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前的《西洲曲》里,低头弄莲子••••••

在千年前的《西洲曲》里,低头弄莲子••••••

01

江南的八月,曲院风荷的荷花开得正盛,颇有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一弯碧波上,铺天盖地的莲叶田田,无数的荷花开得亭亭曼妙、婀娜多姿,随风摇曳。

它们,仿佛是为那场前世的约定,所以今生才会迎风涉水而来,袅袅而开

每当荷花盛开的时节,脑海中总会浮起一句诗---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记得最初看到这句诗,是在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荷塘月色》中。

后来才知道他引用的这句诗,是来自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西洲曲》

这首诗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言情之绝唱”

我邂逅《西洲曲》的那个早晨,也是八月。

晨风拂来,空气中都带着荷花香,我一字一句读着《西洲曲》,奇妙地发现那些古老诗句中,仿佛也一一带着荷花香。

多年以后的这一刻,我再次重读,好像深藏于那旧日时光中的荷花香,依旧向我袭来,令我沉醉。

在千年前的《西洲曲》里,低头弄莲子••••••

02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最早记录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向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全诗主要写了一个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所爱之人的苦苦思念,诗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鲜明的感情,读来令人心悸神摇,如风摆杨柳、荷舞碧波

十分喜欢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先生对《西洲曲》的解读: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所欢的思和忆

开头说她忆起梅落西洲那可纪念的情景,便寄一枝梅花给在江北的所欢,来唤起他相同的记忆,以下便写她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相思

诗中有许多词句表明季节,如“折梅”表早春,“单衫”表春夏之交,“采红莲”应在六月,“南塘秋”该是早秋

(因为还有“莲花过人头”),“弄莲子”已到八月,“鸿飞满西洲”便是深秋景象。

“折梅”开始,到 “单衫”、 “采红莲”、 “南塘秋”、 “弄莲子”,最后再到“鸿飞满西洲”从早春到深秋,中间横跨了一个漫长的夏,季节流转、草木更替,可她对他的思念却从来没变。

在千年前的《西洲曲》里,低头弄莲子••••••

03

整首《西洲曲》中,我最喜欢那采莲的六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六句诗,连用六个“莲”字,有意渲染诗中女子那缠绵的情思,“双关谐音”的技法也用得很高妙。

“双关谐音”,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诗中“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连续六个“莲”(怜)字,写尽了女子对所怀之人的爱恋呀!

每次读到这六句诗,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秋天,她在南塘里采摘莲子,那莲花长得已经高过了人头。她低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看那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澈透明。她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也早已红得通透彻底。

不知,远方的你是否知道?

莲子依旧清清如水,而我这颗莲心也依旧为你彻底而红!

不知,这一切,风儿是否愿意当使者,把我对你的心意带到远方,那个你在的方向,让你知晓······

我想,那男子是能感知到她的心意的。

因为,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更因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作者简介:潇湘清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以古琴和文字为此生道场,读者盛赞其文“如梅一样孤芳傲洁,看后令人回味上瘾”。已出版故事合集《精怪物语》,散文集《时光染红了流年》和长篇古言小说《明朝有意抱琴来》等多部作品正在筹备出版中。曾经受邀去大学和马云创办的云谷初中为学生开设故事创作讲座,好评如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