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脸谱化”是好是坏?

导语:“脸谱”这个词由来已久。著名的学者易中天曾提到中国人习惯把人物“脸谱化”。古往今来,人们喜欢把“脸谱化”应用在家庭教育中,而家庭教育“脸谱化”是好是坏存在不少争议。

家庭教育“脸谱化”是好是坏?


正方观点:认为“脸谱化”家庭教育的效果不错。

历来的家庭教育模式倡导“脸谱化”。慈严相济,父严母慈或母严父慈,是最常用的方式。父母在家庭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一个代表着批评,惩罚,一个代表安抚、夸奖。

80后的小广是国家211大学的一个本科生。出生在农村的他,有一个“凶神恶煞”的爸爸,有一个“和蔼可亲”的妈妈。妈妈平时对他的教育就是以讲为主,爸爸以打为主。

有一次五岁的小广与姐姐一起玩耍,小广抢东西抢不过姐姐,就开始哭。妈妈和蔼的劝他不要哭,玩东西要和姐姐商量着一起玩。但是小广不听,一直在哭,爸爸看到后非常生气,一脚把小广从门口踢到屋里,撞在铁水桶上。

小广的爸爸认为,作为一个男孩子,不应该动不动就哭鼻子,遇到事情要解决事情。单纯的靠哭解决不了任何的事情,还会惹人心烦。爸爸的一顿打,使小广明悟了哭不能解决事情的道理。

小广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下。在父亲的棍棒加妈妈的蜜橘下,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家庭教育“脸谱化”是好是坏?


反方观点:“脸谱化”教育不适合现在的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网友认为,“脸谱化”教育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模式。“脸谱化”的教育无法让孩子参与未来残酷的竞争。

很多网友认为“脸谱化”的教育,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在严父或严母强压政策下,孩子会表现的自律乖巧,但是,当严父或严母不在场的情况下,孩子就会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还有很多网友认为一张一弛的”脸谱”战术,会影响亲子关系,会使孩子喜欢慈的一方,讨厌严的一方,从而不利于孩子性格的一个全面发展。

朋友东东有个三岁的女儿,东东与她老公的教育模式就是东东扮演慈母,她老公扮演严父。比如,孩子指甲长了,东东会很温柔的对孩子说:“妈妈给你剪剪指甲吧”,但是东东的对象会立马说:“你的指甲这么长,赶紧让妈妈去剪了”;比如,孩子赤着脚在地板上玩耍,东东会说,“宝贝,地上凉,我们穿上袜子”,但是东东的对象会说,“别光着脚丫子,穿上袜子或鞋子,不然的话爸爸就打你。”

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讨厌爸爸,越来越喜欢粘着妈妈。在爸爸跟前孩子会变得胆小,不敢说话,在妈妈面前还是会表现的很正常,什么事情都会与妈妈交流。

家庭教育“脸谱化”是好是坏?


我认为应该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家庭教育的“脸谱化”是好是坏。

01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我想说,每个家庭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每个人的性格,每个父母掌握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

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对于家庭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也许正方的观点能很好的成长促使孩子,也或许反方的观点能使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家长要学会分析辩证,要根据周围的环境来确定孩子的接收点在哪里,最适合孩子的是哪一种方式,然后对症采用教育模式。这样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脸谱化”是好是坏?


02要学会辩证的思维分析

家长要学会用辩证的理论,来分析事物对孩子的好坏。不是人云亦云,别人说好,自己就觉得好,另外一个人说不好,自己又在那懊恼后悔。

家长做事情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要有自己的思想。家长对每件事情都能调理清楚的分析出123,而不是某某说怎么样怎么样,某某说这样那样。

家庭教育“脸谱化”是好是坏?


家庭教育“脸谱化”究竟是好是坏?需要各位家长心中有一杆称。经过辩证论证后,寻找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本期话题:您在家庭教育中会采用“脸谱化”教育模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