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帥林到張家墳,張作霖死後為何不得安息?

說到張作霖的人生,絕對可以編成一部傳奇小說了,張作霖沒有好出身,沒有讀過書,他是社會最底層的小角色。但是最終卻成功成長為中國最強大的軍閥之一,東三省的無冕之王,甚至是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位統治者。

從東北大地的一個小土匪開始,他懂得把握機會,人又聰明,同時他講義氣,捨得花錢拉攏人心。因此他不光交了一幫兄弟,還有不少人在他事業上願意幫助他,所以他的事業越做越大。

從元帥林到張家墳,張作霖死後為何不得安息?

而張作霖和日本人的恩恩怨怨最終也造成了他的死亡。

張作霖早年為了打擊政敵,為了問鼎天下做了不少出賣國家利益和日本人合作的事,但是同樣他也很清楚,東北是他的根基,絕對不能被日本人掌控。

因此張作霖一直和日本人保持著欲拒還迎的姿態,對於日本人來說,張作霖也是他們吞併東北的最大阻礙,因此皇姑屯事件爆發了。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專列返回奉天,在途經皇姑屯時,被日本人埋在鐵軌下的炸藥炸得血肉模糊,他被送回大帥府不久便傷重去世了。張作霖去世後,大帥府一直秘不發喪,對外口徑一致,只說他“傷重,但無大礙”。

從元帥林到張家墳,張作霖死後為何不得安息?

直到張學良接任東北事務後,這才對外發布了張作霖去世的訃告。

由於張作霖死得突然,還沒有準備好給他下葬的墓地。所以張學良僅只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將他的棺槨暫時安置在大帥府的家廟中。

其實,張作霖在生前,就對自己的葬身之地做過認真的選擇。

在統掌北洋政權後,張作霖達到了一生的巔峰,於是他希望能蔭庇後人,讓後人繼續掌握國家最高權力。他請了著名的風水先生,為他找一塊“龍興之地”。經過風水先生的幾番辛苦,最終確定了撫順章黨附近一塊靠山面水,風景秀美的地方,這裡前有渾水環繞,隔水相望的就是著名的鐵背山。

張作霖大興土木,規格完全按封建王朝皇帝的陵墓為標準建造。他還親自將這塊陵墓之地,命名為“元帥林”。張作霖在修建的過程中,還數次把清朝王親貴族墓地上的石人、石馬和石獅子等都運過來,裝飾元帥林,以求雄偉壯觀,有天子之氣。

由於採用了許多現成的墓地裝飾、祭拜物,使得工程進度大大加快。經過兩年的緊張施工,整個陵園的主體工程於1931年夏天基本完成。

從元帥林到張家墳,張作霖死後為何不得安息?

元帥林建築分方城、園城和墓室三部分組成,佔地面積約13.5萬多平方米。建築風格承襲歷代帝王陵園的規制,蘊含了中西結合的時代氣息。

方城的四角為炮樓,踏過兩重門後,是中門的殿堂。從這裡到墓室,修築了120級臺階。登上臺階後,進入第二道園城南門,再穿過潔白晶瑩的漢白玉石牌坊,就是規模宏大的半球形墓室。

墓室為單窟,呈拱頂彎窿狀,上有彩繪星辰日月和飛天圖案,至今隱約可見。陵園內還置有華表、石馬、石獅、石虎、石駱駝以及文臣武將等石雕像,這批石雕石刻都很精緻,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從元帥林到張家墳,張作霖死後為何不得安息?

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元帥林可以說正如張作霖一生的巔峰而言,不是皇帝,勝似皇帝,這座陵墓也是如此,不是皇陵也勝似皇陵了。

可惜,就在陵墓到了收尾工程時,日本人突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家人由於沒有應對,只得撤往關內。日本人佔領奉天后,張作霖的屍體也落到了他們的手中。

不得不說張學良確實是個人才,不僅將自己老爹留給自己的家產敗壞了乾淨,連老爹的屍體都扔給了日本人。張作霖的屍體也就被棄置在了珠林寺裡。

從元帥林到張家墳,張作霖死後為何不得安息?

直到1937年,受命負責辦理張作霖後事的彭相亭,當初就因為張作霖靈樞尚未入土,而不肯離開奉天,如今又得知張作霖的靈樞移往他處,覺得很對不起張家父子。約張作相一同求助偽滿洲國總理張景惠,要求將張作霖的靈樞安葬入土。

張景惠想要安葬張作霖,日本人認為這正是安撫東北百姓的好機會,所以答應了張景惠的請求。

然而,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是,消息傳出後,群情激動,東北各方紛紛表示張作霖是一方英雄,偽滿洲當局應該予以厚葬。這下日本人坐不住了,沒想到張作霖去世多年,在東北還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那就更不能將張作霖埋入輝煌的元帥林了,於是最終決定將張作霖安排到了張家祖墳去了,就是位於錦縣驛馬坊村西側的張家墳。

從元帥林到張家墳,張作霖死後為何不得安息?

由於錦縣驛馬坊村偏僻,沒有元帥林那麼張揚,加上安撫東北群眾的需求,於是日本人也同意了事。

當初威震天下的張作霖估計也想不到自己的屍體竟然停放了幾年都難以安葬,所謂入土為安,估計他是不得安息了、而最後也沒能進入自己心心念唸的元帥林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