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走進可可西里


假如,我們能在太空中,用上帝視角俯瞰地球,那麼每當它完成一個24小時的自轉週期,你都可以在東經90°、北緯35°的位置上,看到一錐奮力地從地表隆起的高原,這就是被人們稱為“世界屋脊”或者“世界盡頭”的青藏高原。可可西里,便在這片遼闊高原的東北角上。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遠眺可可西里山脈


可可西里地區由於地處中緯度亞寒帶,氣候冬暖夏涼,雨熱同期,乾溼分明,所以水系縱橫、湖泊眾多,且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是典型的高寒氣候特徵。極高的海拔和寒冷惡劣的天氣,造就了可可西里成為人跡罕至的苦寒之地,但就在這片方圓4.5萬平方公里的苦寒之地上,卻生活著以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白唇鹿、棕熊為代表的230多種野生動物。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也是可可西里最常見的動物,他們喜歡生活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寒地帶。在其他生物挪動一步都會氣喘吁吁的高海拔,藏羚羊卻能以60公里的時速連續奔跑20-30公里,具有耐高寒、抗缺氧的優良基因。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可可西里的野犛牛


野犛牛也是可可西里很常見動物,它們四肢強壯,身被長毛,胸腹部的毛幾乎垂直到地上,形成一個圍簾,如同懸掛在身上的蓑衣,可以遮風擋雨,更適於爬冰臥雪。野犛牛體重和產毛量為家犛牛的三倍以上,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藏原羚,喜歡成群結隊出行


擁有“蜜桃臀”的藏原羚可以適應海拔300米至5700米的區間範圍,適應性極強。在可可西里,藏原羚的身影並不常見,它們經常結隊出行,一旦發現危險,就會集體排成一隊逃跑。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藏野驢,一種頗為“頑皮”的動物


夏季,藏野驢會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冬季則會移居海拔較低的地方。它們多半會5、6頭組成小的群體,有時也會組成幾十頭的大群體,最大的群體可達上百頭,它們遊移生活,對寒冷、日曬和風雪具有極強的耐受力。青藏公路邊,常有藏野驢出沒,有時成群的藏野驢甚至會追逐汽車,要賽過汽車才會停止奔跑。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可可西里風雪中的狼,讓人聯想到《權利的遊戲》 / 華為P40系列手機拍攝


在可可西里,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藏羚羊、藏原羚等野生食草動物數量的回升,如今在可可西里腹地又可以見到狼群的身影。可可西里的狼屬於中國狼,是灰狼的一個亞種。目前在保護區內狼群的數量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值,但隨著生物鏈的不斷恢復,狼群的數量也在穩步提升中。


可可西里的巡山人


作為青藏高原獨有的精靈,藏羚羊的底絨非常細軟,質地極佳,由盜獵者轉手後再幾經輾轉,一張藏羚羊皮在一些國家可售數萬美元。因此,提到可可西里,提到藏羚羊,就不得不提到若干年前猖獗的盜獵者們。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因人類的慾望而一度陷入瀕危境地的藏羚羊


在利益的驅使下,從80年代開始,可可西里的盜獵情況甚囂塵上,據不完全統計,在1980-2005年的二十多年間,被盜獵的藏羚羊數量平均在20000頭左右。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正義,為了守護藏羚羊和可可西里的自然環境,數十年來,始終有一群巡山人,在高原上與盜獵分子們展開殊死的搏鬥。


這次華為P40系列手機與《中國國家地理》的科考隊來到可可西里,在用華為P40 Pro在記錄這裡的自然環境與動植物的同時,也記錄下了可可西里巡山人的工作與生活。


卓乃湖保護站站長秋培扎西是這一代的巡山人,秋培扎西13歲就開始和家裡的長輩們一起巡山。他的父親扎巴多傑為保護可可西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舅舅傑桑·索南達傑任期內曾12次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對當地動物進行保護工作,打掉了八夥偷盜團伙。1994年1月18日,索南達傑在與盜獵者的搏鬥中犧牲。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可可西里的雪原


