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好壞,對一個人的成長真的是決定性的嗎?


環境好壞,對一個人的成長真的是決定性的嗎?

1.

前幾天,有讀者私信問我:“環境真的很重要嗎?”

我回答:“主要是靠自己。”

但不可否認,有時候,好的環境也是各方面資質的證明。

我給她分享了自己一路走來的感受:

從一開始的專科到本科,再到現在的研一,我的感受是:不同的學校,學習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

首先,不同院校師資力量之間的配比是不平衡的。

在一個好的院校,你可以得到一些在學術上比較優秀的教授的指點,有時候你聽他們的一節課,就會對自己的學習有很大的提升。

甚至如果有機會和那些教授一起做項目,他們會親自指導你如何深入某一項課題的研究,這無疑是一項寶貴的成長財富。

其次,不同的學校學習氛圍大相徑庭。我之前所在的專科,圖書館無論是館藏書目還是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其種類與豐富度都比本科所在的院校要好得多。

可不一樣的是,在本科的圖書館每日所見,皆是泡在圖書館自習室看書、考證、考研的同學。

甚至在考研那段時間,圖書館大門在六點出頭一點就已經敞開,裡面已經坐著一些備考的學生;在考研衝刺階段,每天早上天還未亮時,圖書館門口就已經排著兩條長長的隊伍。

而在專科,圖書館裡平日的空位幾乎有一半。

我專科和本科兩個院校之間隔著一座山,曾經有一段時間,本科圖書館裡沒有購買的資源,我常常跑到專科圖書館附近利用它的資源來下載所需要的學術資料。

但是,有時候環境也不是必然的。一個不求上進,整天渾渾噩噩的人,環境對於他而言,只是一件附加的累贅。

我至今還記得,去上海一所院校參加研究生複試,當時我在樓下大廳和朋友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能夠在這樣的院校學習三年,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那時,在旁邊坐著一位一直低頭看手機的女生。在我說這句話時,她抬頭看了我一眼,我不知道為什麼,就僅僅那一瞬間,我看到了她眼神裡的不解與迷茫。

同樣的環境,不同的學習心態,求知慾望,最後所造就的個人是不一樣的。而最終能夠決定我們走多遠的,永遠只有自己。

如果一個人真的有足夠的上進之心,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克服外界的不利因素。

這種內驅力,會促使一個人不斷突破自我的認知侷限,主動走出生活的舒適區。最終,成就那個更好的自己。

2.

之前寫作時,收到一段很長很長的留言,留言裡表達了一個女生由於家庭、自身性格、身邊環境等原因給自己成長帶來的觸動。她寫道:

我曾經都是想象過考研的事情,但一直沒有行動。直到今年春節期間,34歲的表哥發了一條微信說說,觸動了我的心。微信內容:“34歲的我,每天比別人多努力幾小時,考上了上海同濟大學的研究生,我很珍惜這次機會,我要努力珍惜研究生的三年時光。”

表哥34歲,結婚生子,在上海紮根,揹負著房貸、車貸,能考生研究生真的不容易。所以,我立志,此生也要讀個研究生。曾經我認為,人到30歲能回校讀書是一件此生未能完成的事,我給自己判了個死刑。

如今看到表哥,看見你,我覺得原來,只要你想讀書,何時都不晚……我目前正在備考教師招聘考試,我是一名90年師範中專生,由於自己的任性,性格的自卑以及老母親關於女孩無才便是德的老觀念,還有當時的自甘墮落,導致自己在讀書的路上吃了虧。

如今30歲還在追夢的路上,不過慶幸身邊的人告知我學歷提升的方法,2012至2018拿到了函授大專和本科文憑……

言語裡透露出的,沒有對現在的抱怨、對未來的恐懼,而是不斷吸收身邊人的正能量,心懷一顆永求進取之心,積極地過每一天的生活,用決心、信念、行動承擔起自己對人生每一個階段的期待。

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面臨什麼樣艱難的處境,永遠不放棄自我成長的機會。

3.

對我感觸很深,甚至曾經讓我三刷並落淚的電影《隱藏人物》,講述了當時60年代的弗吉尼亞實行種族隔離制度,黑人各方面都受到限制。

電影的主角是三位黑人女性,在當時極端種族以及性別歧視的社會背景下,她們克服種種輿論與偏見,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Mary勇於嘗試不可能之事,她想要成為NASA(太空總署)的工程師。但成為一名工程師,她必須在弗吉尼亞的一所白人院校上課,以取得所需的學位證明。

為此,她向法庭提出申訴, 打破了黑人不能在全白人學校學習的規則,拿到了工程師學位。

在法庭上,她聰明地引述法官的人生經歷,提出論點:the importance of being the first ”(敢為人先)。

並以此論證道:“弗吉尼亞州從來沒有黑人女性能入讀全白人的高中,這聞所未聞。在Alan Shepard坐上火箭之前從來沒有美國人進入過太空。

現在,他將名垂千史,成為首位觸碰星辰的新漢普頓群美國海軍戰士。而我,我想成為太空總署的工程師,但是如果我不去白人學校上課,我就沒辦法達到目標。

我無法改變自己的膚色,所以我只能敢為人先(I have no choice but to be the first)。”

