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四章,現版本改動頗大,難以理解,原文究竟何意?

《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其中,晉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浙江書局重刊華亭張氏原本(簡稱“王弼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甲、乙本(簡稱“帛書本”);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組竹簡本(簡稱“竹簡本”),是三個最重要的版本。讀老子至少要三版同讀才能兼聽則明。

《道德經》第十四章,現版本改動頗大,難以理解,原文究竟何意?

筆者繼續分享三個版本第14章(以王弼本順序為主,為更好的理解原文之意,以後都用繁體字表達原文)。

王弼本《道德經》 14章【原文】: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jié),故混(hùn)而為一。其上不(jiǎo皎),其下不繩繩(黽冥mǐn mǐn)不可名,複歸(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之道,以禦(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帛書版《老子》58章【原文】: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原文打不出來,是上面一個微,下面一個耳);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故

(原字打不出來是一個口裡面一個束)而為一。一者,其上不(亻收),其下不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胃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胃忽朢(原字打不出來,乙本代替)。隋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紀。

楚簡版《老子》甲簡【原文】:無

《道德經》第十四章,現版本改動頗大,難以理解,原文究竟何意?

:“夷”可能為後世弄錯了順序,筆者認為應按照甲本寫,符合上文之意,似與“視之不”相對應,乙微小,細微。

:音“抿”,撫摸。

計與詰詰,譴責,問罪等意,與上文不通,疑似後世改寫。計,核算、測量等意。

捆與混,混,疑似後世理解改寫,但不如,做捆意為歸結更好。

⑤(亻收)與皦,皦,分明;清晰。疑似後世理解改寫,但與甲本意思相差很遠,(亻收)按字理解可理解為,亻,人的意思,收,掌握的意思。

與忽,昧,暗,不明的意思,疑似後世理解改寫,但與甲本意思相差很遠,忽,忽視,不存的意思。

⑦古與今,王本後世改今為古,不知為何,猜測今哪一理解,但已古比今的思想就好理解多了,所以改寫。

《道德經》第十四章,現版本改動頗大,難以理解,原文究竟何意?

筆者這一章主張按照帛書版《老子》來理解,因為王本改動太多,並且很多不能與上下文呼應,解釋起來雲裡霧裡,看似明白其實很難自圓其說。一般王版這一章這樣譯: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覆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瞭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

筆者總覺得王版這一章在強行將文意往"道"上靠,而筆者對這一章有不同的理解,這一章看似難懂,是因為古人對微觀世界毫無概念,如果用微觀世界的概念來理解,感覺就很通順。筆者這樣理解這一章,按帛書版《老子》來譯:人們都看不見的東西,叫做“微”(這裡微就像是現在科學將最小的物質定義為夸克一樣);人們都聽不到的聲音,叫做“希”;人們都摸不到的東西,叫做“夷”(總結起來就是一種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的物質,參考“暗物質”)。 這三樣都是不能被測量、考證的事物。我把它們歸結為“一”(這個一不能按照一二三或者統一來理解,這一樣是種定義,參考一生萬物的一)。作證就是後一句“一者,其上不(亻收),其下不

”“一”既不能被人所掌握,又不能因無法感知而忽略其存在。(真不知道古人是怎麼樣有這樣深刻的對無法觀測世界的認識的,不愧為聖人,當然微觀世界也只是對“無“”這一部分自然規律探索的開端,只不過證明人看不見的地方確實存在東西罷了)。“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胃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胃忽朢”這一句就是對“一”這樣的事物進一步解釋,尋覓來尋覓去“一”這樣的事物無法說明無法定義,“一”有形狀,卻不是我們知道的所有形狀的形狀;也有具象,卻不是我們知道的所以形象,這就是就是虛無但客觀存在的啊。 跟著“一”,往深入探究沒有結束的盡頭,迎著“一”,往前推到,沒有開始的源頭。根據現在的有形的事物,去追溯產生有形的事物的道,去研究許多事物在遠古的起源,那就是道的開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