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是非皆因多开口

大音希声。 ——《老子·第四十一章》

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很少说话。

老人言:是非皆因多开口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莲花池上,面对诸位得道弟子,突然作拈花微笑,众人不解其意,而只有迦叶尊者领悟了佛祖的意思,他会心一笑,于是就有了禅宗的起源。

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老子说“大音希声”,这两位东西方的高人的行为,寓意深刻。它劝诫人们:为人宁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可以自作聪明,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陶觉说:“出于身当言者,缓颊而陈;不当言者,卷舌而退。”就是说一个人懂得讲究说话艺术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如何做人的人。

老人言:是非皆因多开口


所以说,人不可无缄口之铭! 在各种场合,能言善道的人,似乎拥有一件强有力的武器,占尽一切便宜。但是,成功的人,并非因为那一张嘴巴而成功。正如俗语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很多人的失败,往往又是因为那张不能控制的嘴巴。事实上,上天赐给你天才,但又没教你说话的技巧。说话的天才和技巧,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天才虽然是上天特别的照顾,但技巧是靠后天的努力才可得到。

话说得太多意味着思路不清和信心不足。一个思路不清晰的人,很难让人信任。连自己的事情还没搞懂,如何帮助人家去做好事情。如果思路是清晰的,但话太多,表明这个人信心不足,信心不足的原因只有一个,他说的东西不像他所描述的那样好,他想尽力让人相信他的谎言。

老人言:是非皆因多开口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往往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我们绝对要少说话,尤其当有陌生人比我们有经验,或者有更了解的人在座时。因为如果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点,也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和经验的机会。说话要说得少而且说得好。因此,在我们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没有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不幸的。我们常因说话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

少说话的人就能静静地思索,使自己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

老人言:是非皆因多开口

说话不容易,然而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要能达到双方勾通的效果,说话就必须有要领,否则就会有“做人难,难做人”之苦。那么,应该如何说话呢?

(1)言必契理。有的人见到老农老圃,就说如何种植稻谷菜蔬;见到商人,就说出一套生意经;见到工人,就说各种工巧技艺。这表示其说话能契合听者之意。契机固然必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言论能够合理、也就是契合道理。

(2)言可承领。这是说所有的言论,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如何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言论呢?这就是要多说好话,不要吝于赞美。此外,即使说好话也要能适时适地,简单明了,让人生起欢喜心,而接受我们的美言。否则,有好话不能使人承意领受,岂不可惜!

(3)言则信用。言而无信,如何立身?所以,说话要有信用。我们一生说话童叟无欺,不虚伪,能让人相信我们的言论,其人格必为人所肯定。

(4)言无可讥。这是说我们所说的话要圆融,面面俱到,令人无懈可击。要慎言,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而随意发言,让人有讥讽的口实。什么话可以让大家接受、欢喜而不讥评呢?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言论,则能不为人所讥讽。

老人言:是非皆因多开口

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所以,一个人最可贵的才能是:管住自己的嘴巴,在用一个词就能说清楚的地方绝对不用两个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