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个推进” 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   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农是阜阳的本,是阜阳最大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推 ...

  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农是阜阳的本,是阜阳最大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新发展。”日前,市农委主任董志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得到新提升,新增以花卉、瓜菜、中药材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14万亩,农产品加工产值跃居全省第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同比增长20%,物联网技术应用农业企业数量全省第一;经营体系建设达到新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38万、1.58万余家,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12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00家,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2%,位居全省前列;农村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全市1882个村开展清产核资,1236个完成了公示确认,已确定股份合作制改革村1514个、“三变”改革试点村128个;农民收入保持新增势,上半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3元,同比增长9.9%,增幅居全省第四位。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成绩可圈可点,鼓舞人心;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科学安排,措施精准有力,催人奋进。”董志诚指出,特别是会议对乡村振兴作出新部署、新安排,为全市农业系统指明了努力方向。下一步,市农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扭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三产融合、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农民增收等工作。

  其中,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市将确保秋种建成小麦专用品牌基地130万亩,建设一批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百村百品”示范村;推进三产融合方面,力争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亿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160个,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50万亩以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各种循环种养模式,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制定农业品牌建设五年规划,实现“三品一标”质量追溯全覆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完成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3个县整县、其他县30%村推进和“三变”改革每乡镇选1个村推进的年度目标任务;推进农民增收方面,加快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实施农民增收百村示范行动,确保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5%以上。

坚持“五个推进” 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