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紀念劉和珍君》可,淡化時代不可

《紀念劉和珍君》是民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在1926年創作的散文,收錄在《華蓋集續集》。文筆辛辣,意味深長,是一篇針砭時弊的散文。由於近日疫情爆發,而作為發現疫情徵兆的李文亮醫生因為“警方訓誡”,從而使武漢錯失良好時機。2020年2月6日,李醫生離開了我們。作為佈道者,李醫生精神長存。於是,網絡上,《紀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又重新大火,似乎偉大旗手魯迅跨越百年,用自己的筆觸去紀念著李醫生這樣的時代佈道者,也同樣似乎在默默的控訴著什麼。

談《紀念劉和珍君》可,淡化時代不可

但是,筆者今天想說,《紀念劉和珍君》作為魯迅經典,自有其時代意義,同樣,忽視時代概念,一味的“借古諷今”,是違背了文學作品的鑑賞和文學價值。

【作品背景】文章寫於三一八慘案後。。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公然進攻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國民軍奮起抗擊。日本帝國主義從幕後走向臺前,派遣軍艦在大沽口炮擊國民軍,遭國民軍開炮還擊,日艦被迫撤出大沽口。日本一次為藉口,指責國民軍違反了《辛丑條約》,於是糾集了英美等帝國主義向北洋政府施壓。北京進步學生進行集會,抗議北洋政府,反對帝國主義。段祺瑞政府迫於壓力,命令軍警進行武力鎮壓,造成47人死亡,劉和珍就是其中之一。

談《紀念劉和珍君》可,淡化時代不可

分析其時代背景,我們可以看到,辛亥革命的爆發雖然推翻了晚晴政府,結束了延續千年的封建帝制,但革命果實被竊取,民主共和遙遙無期,同時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國內政治混亂,政府“你唱罷,我登場”,所謂的民主不過是“三民主義”中的空中樓閣,所謂的政府不過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牽線木偶”;經濟蕭條,工業領域由國外資本控制,國內財富源源不斷的流向帝國主義,民族企業如風中殘燭,舉步維艱。政治經濟的混亂讓偌大中國陷入萬劫不復境地,如何拯救中國,如何復興中國,無數人在探索,在抗爭。

因此,當時的社會主要矛盾,借用毛主席的話語“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魯迅在文章中也寫到“但是中外的殺人者卻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汙”。我們可以看到,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不僅僅是某個政府的腐敗無能,更是滲透在中國社會當時最根本的社會矛盾和中華民族最大的敵人。如何改變,唯有對中國社會進行最深層次的變革方可。

從這一點來看,劉和珍女士既是探索者,又是鬥爭者

(一)探索者:中國從1840年以來,無數仁人志士探索了不同的道路,農民運動、官僚改良維新、民主共和,歷史都證明是有侷限性的,是無法完成社會最根本的變革的。魯迅先生在文章也提到:“至於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願。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願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在悲憤之餘,魯迅先生指出了這種“徒手行為”的侷限性,即犧牲巨大,但效果欠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魯迅先生認為劉和珍女士作為“探索者”,是“白白死掉了”。魯迅在文章還提到“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先生以含蓄的筆觸,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這樣的“徒手行為”的“寥寥”意義,即這樣的請願行為,雖可以得到短暫的效果,但並沒有解放最廣大民眾的思想,沒有達到最深遠的社會影響,從這一點來說,魯迅先生認為是“不值的”。

但是,我們不能就此抹殺探索者的偉大歷史功績。“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魯迅先生也說道“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劉和珍女士雖然犧牲了,但其以最悲壯的身影向沉寂的中國社會詮釋了“真的猛士”,同時其精神將激勵更多當時的“覺醒者”“奮然前行”。

(二)鬥爭者:劉和珍女士是一位偉大的鬥爭者,她不是一個人,她將和那犧牲的47人一樣,成為全國人民爭取民族自由和國家解放的鬥爭縮影。縱觀當時中國社會,官僚階級、地主階級對外勾結帝國主義,對內壓迫人民,農民階級的狀況,按照毛主席在1928年10月5日《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所描述“全國工農平民已至資產階級,依然在反革命統治底下,沒有得到絲毫政治上經濟上的解放”的那樣,即“水深火熱”;而同屬於知識分子的一些人,對帝國主義控制下的北洋政府或依然抱有幻想,或心灰意冷,消極應對,更或甘心成為“御用文人”。劉和珍女士扛起了一面大旗,即在當時內外交迫的境地,知識分子早已不甘於做沉默者,而是可以作為不同於農民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新興革命鬥爭力量,走上歷史舞臺。知識分子早已經不是深受八股毒害的“迂腐學士”,相反,他們是更加先進的鬥爭力量。

談《紀念劉和珍君》可,淡化時代不可

百年之後,當我們再次讀《紀念劉和珍君》,我們依然能對當時殘暴的北洋政府示以最深深的譴責和憤慨,依然能對革命志士的犧牲肅然起敬,魯迅先生的犀利筆風依然讓我們酣暢淋漓。

好的文章是有時代烙印的,同時也是跨越時代的,但我們去解讀文章時,一定要去了解其時代背景,分析社會矛盾,如果社會矛盾已經發生變化,還去生硬的“對號入座”“張冠李戴”,搞“高級黑”,就是脫離作品的“自我意淫”

。如何把握這個度,自在讀者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