恶(大家都不愿意待的地方,就是最低的地方)"。处于这种位置的水并不是无所不做,它虚静,它"心善渊","静若处子"。处在这种位置的水并不是盲目而做,它蓄势,它"动善时","动若脱兔"。一旦时机来临,它就能"柔弱胜刚强",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领导者应也是人,不能没有仁心,但不可盲目乱施仁心,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不同。不应该让这颗仁心牵绊住了自己,束缚了自己,从而难以冷静和克制。应该让这颗仁心,变成虚静的心,包容的心,公正的心,无不周普的心,进而天地之心,自然之心,或许这样才能"没身不殆",才能减少多言,从而守中。这不是一日之功,对于有的人来讲,可能是莫不知,可是却莫能行。

普通人不也得尽量这样吗?

因为你不是一个人,

你是社会中的人。

不是吹嘘,而是“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