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作者 / 孫 瑞

在我們老家膠東沿海地區,千百年來,人們素有吃蝦醬的習慣,每天春天捕撈期到來,蜿蜒逶迤的千里的海岸線,豐富的漁業資源,出產大量的蜢子蝦,人們把它磨成蜢子醬。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臭蝦醬終於發過了來……”

每當聽到一語雙關歇後語時,我就樂的開懷。這話意思一是說蝦醬發酵後非常好吃,二是形容某些不走運的人一下子“鹹魚翻身”繼而時來運轉。

可見,蝦醬在膠東半島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是舉足輕重。

蝦醬有著獨特的味道,聞起來臭,吃起來又甜又香,就如臭豆腐、榴蓮一樣,不喜歡的人聞著則掩鼻而走,喜歡的人卻愛到骨子眼裡。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我老家在美麗的梨鄉萊陽丁字灣,因臨近沿海自然蝦醬也是我們那裡常見的一種美食,小時候在老家生活過,所以蝦醬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主打就頭,給我的印象比較深。

記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每到春暖花開,那時候村裡經常來了換蝦蜢子的,他們趕著驢車,穿梭在村前疃後。由於蜢子蝦價格親民,家家戶戶能吃的起,所以村裡基本都出來用糧食兌換它。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春蝦鮮肥味美,是磨蝦醬上乘的原料。母親看到換蜢子蝦的來了,就到廂房囤裡用圓兜拐出一些玉米、地瓜幹,忙不迭往街上跑,就怕換蜢子蝦的走了。當時即便用小麥換的再多蜢子蝦,人們也捨不得動它半瓢,因為小麥太緊缺了。

母親把換來的蜢蝦,先在盆裡甄選,把裡面的海草、海蚯蚓、小雜魚、琵琶蝦等和雜質一一挑出來,放在一個小盆裡,留下全是清一色的蜢子蝦。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有時候碰到蜢子裡夾雜著琵琶蝦多,是很煩惱的。誰都不願意要,因為當時運輸條件不好,沒有冷凍保鮮技術,所以琵琶蝦不新鮮了,基本都是隻剩空殼了,往往推出蝦醬吃起來也會皮皮恰恰,有時候一不注意能讓它刺破指頭。

挑出來的琵琶蝦,扔了可惜,煮著吃吧,浪費火,根本就一點肉沒有,全是皮。所以,當時琵琶蝦在蜢子蝦裡“臭名昭著”,如今“鷂子翻身”身價倍增。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等把蜢蝦挑選完畢,再開始用手工石磨磨蝦醬。

石磨有個眼,也可以磨小豆腐。把蜢蝦放在眼裡面,不轉動蜢子蝦不下,運轉的越快,蝦下的越急。

蝦醬磨出第一遍覺得粗,倒進去再磨兩遍。等把磨好的蝦醬,再攪拌上比例相等的大鹽粒。一般三比一,鹽越多,越好保存;鹽越少,蝦醬就容易腐敗。

蝦醬磨好放在壇、罐子裡密封好,讓它自然發酵兩三個月,等到秋天新鮮玉米收穫,從罈子裡用小碗盛了蝦醬,拌上蔥花,打個雞蛋,再淋點花生油,上鍋蒸,蒸好後就著地瓜、餅子吃是最香的一種組合,因蝦醬便宜且特別鹹很是適合那時候的人們用來下飯。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蝦醬百吃不厭,百餐不煩。蝦醬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硒、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蝦醬中還有一項很重要的營養成分——蝦青素,蝦青素是迄今為止最強的一種抗氧化劑,被稱為超級維生素E,蝦醬越紅說明蝦青素越多,適量食用對身體頗為有益。

但美食不可多用。隨著年齡增大,富貴病高血壓開始逐漸靠攏我,醫生強烈建議不讓高血壓再吃蝦醬,因為蝦醬雖然味道鮮美獨特,但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胃腸道的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亞硝胺,不宜大量食用。由於蝦醬含鹽量一般在30%左右,因此,需要限制食鹽攝入量,所以,蝦醬從此和我失去聯繫。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前年秋的一天,我在煙臺紅利海鮮市場買琵琶蝦,偶然發現有一種低鹽無腥蝦醬,開袋即食,非常方便,而且不腥不鹹,據說是利用高新技術方法,改變了傳統蝦醬的高鹽度腥臊味的缺點,提高了蝦醬風味及纖維素含量,是蝦醬的營養多樣化,品種系列化。

我一下子買了二十袋帶回家留著吃,把一部分通過快遞捎給己在蘇州安家的兩個弟弟,讓他們嚐嚐膠東蜢子蝦醬。

無腥無鹽蝦醬,可用雞蛋來蒸,可以用來燉豆腐、可以用來調製小涼菜,還可以是火鍋、飯食、麵食和大餅的最佳佐料。

有一次,河北石家莊的朋友來我家,我用無鹽蝦醬,打幾個雞蛋,放了發好的木耳、蔥花、香油、香椿芽,攪拌好,再放在鍋裡蒸十分鐘。

出鍋後,這道菜很給力,嫩嫩的,鮮鮮的,美美的,客人嘗過後,都會豎起拇指嘖嘖稱好。朋友還問這道菜叫什麼?我隨口起了個名字:香椿芽蝦醬蒸蛋。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蝦醬,現在不光是膠東人的“專利”,很多外地客,也開始“涉獵”魯菜風格。

有一年秋天,還是在煙臺火車站,我去接客人,坐在候車室裡時,陣陣熟悉的鮮香味兒不時飄過來,探頭一看,旁邊的一個人提留著五六罐裝的蝦醬,我問他哪裡的?他說北京來煙臺度假的,回去給朋友捎的。

我們幾個同學聚會,我當東道主,本想點幾個“硬菜”或者“海鮮大排檔”,讓大家開開葷,誰知,大家都不領情,看見飯店裡的蝦醬餅子,異口同聲的說點它。

當服務員端上餐桌的是在足夠大的瓷盆裡蒸的十分好看的蒸蝦醬,與之一同上桌的還有切的薄薄黃燦燦的,宛若巴掌大小的玉米餅子。桌面緩緩旋轉著,每每臨到跟前,大家各取所需,咬一口玉米餅子,再就一筷子蒸蝦醬,再和服務員要點蔥白蘸醬吃。不僅令人食慾倍增,性情中的還往往回憶起連連往事。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隨著歲數增大,如今,我對膠東蝦醬的眷戀,已幾近痴迷。到外地旅遊探親,我都買個幾罐,用於送人。

膠東蝦醬是餐桌上家戶喻曉的美味。 蝦醬的鹹鮮滋味正如《時間的味道》中言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相親、念舊、勤儉、堅韌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分不清哪一種是味道,哪一種是情懷。”

萊陽聚焦:難忘老家蜢子醬


【作者簡介:孫瑞,山東萊陽人,中專畢業。從事新聞宣傳工作二十餘載,先後有數千篇新聞、數百篇散文作品被《人民日報》《齊魯晚報》《煙臺晚報》《青島早報》等媒體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