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上海

聶耳作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原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最初的旋律是在淮海中路1258號3樓誕生的。1949年9月,《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代國歌;1982年12月,正式成為國歌;2004年3月,全國十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賦予國歌以憲法地位。

在23年生命歷程中,聶耳創作了37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開闢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

曾在虹口居住

為一個人 逛一座城 | 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上海

聶耳,原名守信,雲南玉溪人。1912年2月15日,聶守信出生於昆明一個貧苦的中醫家庭。他從小喜愛音樂,利用課餘時間,自學了笛子、二胡、三絃、月琴、小提琴和鋼琴等樂器。1930年夏,聶守信從雲南省立師範學校畢業後參加革命活動被通緝,不得不逃往上海。1930年7月,初抵上海的聶守信住進了公平路185弄86號的亭子間,一直住到次年4月。公平路185弄86號為“歷史遺址紀念地”,目前該建築在整體遷移修復中。

1931年4月,聶守信考入黎錦暉主辦的“明月歌舞劇社”,任小提琴手。由於他能分辨音階中的細微差別,又因為他姓聶,社裡很多人就稱他為“耳朵先生”。聶守信聽後笑著說:“你們硬要把耳朵送我,也好,四隻耳朵連成一串,不是很好嗎?”從此,聶守信改名為聶耳。

1932年11月,聶耳進入聯華影業公司工作,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組。這一時期,聶耳與電影界的袁牧之、王人美等結識,為他們創作了大量電影音樂。1933年,聶耳由劇作家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閣樓裡作曲

為一個人 逛一座城 | 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上海

圖說:聶耳舊居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攝

1934年4月,聶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樂部工作,這也是聶耳最多產的一年。1934年12月,聶耳搬到淮海中路1258號的三層閣樓居住,一直住到次年4月東渡日本前夕。

國歌的旋律就是在淮海中路1258號3樓誕生的。1935年初,劇作家田漢創作了《風雲兒女》電影劇本,編劇夏衍在閱讀這部劇本時,聶耳熱切地找上門問:“聽說有部電影要作曲?是哪一部電影啊?”聶耳看到《風雲兒女》劇本最後那首歌詞,唸了兩遍後激動地說:“作曲交給我,我幹!”

為一個人 逛一座城 | 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上海

圖說:聶耳舊居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攝

回到淮海中路的居所之後,聶耳日夜構思,很快譜出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初稿。4月15日,聶耳乘船東渡日本,繼續修改《義勇軍進行曲》,最後把歌譜從東京寄回上海。1935年5月,隨著影片《風雲兒女》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聲響徹了大江南北。

1935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溺水身亡。淮海中路的聶耳故居為聯排式公寓建築,現為民居。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圖文|金晶 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