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基建":城際軌道交通!專為城市群而來!

新基建"這個詞越來越熱.經濟疲軟時如何刺激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是最好的法寶!回想2008年的四萬億計劃,是國家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增速快速回落所推出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為了方便理解和推廣,媒體將其統稱為"四萬億"!四萬億絕大多數都是投向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即所謂的"鐵公基"。對經濟危機下我國經濟的平穩著陸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而今年,2020年,國際形勢更加嚴峻,甚至要超過2008年的情況。此時,國家推出新一輪的投資刺激計劃,即現在"新基建"的說法。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新"字。一般以來,討論的比較多是"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化領域。而很多人忽略的是,軌道交通領域也被列入了"新基建"的範疇。

解讀

新基建

上一輪基建投資的重點是以高鐵為代表的大鐵路,中國的高鐵快速發展,迅速成網,併成為全球的標杆,就是從2008年四萬億開始。迄今,中國已建成3.5萬公里的高鐵線路。穩居世界第一,並超過世界其他所有國家之和。而如今列入"新基建"領域的,則是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最大的區別就是"城際"二字!


城際軌道和傳統高鐵線路的區別,主要就是發揮作用的對象不同。高鐵定位的是幹線鐵路,將中國絕大多數的區域聯繫起來,促進地區與地區之間,如中部、西部和東部之間的人員資金流動。而城際鐵路可以理解為支線鐵路,相比高鐵,速度可能稍慢一些,但站點更多,側重局部。更多的是為城市群的發展而服務!

解讀

城際列車

城市群的發展從國家發改委剛剛發佈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可以看出,是國家下一步重點打造的區域經濟組團,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組團。各城市各盡所能,協同發展,分中有合。城市之間聯繫的紐帶,就是5G和城際。因此,城際鐵路必然是軌道交通領域的下一個風口。


各中心城市紛紛規劃了從中心城市到衛星城市的城際線路。以中部省會為例,如長沙,最新的長沙軌道交通線路規劃中,四條城際快線赫然在列。長寧、長瀏、長株、長譚。長株、長譚線更是在已有長株潭城際的基礎上規劃的新線路。

解讀

長沙城際規劃

再看鄭州,鄭州高鐵線路的"米"字形全國聞名,將成為全國首個達成"米"字高鐵的節點城市。在城際快線的規劃上也不遑多讓。也是四面八方,鄭焦、鄭新、鄭汴、鄭洛、鄭許,到洛陽甚至有複線:機登洛城際。

解讀

鄭州城際規劃

像2008年之後的一個週期一樣,從2020年"新基建"落實之後,可以預見,各城市群的建設必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誰能抓住風口,誰就能在下一輪城市群為代表的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