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我們總是認為,一個大度的人待人十分寬容,應該擁有很多朋友。

但是,反觀現實生活,這個規律並非如此受用。許多人都感到十分困惑,為何我善良、大度、處處為他人著想,卻總是沒有幾個知心的朋友,甚至越是寬容越容易感到孤獨。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下面,我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析這種現象。

老好人

生活中,我們將這些大度的人稱為“老好人”。一個老好人,在朋友眼裡往往是好心、寬容、凡事都有得商量的代表。

心理學家: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

比如,在你心情鬱悶,難過的時候,他們會主動想辦法讓你開心;出門吃飯時,他們會尊重你的喜好,不會過多選擇;只要你不是提出特別過分的要求,他們都不會拒絕你。

也許,人們確實願意和這樣的“老好人”交往,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發自內心地想和“老好人”交朋友。因為他們只是想找到一個不會反駁他們的人,從而獲得優越的感覺。

並且,人存在一種“得寸進尺”的心理傾向,這種長期遷就別人的行為,只會讓他人覺得你對他的好都是理所應當。

進化心理學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的生理節律,所保存下來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特點都是符合“適者生存”這個規律的。

心理學家: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

比如感覺適應這個現象,當你走進一間昏暗的屋子,剛開始,你的周遭漆黑一片,完全沒有辦法看清身邊的任何東西。

但是,慢慢地,你的視覺器官開始適應這裡的光線強度,你能慢慢辨別出周圍的信息,可以看得見一些物品的輪廓。這裡,就是你已經適應了這種情景。


在人際交往中也是這樣,當他人對我們好的時候,我們會獲得滿足感,覺得身心愉悅。可是,如果別人一直對我們這麼好,我們就會逐漸地感受不到這種“好”的刺激,習以為常。

心理學家: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

甚至,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再這樣對你好,你反而會對他們生出一種厭惡感,認為他們比那些什麼都沒做過的人差多了。

相似地,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那些“老好人”,反而人緣一般。當人們把“老好人”的付出當作習慣,自然感受不到這樣做的不同之處。反觀身邊那些不常示好的人,偶爾的一些暖心舉動,卻能得到別人的讚賞。

人際交往

有時候,一個人表現得大度,在別人看來只是因為你不信任他們。特別是在形成小團體的時候,你越是表現得大度,別人越不想和你交流。

心理學家: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

朋友間總會講一些悄悄話,當他對你說他不喜歡某個人的做法時,你卻讓他凡事都看開點,大度一點,那他還怎麼宣洩自己不滿的情緒呢。並且,人際交往中,我們都會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這個世界上,大度的人總是比普通的人少。

交朋友,本質就是希望找到一群和自己有生活經歷,以及相似個性的人,這樣才能感受到自己是這個團體的一份子,產生歸屬感。

大度的人,在團體中很少發表意見,朋友都捉摸不透你,長期下去,大家都缺乏信任感,漸漸就疏遠了。

心理學家: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

還有一點,和一個太大度的人做朋友,會顯得自己小氣。我們都會不經意地將某些事物進行比較,一個大度的人,和一個普通的會感恩,也會抱怨的人在一起,會顯得對方小氣。

誰都不希望在被比較的時候,是輸的一方,所以大度的人,很少有親密的朋友。

做一個寬容的人,可以讓你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以及不受人討厭的評價,但是太過寬容,只會讓別人對你的大度習以為常。所以,做一個有寬容的心,但又不事事大度的人,有一點自己的個性,才會像一個立體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lif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