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蛋妈陪娃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妈妈。

不知道,身边有没有人对你说过这些话:孩子哭了不要马上抱,先让他哭一会。孩子想买玩具,好好吃饭才给买。孩子的需求,要延迟响应。……

这些说法,都是“延迟满足法”的衍生品。

延迟满足法,是个什么厉害的角色?这个结论来自于一个名叫“棉花糖”的实验。有群科学家,在一个幼儿园找了一帮孩子,让他们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给他一块棉花糖,跟孩子说,如果我回来之前,你没有吃掉棉花糖,你将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结果自然是,有的孩子选择等待,有的孩子选择吃掉。多年后,跟踪调查了当年参与实验的对象,选择等待的那些孩子,长大后学业更成功,事业更有成就。因此,人们得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能延迟满足的孩子,更能成功。于是,大家喜大普奔,奔走相告,仿佛找到了成功的捷径。甚至,还有人断章取义的将“哭声免疫法”也与之相提并论,寄希望于培养出一个不哭闹的孩子。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这些方法到底有没有用?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延迟满足和成功、优秀等词汇之间划不上等号。但是,不得不承认, 能完成“延迟满足”的人,确实更有能力克服人生的困难,更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过,相当一部分人实施“延迟满足”的方法是错误的!到底要怎样来实行延迟满足法?

看下面这几点。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低龄的孩子不适用

我对蛋姐的养育,2岁前,无条件满足任何需求,要抱就抱,哭了就哄,要玩就陪玩,为什么呢?因为,2岁前,建立安全感,才是首要任务。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孩子通过需求是否被满足,来确认自己和妈妈的亲密关系

,建立起最初的信任依恋,然后才能建立起对外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我们发现,需求被充分满足的孩子,更好带,很少吵闹,因为他们不需要,通过哭闹的方式来确认自己是否被爱。所以,2岁前,就不要涉及“延迟满足”的雷区了。那是不是过了2岁就能尝试了?也不是,从理论上来说,孩子到4岁才能理解,延迟满足的逻辑。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要谈延迟满足,首先就得满足!有句歌词很应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如果“棉花糖实验“中的孩子,超级喜欢吃棉花糖,但是他的父母很少满足他,那么,在这次实验中,他肯定是选择吃掉的那个。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孩子的自制力本来就比大人差,而一个从来没有被满足、从来就没得选择、永远处于匮乏状态的孩子,会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更加沉不住气。所以,欲望需要合理的满足和压抑。孩子的欲望,不会太离谱,无非就玩具和棒棒糖。

满足,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所以才有底气等待甚至拒绝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我认为,延迟满足的前面,应该加一个词——被迫/自主。被迫延迟满足的本质是:等、忍耐。从人的趋利性来说,等待、忍耐的感觉是不爽的。就算好不容易得到,也并不会认为等待能让事情变得更美好了。被迫等到的感觉就更差了,那为什么要等待呢?比如说,孩子想赶快吃到想吃的东西,等待让他失去了耐心,大吵大闹。妈妈觉得,没耐心是件糟糕的事情。所以,故意延长了等待的时间,并且威胁他说,如果不耐心的等待,就不让他吃了。于是,在这个孩子的心中,把等待和不愉快、被威胁联系了起来。

孩子哭了先别哄、不哭了才给糖吃,别再被这些育儿经欺骗了!

孩子非但没有在“延迟满足”中得到“满足”,反而还认为妈妈是在刁难自己,开始对妈妈不信任起来。很明显,被迫“延迟满足”并不能达到所希望的结果。而自主延迟满足的本质是:我愿意。自主延迟满足,意味着,等待是我自发的意愿,因为我非常清楚,等待一定能带来双倍的快乐。比如,孩子晚上想吃糖,你跟孩子说,如果等到明天早上,它就会变成两颗糖,你可以全吃掉,如果孩子希望能吃到两颗糖,他就会愿意等待。这就是标题所说的,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只有自发的,有内驱力的延迟满足才有存在的意义,否则,只会让孩子变得更没有耐心。

-写在后面-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核心点:不要偷换主体。所有的事情,都要以孩子为主体,孩子能明白延迟满足的逻辑,孩子愿意享受等待过后的双倍快乐,孩子没有被强迫的感受。不得不提醒父母们的是,延迟满足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首先和父母之间要有信任感,如果你曾经多次失信于孩子,应该来说,成功率是不高。另外,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孩子的情绪问题。请一定要先解决孩子的情绪,再来谈论需要理智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