繼承父輩的事業,是秋培扎西一直以來的理想,當父親和舅舅犧牲在可可西里,秋培扎西毫不猶豫地接過了父輩的槍。正是在一代代巡山人的努力下,可可西里終於恢復了千百年來的平靜。從2010年算起,盜獵藏羚羊的槍聲,已在可可西里絕跡了10年。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終於宣佈,將藏羚羊的受威脅程度由瀕危降為近危。


如今的可可西里,盜獵已接近絕跡,但惡劣的天氣的超高的海拔仍然讓巡山隊隊員們每一天都面臨著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挑戰。


目前,可可西里保護區整體仍有在編巡山隊員30餘人,他們在保護區內的人均巡邏面積高達一千餘平方公里,在巡邏中突遇風雪早已成為巡山隊員的家常便飯。夜幕降臨前,氣溫會驟降至零下20度以下,寒風也會達八級以上,巡山隊隊員們會支起帳篷、點燃篝火來抵禦嚴寒。艱苦的環境、嚴酷的海拔和極寒的氣溫並不會影響巡山隊隊員的巡邏工作。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巡山過程中的飲水大多通過開鑿湖面化冰取水。但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水的沸點僅有80多攝氏度。


有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打亂了原本的巡山計劃,巡山隊只得從更遠、更艱險的路徑前往目的地,因此困難重重。面對爆胎,巡山隊隊員們早已輕車熟路。在可可西里無人區,陷車、爆胎是家常便飯,每一位巡山隊隊員都是修理汽車的能手。


愛而不擾,人與自然的永恆法則


可可西里的故事就像一則現代寓言,當人類對自然過度開發、對動物過度捕獵時,自然就會對不留情面的人類進行懲罰。反之,當人類竭盡所能的保護自然時,自然便又會慷慨地對人類進行饋贈。


如果說盜獵者們是可可西里的入侵者,那麼世代生活在三江源周邊的藏族牧民們,則是深諳自然之道的專家。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17歲的藏族姑娘曲雲錯


17歲的藏族姑娘曲雲錯的家,距離五道梁保護區40分鐘車程,她和她的家人在此生活了半輩子。在照片中,曲雲錯正在整理自家的囊袋。這種囊袋是藏族傳統的收納工具。可以儲藏青稞、酥油等作物。密封性強,收納的東西不易變質,由於製作成本高、工藝複雜,目前已經極少見到。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曲雲錯的母親


曲雲錯的母親在使用縫紉機修整藏袍紋飾。藏語稱藏裝為“曲巴”,各地藏袍在紋飾和結構上都有細微的差異。對於牧民而言,藏袍是美學和實用性的結合,一身保暖的藏袍是度過寒冷冬季的保障。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牧民小夥


與曲雲錯一家一樣,藏族牧民在可可西里周邊的生活大多靜謐而幸福,這是因為他們懂得與自然的“愛而不擾”。這位藏族牧民小夥子家的牧場距離五道梁保護站40分鐘車程。他從出生開始就和自己的父母、姐姐生活在這片與世隔絕的山谷。這裡有不錯的草場、清澈的溪流和相對溫暖避風的自然環境。


可可西里:那個人間天堂告訴我們的自然法則

藏族小夥子正騎著馬匹在可可西里周邊牧場放牧


儘管汽車和摩托車在藏區內已經普及,但騎馬更適宜崎嶇和多山的牧區。在藏區,一匹稱心如意的好馬價格常常能達到7萬元以上。此時卻正是棕熊冬眠復甦的時節,牧場內有上百頭牛羊,為了保護牲畜的安全,照片中的藏族小夥必須提高警惕。


藏族牧民對自然最為敬畏,在牧場周邊常能發現藏原羚、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蹤跡。“不管是什麼野生動物,我們都不能傷害。”小夥子操著不太流利的漢語說到。


所謂“愛而不擾”,就是在享受自然饋贈的同時,又不會被貪慾驅使而打擾自然的寧靜,當人與自然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尊重、相互平行的平衡時,也就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便是可可西里教會我們的自然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