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棍劍仙”——明末聲名不彰的"諸將之首"俞大猷

明朝後期沿海經常受到倭寇侵擾,俞大猷一生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率領"俞家軍"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掃平了為患多年、趁機作亂的偽倭寇。


“鐵棍劍仙”——明末聲名不彰的


讀歷史之人都知道,在當時肅清海患的戰爭中,戚繼光和俞大猷可謂是雙子星座,絕代雙驕,他們都屬主持東南沿海防備的胡宗憲節制,按時人的說法是“俞龍戚虎”,但令人不解的是,現在的人只知道這戚繼光,而俞大猷最多隻能算偶爾能在其後作個陪襯,但,以《明史》對俞大猷的評價則反其之,稱俞為“諸將之首”。

“鐵棍劍仙”——明末聲名不彰的


俞大猷可謂是軍事全才中的全才,從戰略到戰術,從理論到實踐,從步戰、海戰到車戰,從個人軍事技能到陣法,從心理戰術到軍器剋制,無一不通,不精。擊潰安南入侵,掃平閩粵山賊,殲滅倭寇海盜,大敗北虜騎兵,建功從南至北。

其以車戰敗虜之事,《俞公功行紀》記載“曾以其車百輛,步騎三千挫虜十餘萬眾於安銀堡。虜救死扶傷,追奔逐北數百里,自入寇以來,未有此衄”《明史》中亦有“乃造獨輪車拒敵馬。嘗以車百輛,步騎三千,大挫敵安銀堡”。

翁夢鯉評價俞大猷之軍事業績:

“是故北虜也、倭夷也、安南也、閩越也而四夷之守固矣;車戰也、樓船也、火攻也、陣法也,而制御之術安矣;劍也、槍也、虎叉也、弓馬也,而擊刺之法精矣,至如料敵之明、應率之奇、薦賢之虛、服頑之裕、善後之遠,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則稱曰仁義節制之師,而孫吳所不能兼”。

俞大猷從19歲從軍到66歲退休,貫穿他長達47年從軍生涯的,是他屢屢有功無賞,功勞被頂,“失事停俸”、“坐戴罪辦賊”、“奪世蔭”、“再奪世蔭”、“逮繫詔獄”等處分,他的一生都在戴罪立功!

俞大猷在與倭寇的戰鬥過程中發現,倭寇雖然從海上來,但是卻擅長陸戰,不擅長海戰。於是俞大猷招募訓練一支水師,並選用福船與倭寇在海上戰鬥。 在戰術上,俞大猷也指出,海上作戰,無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眾擊寡,以大銃打小銃。 實戰過程當中,俞大猷建立的水軍與戚繼光的陸軍相互配合,有效的對倭寇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

  • 建立車營
“鐵棍劍仙”——明末聲名不彰的

俞大猷在隨巡撫李文進駐守大同期間,發現塞上民族擅長使用騎兵。為了針對敵人的騎兵,俞大猷創造發明了用獨輪車對付騎兵的辦法,並在實戰中以獨輪車和騎兵相互配合,成功將敵人擊敗。事後李文進將這一情況上報給朝廷,朝廷自此開始設立兵車營。 而後戚繼光在抵禦蒙古入侵時,也借鑑使用了兵車騎兵等相互配合的方法,成功守衛了薊門,使得敵人不敢靠近。

“鐵棍劍仙”——明末聲名不彰的

俞大猷早期拜王宣、林福為師學習《易經》,得到蔡清的真傳。後以拜趙本學學習用《易》推演出來的兵法。俞大猷曾經說兵法術數從五起,猶如人身有手、足、頭五體一樣,雖然領有百萬之眾,但可以使他們協調一致、合為一人之用。之後又跟隨李良欽學習劍術。

俞大猷著有《劍經》一書,雖然名為"劍經",但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內容包括"劍(棍)"、"射"、"陣"三法,俞大猷認為"棍為藝中魁首"。強調隨時以"奇正相生"的變化,以靜制動,後發而先至,在敵"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施以突擊,"打他第二下","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鬥"。戚繼光曾稱讚《劍經》說:"千古奇秘盡在於此,近用此法教長槍收明效,極妙!極妙!"

“鐵棍劍仙”——明末聲名不彰的


但是,就對後世的影響及名望來說,俞大猷遠不如戚繼光,這是同他個人的性格和操守密切相關,他性情耿直,不恥官場上迎來送往,暗流湧動的潛規則,所以,他在官場上可以說是一敗塗地。在那個時代,怕是得不到好果子吃的,一個既不會討好上司,又不會圓滑做人,恪守自己的處事原則 之人,其仕途的艱難自是不難想象。

“鐵棍劍仙”——明末聲名不彰的


《明史》有段對俞、戚的比較:“(戚繼光)與大猷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就是說戚繼光的操守有虧,不如俞大猷,但行事果斷,性情剛毅則強於他。對於操守問題,其實就是指戚繼光走的是張居正的門路,甚至購買“千金姬”送給張居正。和戚繼光相比,俞大猷處處遭掣肘,朝中無人不說,就連他的頂頭上司都動輒參他一本。不是他人際關係惡劣,而是眾人皆醉,豈容你獨醒!在一片關係網交織的社會中,一個不合時宜的人當然是排擠的對象。

《明史》對俞大猷的評價甚高,說他“大猷負奇節,以古賢豪自期”。意思是此人具有罕見的節操,喜歡拿古代的賢士豪傑來比自己。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努力去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