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备受关注的“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产生,处州府城墙、应星楼、黄帝祠宇、咏归桥、延庆寺塔、留槎阁、孔庙、鞍山书院、巾山和厦河双塔、华严塔等十座历史文化建筑当选。另外十座历史文化建筑荣获提名奖,它们分别是谭宅、烟雨楼、南园、刘府祠、石门桥、独峰书院、城隍庙、陈家大屋、黄家大院、詹宝兄弟牌坊。


丽水日报社、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丽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3月份开始联合开展“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活动。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前期准备,通过各县(市、区)文物部门和广大读者的积极推荐,评选活动专家委员会热烈讨论,从全市推荐的48处标志性建筑中,最终确定20处候选建筑名单。4月21日,主办单位在古色古香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明门前组织了“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大型采访活动启动仪式。


1·处州府城墙(莲都)


处州府城墙,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城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处州府城墙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明确,布局具有鲜明山区府城特色,砌筑技术科学合理,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墙发展历史和古城布局的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2·应星楼(莲都)


应星楼,位于浙江丽水瓯江滨江景区内,楼高达45·9米,共有九层,面积达2480平方米,2009年重建。丽水旧称处州,已有1419年历史。隋开皇九年(589)设州建县时,正值天上少微处士星分野,故名处州,并名厦河对面(今紫金大桥南边)那座山为少微山。对此《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记载:“少微山在浙江丽水东南十里,一名大栝山,以郡应少微处土星,故山名少微,州曰处州。”而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则明确“少微山在厦河之南,旧有少微星君祠,以郡应少微处士星也。”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3·黄帝祠宇(缙云)


黄帝祠宇,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 326——334 )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目前为止,这是全国最大的轩辕黄帝史迹展览馆。它由八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总结性地概括了黄帝的生活年代和生平史迹,伟人的评价,还陈列了黄帝时期的文物文献资料。第二部分为中华民族祖先的由来和形成。在经历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及各个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之后,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不少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上巳节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4·咏归桥(庆元)


咏归桥又名杨公桥、护龙桥、兴贤桥,位于庆元县城内,横跨松源溪,东西走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元至治年间重建时改今名,屡毁屡建,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1983年重修,全长38.76米,净跨21.7米,矢高8.8米,面阔5.5米,有廊屋8间。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5·延庆寺塔(松阳)


延庆寺塔,位于松阳县城西3公里塔寺下村。宋咸平二年(999)动工兴建,五年(1002)年建成。楼阁式砖木结构,六面七级,中空,可登塔顶;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山檐舒展平缓,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塔壁朱画飞天,依稀可认。额榜“延庆寺塔”为沙孟海先生手书。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6·留槎阁(龙泉)


留槎洲位于龙泉市中心龙泉溪上,又名蒋秦圩。因蒋溪与秦溪冲积汇成,古传有仙乘槎泛水因留于洲,故名。昔林木葱郁,桃柳相映,亭阁高耸。北宋元佑年间,苏东坡书“留槎阁”三字,龙泉乡宦何才翁刻匾于阁上,高阁凌空,亭姿雄伟。书、诗、阁融为一体,为宋代江南一大景观。因临江上首栏坝蓄水至留槎洲五里已汇成宽阔的长湖,现留槎洲水滨建有别具一格的风情小筑,洲上建有古色古香的洲上楼、台、亭、阁,与长湖、古城浑然一体,使人既领略到怀古之幽情,又享受到现代生活之逍遥。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7·孔庙(景宁)


孔庙坐落在景宁县城人民南路,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祭祀孔子、名宦、乡贤、义士、孝子、节女并为畲乡培养才俊的地方。历经沧桑巨变之后,目前在县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下,为传承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原址上修复重建了孔庙。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8·鞍山书院(遂昌)


鞍山书院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因位于遂昌长濂村南部的马鞍山缓坡处,故名鞍山书院。书院为三进三间两塔厢穿斗结构院落式建筑,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为明代风格的江南民居建筑,屋顶曲面中间微凸、檐角挑起,梁作月梁,柱有卷杀,柱基为元代始有之鼓型素面。明代进士郑秉厚曾在此读书,四明士人杨守勤曾在此执教。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9·巾山和厦河双塔(莲都)


巾山塔,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区瓯江南岸的巾山之巅。巾山塔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之前,是全省至今遗存较少的古塔,是丽水古城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在塔上可眺望丽水城。巾山塔中石像雕刻粗犷稳重并具地方特色,整座塔就地取材,采用巾山顶的紫红色火山角砾岩石块筑成,其形制在我省较为少见。厦河塔,原名佛头岩塔(塔所在地叫佛头岩),是浙江丽水标志性的古建筑。它是丽水古城方位的重要标志。上世纪80年代,被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的《丽水县志》卷有一载:头岩在县东五里,又名碧云山,俗呼陈坛头。大溪经其下,岩石咋,砥柱中流,城东之咽喉也。岩背上则建有一座巍峨的古塔,原叫佛头岩塔;因它与厦河村隔好溪而相望,又俗称厦河塔。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10·华严塔(龙泉)


华严塔,中国古代建筑,坐落于龙泉金沙内,俗称金沙塔,是龙泉历史上价值最高的古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据今已有1032年历史,因塔内藏有《华严经》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