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转行“房托”年入200万,转战数省市,每托300,包盒饭饮料

这年头,谨防各种上当。去医院看病,要防着“医托”。到火车站买票,要小心“票托”(现在叫黄牛了)。去中介征婚,要防着“婚托”……各种行业,为了维护本行业的正常有序,都会采取措施打击各种“托儿”,但是,万事无绝对,“房托”就独得开发商宠爱。

导演转行“房托”年入200万,转战数省市,每托300,包盒饭饮料

房托兴,则房地产旺;房托忙,则开发商不愁卖房。如果说房地产关联起四十多个行业发展的话,房托产业也必将是房地产产业链条上密不可分的一环。

房托,一般都是开发商喜闻乐见的一项群众活动。是伴随着“炒房团”而兴起的一个依附于房地产楼盘推广生存的行当。最初的作用是垫场、热场。到后来发展成为在售楼处负责项目推介,充当“内部人”,指引购房者看房、买房,起到引导、指导购房者当场消费的一撮人。

导演转行“房托”年入200万,转战数省市,每托300,包盒饭饮料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这些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产业链条。他们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有联系人和代理方,甚至会有第三方机构牵头洽谈业务并给员工发放补贴。虽然名声不显,但是房托却已经成为了继“追星族”、“负翁”之后的又一大衍生族群。

近日,有自媒体曝料知名导演宋祖德的微博,其大概内容是:其公司一副导演辞职后,通过为房地产老板提供房托,房托的伙食为每天300元包盒饭饮料,他按每人100块钱跟开发商收钱,每年能赚200多万,“比拍电影赚钱快”。目前已经转战西安、成都、合肥、郑州等地。“楼盘300人排队,大约295个是托”。

导演转行“房托”年入200万,转战数省市,每托300,包盒饭饮料

开发商不会打压房托,反而会资助房托的发展与进步,和房托携手未来。特别是在高房价造成购房者高杠杆也难以撬动的当下,由房托带节奏,一些原本抱着看一看目的而来到售楼处的购房者,最终会转化为实际的房屋购买者。尤其是现在,这种带节奏甚至成为了开发商促成房地产交易的法宝。

导演转行“房托”年入200万,转战数省市,每托300,包盒饭饮料

宋祖德的言论经自媒体爆料后,购房者们还没来得及表达情感,房托们首先不乐意了。原来的行价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300元包盒饭,这位副导演跨界转行抢饭碗,原来开发商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坑,这就坏了行情了。这让一大批吃房托饭的就业人群情何以堪?

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需要变革。就像房地产一直纠结的“房价高涨来源于供需矛盾一样”,在房托界,一些房托不得不以价换量,已经产生了在售楼处当房托,200元一天,甚至150元一天的价码。

导演转行“房托”年入200万,转战数省市,每托300,包盒饭饮料

购房者群情激奋,房托们牢骚满腹,开发商这个时候也在发愁。还债、借钱、盖楼、卖房,没有一件事是顺溜的。疫情催化,开发商的高房价房子孤零零地立在那等着买主,而房地产业却四面楚歌。从当初的“捧在手心”四处受追捧,到现在的一边关机应对各方的讨债,一边要开机运筹指挥售楼处的房托调度,讲真,难为你了,开发商。

已经是房地产圈外人的王健林称:要剥离房地产业务,不留一平方米土地。还在房地产圈里的孙宏斌说:房价降三成,我们都玩完。在房地产打拼多年的头部房企都开始发出悲观论调了,吃房地产这碗饭有多难,可想而知。

导演转行“房托”年入200万,转战数省市,每托300,包盒饭饮料

寻求地方这一曾经的盟友政策助力,70多个兄弟站了出来,但是还有一些兄弟因为自己太专注,呛了一口水。寻求金融机构这些酒友的资金支持,顶层的一纸处罚单,就让他们噤若寒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只能靠开发商自己。

于是房托们的“功效”就又凸显了出来。也许没有宋祖德导演所说的300人楼盘排队,295个都是托的那么邪乎,但是,“上海和深圳的豪排着长队,购买顶级豪宅,甚至为了抢一套房打了一架”,窃以为,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三流编剧导演的味道。

导演转行“房托”年入200万,转战数省市,每托300,包盒饭饮料

全国10万开发商,几乎没有不欠外债的,毕竟“高负债、高周转”已经是房地产运作的不二法门,外债再多,只要房子卖出去就都不是问题。但是,辛辛苦苦地盖好的房子没人买,甚至动用了越来越便宜的房托都无济于事。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曾记得,每年年尾农民工讨薪的新闻都会登上热搜,今年由于疫情,耽误了农民工讨薪,也耽误了房地产对返乡置业人群的安排部署。返乡置业今年是不可能了,那么,问一句:如果开发商真缺钱缺得厉害,不给房托结账,能讨要不?开发商或者是售楼处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不?114能查到号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