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征 接收境外输入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13名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被确定为黑龙江省4个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之一。4月6日,为救治境外输入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牡医附属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再次启用。当日15:00接诊首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截至目前,累计接收绥芬河转诊5例、牡丹江市康安医院转诊8例,共13例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5名。

抗疫号角再吹响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红旗医院迅速行动再次启用救治区域中心,全院上下多措并举、快速反应,全面动员、周密部署,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迅速投入实战状态,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医院分批次抽调20名医生、59名护士,共79名精医强护进入救治区域中心开展救治工作,励志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治阻击战。

战疫再次打响,刚刚解除隔离期的医护人员再次请战出征。此次进入救治区域中心的20名医生中,谢凤杰、刘岩、李洁、王德平、于德泓、谷明利6人是再次出征。59名护士中有对外援助返回的护士7名、有完成救治区域中心救治任务的护士37名,他们用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用初心和使命为战疫再添力量。

疫情面前,保障先行。院长于建渤亲自挂帅、坐镇指挥,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采购中心、总务科、住院管理科、医疗保险等各部门联防联治,形成合力,规范、有序、无缝对接、系统化防治工作流程,确保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救治区域中心病区医疗救治负责人、党员谢凤杰介绍,2月17日启用的救治区域中心,经过27个昼夜的奋战,8名重症危重症患者于3月14日全部治愈清零。89名医护人员于3月30日全部隔离期满,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零回头,医护人员零感染。在治疗中,有两名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记忆犹新,其中一名危重症患者因为血糖高无法测出数值、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加重,病人的血红蛋白最低只有5克/升,出现了低血容量休克,我们采用CRRT技术替代治疗,实时结合最新诊疗方案,多维度分析病情,多学科会诊,同时通过加强营养支持,基础疾病对症施治,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另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合并尿毒症、肺水肿、心衰等基础疾病,病情严重,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并随病情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因没有家人陪伴,患者情绪烦燥,医护人员对其时时进行心理抚慰,并每天为她搭配营养餐,伴随该患者最后治愈出院,救治区域中心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首战告捷,治愈率100%,确保了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患者的零死亡。在紧急关头,牡医附属红旗医院冲在最前面,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更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积累了宝贵的抗疫临床经验,为完成此次救治任务奠定了基础。

重症医学科医生、党员张虹是救治区域中心病区医疗救治组长,她说“我是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救治患者是我的职责,犹如消防员救火一样。”首例境外输入的患者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病情反复且难治愈,经多学科会诊,专家为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现通过有创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在救治区域中心工作,战疫最大的感受是体会到了国歌里的那句歌词:“我们万众一心……前进!”疫情面前,每个岗位上所有红旗人都拧成了一股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们一定会胜利。

今天(4月10日)是张虹儿子五周岁的生日,她说这是第一次没有陪儿子过生日,儿子知道我在战疫,所以特别乖。疫情过去后,我给他补个生日。

4月6日有着丰富战疫经验的麻醉科医生刘岩再次进入救治区域中心开展救治工作,她说,“我有治疗经验,熟悉治疗方法,了解患者心理,我是党员,疫情面前、责无旁贷。”

面对疫情,红旗医院用仁心仁术、救死扶伤的医者情怀,彰显了责任与担当,筑起了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医者大爱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牡医附属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为独立病区,独立通道。请广大患者朋友放心到红旗医院就诊。

总监制:王海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