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书法,各阶层、不同年龄层的人士都投入书法的学习中。随着学习的进步,许多人每天会在社交媒体中秀出自己的作品,各种书体、各种风格的书法不绝于眼帘,但是很少有人会获得朋友圈的怒赞,这是什么原因呢?

书法是高度专业的技术活

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书法的入门门槛比较低,只要是会写汉字就能拿起毛笔书写,于是很多人都会参与其中,不少人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书圣写得比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人像是王羲之附体一样,乐此不疲地“鬼画符”;也有的人日复一日地书写,但是越写越没有底气,觉得自己的字越来越丑。

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其实,书法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活,是经历长年的系统化、理论化、专业化,刻苦练习的结果,绝非信手拈来的随意而为。凡历史上大书法家都是多年勤学苦练,才赢得世人艳羡的目光和掌声。

古人如何优雅的秀书法

有了专业的书法技术是成功的第一步,如何能赢得朋友圈的赞叹还需要更高的修养和学识。南北朝时期,文人之间开始流行雅集活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会选择好山好水的幽静之处饮酒赋诗。这样的活动代代相传直到现代社会,只要中国传统文化辐射到的地方,都会有着类似的活动。

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公元353年,也就是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当时社会名士参与了位于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四十二位名流吟咏了三十七首诗歌,最后由王羲之用鼠须笔、蚕茧纸把当天的活动记录下来,抒发自己的感怀写成了著名的《兰亭序》。

《兰亭序》流传到今天,恐怕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会临摹、欣赏,历代名家会从技法角度去分析它的美,成为了最成功的书法作品,但是很少有人会从内容上去理解王羲之的用意。王羲之在文章中不仅描绘了他对于社会、人生的看法,文末还不无感伤的提到,如果后世之人看到这篇文章也可能会有着同样的感受。

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兰亭序》的伟大不仅是它有优雅的书法线条美,更在于王羲之的人格魅力,他对于人生的看法如同我们现代人一样有着惊人的契合,这就是亘古不变的人情常理,书圣把这种人文关怀用书法的形式传递下来。所以,我们在欣赏《兰亭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其中文字的情感力量,才会让我们觉得他的伟大和《兰亭序》永恒的魅力。

文人的优雅感染和吸引了无数追随者,皇帝作为文人的首领,更要表现出其不遑多让的身份与地位。乾隆皇帝为了显示其无上的尊荣,把自己命名为“十全老人”,意思是天下美好的东西自己都拥有了。他不仅在收藏的字画中留下了自己的手笔,更要在自己居住的宫殿中彰显其文艺才华。

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紫禁城太和殿中有一块匾额,上书“建极绥猷”四字为乾隆帝手书,其书法遒劲有力、雍容典雅,想必给参观故宫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多数人恐怕也没有在意其中的含义。

“建极绥猷”出自《尚书》,意思是对上要顺应天意,向下要安抚民心,只有符合了治理的最高准则,才能成就万世之功业。后人对于乾隆的书法褒贬不一,但是其文字内容的深邃却是不争的事实。当凝视着这些警示后代的语句,我们不得不叹服这位文化皇帝的传统理念的修养和学识。

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乾隆大帝有着大国盛世的胸怀,也有着文艺青年的小资情怀,他的寝宫养心殿的布局、装饰则显示了他的艺术气息。养心殿的西暖阁为乾隆的书房,他在这里欣赏收藏的古今艺术品。

一般人认为“三希堂”即为收藏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的地方,但是这三个字有着更深刻的含义,“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也就是勉励自己,不懈追求、前行!

三希堂中不仅有乾隆的题字,还有制作精美的文房用品,在几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汇聚了高雅的艺术品,散发着强烈的文化气息。如果乾隆老爷子能穿越到现在,他的朋友圈恐怕也会是天下第一的。

现代人如何优雅的秀书法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文豪的气质,更没有帝王的霸气,怎么才能秀出自己的才情呢?其实,要向古人学习他们所拥有的情怀,以及他们对于书法的态度。

朋友圈的书法应该这样晒!

我们晒书法不能仅仅是怒晒,天花乱坠地胡写一通,或者出于各种盈利的目的推销自己,那都将被忽视或者迎来鄙视的目光。我们应该秉持着晒文化、晒知识、晒修养的原则,这样才会博得惊鸿一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