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獄4年,出來後等待他的,是豪車與年薪百萬

最近因為一個人,全網絡都鬧得沸沸揚揚。

佔據著各大新聞頭條,到處充斥著人們的眼球。

入獄4年,出來後等待他的,是豪車與年薪百萬

近期常常可以在熱搜看到類似的標題

他就是古巴革...啊不,是擁有一頭不太飄逸的秀髮,外形上“酷似”曾經的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的電動車電瓶盜竊犯

“周立齊”

入獄4年,出來後等待他的,是豪車與年薪百萬

網友惡搞照片

4年前,周某因為在南寧偷盜電瓶車入獄,而今年的4月18日,周某終於重獲自由,刑滿釋放,迎來嶄新的生活。

這一天對周某來說,本應是個平凡的開始。

一名罪犯,得到了懲罰,悔過自新後,開始接受務實的生活。但對躁動的網友和一些網紅孵化公司來說,這一天實在是盼了太久,他們會覺得這樣一個人,如果迴歸到生活中完全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相隔鐵窗伴隨著周某共同經歷了4年的沉澱,在此刻,所有人的慾望終於全部爆發了出來。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是他的成名句,可以說一語驚人。雖說周某的背景非常不光彩,劣跡斑斑,但是這句話卻成功與當下年輕人對工作,對事業保持自由,不受拘束的態度產生了共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精神領袖”。搞笑的言語腔調和外形只是他出名的一方面,讓大家真正喜歡他的另一方面,是覺得他“很有個性”,和他敢於發表內心的“真性情”。

入獄4年,出來後等待他的,是豪車與年薪百萬

周某經典語錄

周某即將出獄的新聞放出後,各家直播平臺虎視眈眈,渴望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這塊“肥肉”上面,生怕出手太晚被別人籤走,損失良機,畢竟這場事關自家流量的競爭,僵持了4年之久。

入獄4年,出來後等待他的,是豪車與年薪百萬

開著豪車等待機會接走周某的老闆

只要他點頭答應,豪車和百萬年薪基本上點擊就送,不費任何吹灰之力。

一個普通人一生都達不到的目標與追求,一個罪犯,剛出獄就能坐享其成,直接走向人生巔峰。

讓無數有學歷,有技術,在各個領域之中苦苦掙扎,在專業中忘寢廢食不斷探索,為了家庭日夜奔波的人們集體陷入了沉思。

“如果一個出獄的人年薪百萬,那麼我還努力什麼?”

同樣的例子,還有周某的“獄友” 喜歡喝大力的 “大力哥”,趙金龍。

同樣是因為犯罪成名,大力哥對比周某的犯罪行為,可以說更嚴重,情節更惡劣一些。雖說搶劫未遂,但搶劫罪是侵犯財產罪中最嚴重的暴力犯罪,社會危害性更大。

入獄4年,出來後等待他的,是豪車與年薪百萬

大力哥 趙金龍

出獄後的大力哥,順利簽了直播平臺,“被迫營業”做起了網紅。但由於大力哥本人經驗不足,加上心不在焉使不出力氣,最終因為過氣而被平臺拋棄,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被現實拉了回來,迴歸到原有的純粹生活中。

我們喜歡或者崇拜一個人,或者被對方吸引時,往往是因為能從對方身上看見和自己相同的一些地方,比如性格,或者共同的愛好。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足以證明現在很多網友們的思想已經逐漸畸形生長,這是岌岌可危的。年輕人如果不及時往正面引導,很容易相互模仿學習,隨著這樣群體基數的不斷增長,不務正業,想發懶人財的人只會越來越多,這樣的產業鏈,是不能長久的,是褪去色彩的。

中國人,向來是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勤勞致富的。這種不勞而獲的思想,完全與勤勞背道而馳,是不符合傳統理念的。

如今的網絡,已經變質了,甚至失去了最後一片淨土。網絡帶給我們便捷性,也同樣因為便捷性而被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

就像最近楊坤幾次錄視頻怒懟《驚雷》一樣。

一個來自於權威音樂人的吶喊,而這並不是要抵制《驚雷》的作者與作品,而是想喚醒那些無知吹捧的人,拉高他們的審美水平,阻斷萌芽的逆生長。

入獄4年,出來後等待他的,是豪車與年薪百萬

楊坤怒懟《驚雷》

畢竟娛樂至死,也是需要市場的。

沒有了低水準的市場,那麼網絡,還是可以獲得一片純淨空間的。

很多人會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而楊坤想表達的是“人,要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吃什麼對身體好,吃什麼有害健康”。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對於直播這樣畸形的產業,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卻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生活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中,要具有分辨是非的基本能力,這樣才能駕馭的了網絡帶來的好處。

否則它只會成就更多“難以成就”的人。

那麼,網紅、直播等標籤就一定是“負面”的嗎?

其實不然,任何事情全部具有兩面性,在我們抵制那些粗製濫造的內容之後,積極正面的一面自然就會浮現出來。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靠噱頭,也不是一夜成名,而是通過自己的付出和汗水爭取到別人的尊敬,是一種肉眼可見的勤奮與積極,李佳琦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我們知道了他一年389場,每場均時長6小時的直播帶貨,加上寫稿,備稿,學習,一天只有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聲音到沙啞,被人謾罵而換來豪宅的時候,沒人會感到意外。是網絡成就了他,但是這離不開他自身的努力。

入獄4年,出來後等待他的,是豪車與年薪百萬

李佳琦

“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有價值”這才是核心思想,是可以在網絡上大肆宣傳,直播中相互效仿的地方,也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說到這一點,這裡還牽扯到另一個近幾年剛剛崛起的直播行業

“直播教學”

與普通的直播不同,直播教學是和教學平臺簽約,通過直播平臺授課,言傳身教,不僅可以將自己的能力變現,還能獲得較高的人氣,同時也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畢竟學習比普通直播的內容更有營養,更有意義。

如果人人都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提升自己,那麼世界,便不會再有“不勞而獲”的動機。

想做老師證明自己嗎?


(本文章內圖片素材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