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這篇文章說透了

最近,美國和日本要將在華企業撤回本國的消息甚囂塵上,有人認為這種消息是被過度解讀,但大多數人認為美日確有此意,甚至意欲重塑全球產業鏈格局。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對中國製造目前的實際處境做一個清醒的審視和分析。

中國製造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這篇文章說透了

中國製造在全球究竟處於什麼位置?這篇文章說透了!中國製造有其特殊性,需要從製造業增加值、工業門類、全球產業鏈位置等方面綜合分析。目前,中國製造整體呈現出“大而全”的特點,還需要向“強而精”的方向發展。

製造業增加值

無論是工業增加值,還是製造業增加值,中國都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為4萬億美元,超過整個歐洲,也超過美國(2.17萬億美元)、日本(1.01萬億美元)和德國(8054億美元)的總和。

中國製造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這篇文章說透了

同期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為14.17萬億美元,中國製造佔全球的比重接近30%。這是中國過去數十年努力奮鬥得來的成果,中國用短短几十年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百年的工業化發展過程,首先這樣的成績是值得肯定的。

工業門類

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規定的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和666個工業小類,這種優勢是其他國家無法相比較的。

無論是小到一顆紐扣、螺絲釘,還是大到宇宙飛船、航天飛機,中國都可以製造出來,這是中國獨特的優勢。縱然是美國、日本、德國這樣的製造強國,也無法擁有中國這麼完整齊全的工業門類。

中國製造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這篇文章說透了

為什麼中國可以擁有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門類?首先,當初蘇聯援建我國的156個工業項目,使我國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其次,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工業人口,完整的工業部門就必須要有大量配套的技術工人。

此外,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儲備、技術積累等方面也具備一定優勢。所以,中國能夠形成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部門,是多種因素疊加形成的。

中國製造在全球產業鏈的位置

中國製造在全球處於什麼位置?這裡我們引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的觀點,苗圩曾說,全球製造業已經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的發展格局: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主要是歐盟、日本;

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業領域,主要是新興國家;

第四梯隊是資源輸出國,主要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地區。

很明顯,中國處於第三梯隊,雖然“四級梯隊論”是幾年前發表的看法,但是我認為這一看法放在今天依然沒有過時,非常清醒地認識到了中國製造所處的位置。

中國製造“大而全”體現在製造業增加值和工業門類上,所以中國屬於全球製造業大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國還不是全球製造業強國,還需要在“強而精”上繼續奮鬥。

中國製造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這篇文章說透了

目前,中國製造大多數處於中低端製造領域,這是中國製造在當前全球產業鏈當中的位置,在高端製造領域佔比相對較低。

舉個例子,中國的機床製造處於中低端,高端機床被日本和德國所壟斷;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依然處於中低端,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在荷蘭,中芯國際無法生產高端光刻機……

此外,中國在汽車製造、工業機器人、航空發動機、芯片製造等高端製造領域依然“受制於人”,關鍵核心技術沒有得到突破。同時,核心技術的突破並非一朝一夕,需要長年累月的技術積累和長期的人才隊伍建設。

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還需要多久?

《中國製造2025》提出中國要成為全球製造強國必須完成“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力爭到2025年,中國正式邁入全球製造強國行列。就目前來看,我們還有5年的時間達成這一目標,近些年,我國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效果顯著,在部分高端製造領域已經取得很大進展。

第二步:力爭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達到全球製造強國陣營的中等水平。也就是在15年後,中國製造要在全球製造業強國中能處於中等位置,超過在部分高端製造領域有優勢的製造強國。

第三步: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中國製造實力進入全球製造強國前列。這就意味著,2049年中國製造要達到和美國、日本、德國相提並論的水平,屆時中國綜合國力也將得到極大提升。

中國製造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這篇文章說透了

所以,中國製造目前在全球處於第三梯隊,擁有“大而全”的特點,製造業增加值全球第一,也是全球工業門類最為齊全的國家。未來30年,中國要在“強而精”方面狠下苦功夫,將中國推向全球製造強國的行列,並且要達到全球前列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