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资本CEO金川谈国际投资:并非仅追求短期收益

日前,英国《世界金融》杂志基于对海航资本在金融领域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认可,将“2018最佳公司治理奖(Best Corporate Governance)”颁发给海航资本。颁奖后,《世界金融》杂志对海航资本CEO金川进行了专访。以下为编译稿,英文原稿刊载于《世界金融》2018年春季刊。

海航资本CEO金川在接受《世界金融》关于未来投资计划及国际化进程采访时指出,“随着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增强,海航资本将继续关注在银行、对冲基金以及的资产管理公司等领域具有潜在收购及战略合作关系的对象。”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海航资本在进行国际投资之前,会从哪几方面对海外市场进行调研?

金川:投资之前,海航资本会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排除任何与境外投资有关的潜在风险。公司将权衡经济、行业、社会、环境等风险,力求在广度和深度上对投资市场进行全方位了解。

记者:相比新兴市场,发达国家是否更容易吸引国际投资?如果是,有哪些具体表现?

金川:发达国家市场确实很有吸引力。相比新兴市场,发达市场的投资回报率(ROI)波动较小,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更强大,业务也更国际化,这些因素在决定投资去向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海航资本尚未投资新兴市场,但这些市场的潜力不容忽视,一旦有好的机会,海航资本将果断行动,进行尽职调查,严格评估,从而确认投资与否。

记者:海航资本如何遴选出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您如何发现这些投资机遇?

金川:海航资本利用“中国视角”来引领或是规划对外投资。具体来说,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是工作重点,因此,海外投资不再是简单的企业“走出去”,而应更多和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外投资实现资源整合,促使外部资源和国内经济进行有机的互动和结合,从而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因此,海航资本在选择投资企业的时候,首要前提就是符合国家政策以及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

投资机遇不难发现,难的是发现之后如何把握机遇。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各领域和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海航资本也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策略,与沿线国家及地区、企业进行积极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海航资本对海外公司的投后管理策略是什么?您能分享自己的经验吗?

金川:海航资本的并购战略一直是协同运营。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并非仅追求短期收益,而是更注重投资那些成熟的,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未来价值的公司,从而使我们的服务和产品多元化,商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在新的市场获得更高增长率,利用规模经济提高成本效益和盈利能力。例如,海航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渤海金控以Seaco为主体整合Cronos之后,旗下集装箱租赁业务的出租率提升至 96.7%,均高于Seaco和Cronos的单独平均利用率。

海航资本理解中西企业文化差异,尊重当地企业的经营方式,实施跨文化管理,尽量避免通过重大制度改革来重组机构,但是会委派高层管理团队到被收购公司,促进文化整合和管理沟通,以保证海航资本与被收购公司的目标和愿景是高度契合的。渤海金控在收购Avolon,Seaco和 Cronos等公司后,仍赋予被收购公司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允许企业高层用自己的方式管理其合伙公司,使母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形成全新的协同效应,从而达成互惠共赢的支持架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