最終,她如願成為太空總署和美國首位黑人航空工程師。並在不久之後,獲委任蘭利女性計劃經理,為所有膚色的女性爭取權益。

Dorothy幹著主管的工作,卻因為自己的黑人身份,始終得不到主管的頭銜。

但是,她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在IBM大型電子計算機被初步投入使用時,她主動學習編程譯碼技術,使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唯一,成為了太空總署的首位黑人主管。

此後,作為譯碼專家,奮鬥在電機運算的前線,被視為太空總署最聰明的人之一。

Katherine在工作中從一開始上廁所都要跑到800米外的有色人廁所,喝咖啡都只能用被貼有色人字樣的咖啡壺,到後來克服重重工作壁壘,讓之前對她懷有歧視的同事放下偏見,並被委任負責阿波羅11號登月以及穿梭機的運算。

此後,太空總署為表彰其在太空旅行領域的卓越貢獻,將計算機大樓命名為凱瑟琳·G·約翰遜大樓。在97歲時,她又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這三位黑人女性,面對無法改變的膚色、種族,並沒有抱怨外界的環境,沒有用徒勞的暴力去解決不公,更沒有自怨自艾,而是憑藉堅強的意志以及卓越的硬實力,成為不可替代的專業人才。

Mary的經歷告訴我們,在不利局勢下,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時刻記得為自己爭取機會。

Dorothy的經歷啟發我們,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時時刻刻要抱有憂患危機意識。

Katherine的經歷則讓我們領悟到,努力工作,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價值,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與認可。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4.

每次重刷這部影片,最深的一個感觸是:同樣是人,面對相同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的生活心態、處世態度,決定了一個人能夠走多遠。

一個總是習慣將自己的失敗、不順心歸因於外界因素的人,一定不會取得什麼突出的成就。

永遠是稍稍遇到一些煩心事,就會無止境地抱怨身邊的人、周圍的環境,而不會從自身出發反思自我,克服不利條件。

而一個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並不斷改進的人,在生活中一定是一個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的人。

這種積極的能量,反過來會助力ta的人生之路走得越來越寬暢。

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先別急著抱怨,而是清醒下來,先反思自己。

比如,上班遲到,你抱怨公交地鐵擁堵,導致自己不能夠準點出現在辦公室;但如果換個角度,每天出門前將堵車的因素考慮在內,提前半個小時出門,也許在清晨上班路上,心態會更加從容,工作起來也會更加有幹勁。

比如,作業未準時完成,你抱怨平時忙的事情太多,課業太繁重;但如果你能夠將佈置的作業需花費的時間做一個大概的估算,然後落實到每一天固定的時間段,就不會整天以忙為理由,為自己不合格的作業找一個看似合理的藉口。

比如,得不到升職加薪的機會,你抱怨領導處事不公平,上司偏心埋沒了自己;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到了實處,一天有一天的進步,而不是抱著多年的工作老本在荒廢時日。

比如,你抱怨學校學習環境很差,學習氛圍不強,導致自己畢業之後一無所學;但你有沒有反思過,大學四年你是否主動為自己爭取過進步的機會。

例如,和某一位任課老師交流自己的學習近況並請求得到一些建議;積極參加一些大型的比賽,為自己未來的履歷增加出彩的經歷;多看一些經典書籍,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還是隻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地抱怨。

其實,所有一切的抱怨,80%的原因都在於自己。

5.

之前,有朋友問我:“你每天這麼努力的動力是什麼?”

其實,當你真的具有深刻的自我改變的意識,努力根本就不需要動力。因為發自內心的那種向上的慾望,會內化為生活的本能。

當能夠達到這種程度,那麼對於你而言,還有機會有時間有精力去拼搏,就已經是一件足夠幸運的事,哪裡還會專門花精力去找各種外在動力,刺激自己去努力呢?

你的內驅力,足夠激發你對生活的無限熱愛,鞭策自己不斷追求卓越。

想起,和朋友聊天時,我說:“現在在杭州上學,我幾乎每天都很緊張。”

基本生活節奏是晚上十二點睡覺,睡覺之前訂好第二天五點的起床鬧鐘,然後在腦海裡反覆告訴自己,明天請一定要準時起床。

因為,我害怕哪天一睜開眼,三年校園時光已經逝去。而那時的我,除了一紙文憑,一無所有,那太可悲了。

其實,對於每個人而言,面對每個階段的不如意,方法總比困難多。

無論遇到什麼挫折,請告訴自己,不要輕易放棄,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燦爛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