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七十二子中唯一的南陳名將,當他被擒,陳被隋滅已難以逆轉



武廟七十二子中唯一的南陳名將,當他被擒,陳被隋滅已難以逆轉


宋徽宗建武廟祭祀古代七十二名將,南北朝僅有六人從祀。

這六人分別是:宇文憲、韋孝寬、斛律光、王僧辯、於謹、吳明徹。

不難看出,吳明徹是南陳唯一榮登七十二名將行列的人選。

有人因為吳明徹晚年死得太過窩囊,認為他是徒有其表、虛有其名,其實不配。

但要我說,南朝從宋文帝算起,歷經宋、齊、梁、陳四代,多次興師北伐,卻多以失敗告終。南陳國力最弱,因為起用了吳明徹掛帥,打北齊打得有聲有色,並且擒殺了一代梟雄王琳。單此一役,吳明徹就可以名垂千古,笑傲侯安都、周文育、甚至陳慶之、韋睿、檀道濟等一大批震爍史冊的名將於九泉之下了。

吳明徹是將門之後,他的祖父吳景安曾為北齊南譙太守,父親吳樹為南梁右軍將軍。

不過,吳明徹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他那些用兵打仗的才能是跟隨汝南人周弘正學到的。

他的幾個哥哥都以耕種為生,家境貧困,難以維繫生計。

吳明徹年紀稍長,就離家投軍,後來出任了南梁朝的東宮直後。

侯景禍亂江南的時候,鴻哀遍野,民不聊生。

吳明徹有粟麥三千餘斛,他慨然散糧濟困,與鄉親們共渡難關。

陳霸先鎮守京口,聽說了吳明徹這一豪舉,壯之,深相結納。

武廟七十二子中唯一的南陳名將,當他被擒,陳被隋滅已難以逆轉

陳霸先後來受禪稱帝,任命吳明徹為安南將軍,跟隨侯安都、周文育討伐王琳。

這裡著重介紹一下王琳。

王琳其人,果勁絕人,是個宋江式的人物,仗義疏財,愛結交朋友,能傾身下士,招攬到了很多江湖死士,史稱“麾下萬人,多是江淮群盜”。

在平滅侯景的過程中,王琳與杜龕的軍功在王僧辯軍中並列第一。

王琳的手下恃寵縱暴,王僧辯屢禁不止,懼將為亂,秘密向蕭繹啟請誅之。

王琳很講義氣,把事情全攬了下來,去江陵向蕭繹請罪。

動身之日,三軍痛哭流淚。

王琳很有些感慨,對長史陸納等人說:“吾若不返,子將安之?”

陸納等人堅定地說:“請死相報。”

蕭繹那邊不知王琳的威勢,等王琳來了,把他關進了大牢。

這下捅了馬蜂窩了。

陸納等據湘州起兵造反,聲援王琳。

蕭繹派王僧辯前往平叛,數月不能下。

由於侯景事方了,江南的局勢尚未完全安定,蕭繹對湘州之亂深感憂慮,只好釋放王琳。

王琳一出,陸納等人投戈俱拜,無條件投降。

王琳的威望,一至於此。

陳霸先殺王僧辯、擁立蕭方智為帝,曾授王琳侍中司空。

王琳拒不從命,大營樓艦,與陳霸先分庭抗禮。

因此,陳霸先受梁禪,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王琳,派遣自己最得力的大將侯安都、周文育率軍往誅王琳。

侯安都在出發前就黯然長嘆說:“我其敗乎,師無名矣。”

果然,兩軍在沌口開戰,那王琳乘平肩輿,執鉞於麾下指揮作戰,一舉擒獲了侯安都、周文育。

隨軍出戰的吳明徹見機得快,拔營回都,全身而退。

王琳得勝之後,氣焰囂張,派人向北齊請求送還作為質子的永嘉王蕭莊,擁立為梁朝皇帝,揮軍東下,直取揚州。

在蕪湖,王琳遭到了陳朝大將侯瑱的抵擋。

王琳讓士兵往侯瑱的船上扔火炬,可惜,天不遂其願,西南風忽至,火炬為逆風而扔,大火被反刮回來,無數兵船被燒燬。

侯瑱趁機縱兵出擊,大破王琳軍。

王琳乘坐舴艋小船突圍而出,接引蕭莊,狼狽不堪地逃入北齊。

北齊孝昭帝高演任王琳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封會稽郡公,鎮守壽陽。 又增發給王琳軍餉,賜一班鐃吹樂器。

王琳滅陳之心不死,時時謀劃侵陳。

陳朝方面因此興起了北伐之論。

補充一下,陳朝在繼王琳之亂後,又有湘州刺史華皎之亂。

平定了這場變亂的人就是吳明徹。

吳明徹不但平定了華皎叛亂,還大敗北周和西梁聯軍,奪取西梁三郡。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陳宣帝計劃討伐北齊,交公卿廷議。

眾大臣意見不一,吳明徹堅決支持北伐,並請纓掛帥。

武廟七十二子中唯一的南陳名將,當他被擒,陳被隋滅已難以逆轉

尚書左僕射徐陵贊成由吳明徹掛帥,他說:“吳明徹家在淮左,悉彼風俗;將略人才,當今亦無過者。”

陳宣帝於是命吳明徹都督征討諸軍事,領兵十萬北擊北齊。

該年四月,吳明徹分兵交都督黃法氍往攻歷陽(今安徽和縣),自己率軍往攻秦郡(治今南京六合)。

北齊方面大驚,派尉破胡、長孫洪略率眾十萬援救秦州,另遣軍援救歷陽。

尉破胡、長孫洪略的十萬之眾的前部,有“蒼頭”、“犀角”、“大力”等等稱號,部中將士,皆身長八尺,膂力絕倫,其鋒甚銳。

部中又有西域胡將,妙於弓矢,弦無虛發,令人生畏。

吳明徹知道自己軍中的猛將蕭摩訶最能打,激勵他說:“如果你能殪此胡將,則彼軍奪氣矣!”

又擔心蕭摩訶膽氣不足,親自倒酒遞給他,給他壯膽,說:“君有關、張之名,定斬顏良!”

蕭摩訶舉杯喝酒,說:“殪此胡將易事耳!所憂慮的是不知他長什麼模樣,無從辨認。”

吳明徹召來北齊降兵,要他給蕭摩訶詳細描述胡將特徵。

降兵給蕭摩訶指點說:“西域胡將著絳衣,樺皮裝弓,兩端骨弭。”

大戰開始了,吳明徹再給蕭摩訶倒酒壯行。

蕭摩訶飲訖,馳馬直衝齊軍。

西域胡將勃然大怒,挺身出陣,但其彀弓未發,卻被蕭摩訶擲來的鐵戟擊中額頭,仰天倒地。

齊軍“大力”部奔出十餘騎應戰,蕭摩訶一一將之斬落。

齊軍膽落,陳軍趁機發起猛攻。

北齊軍猶如山倒雪崩,紛紛退走,主帥長孫洪略被陣斬,另一主帥尉破胡倉皇奔走,僅以身免。

吳明徹大獲全勝,順利拿下了秦州。

由於秦郡是吳明徹的老家,陳宣帝詔具太牢,令拜祠上冢。

吳明徹上墳當日,文武羽儀甚盛,鄉里以為榮。

那邊的黃法氍先於大峴(今安徽含山東北)擊破北齊軍,覆敗北齊遣發來的援軍,攻克歷陽,進軍合肥,迫降合肥北齊守軍。

六月,黃法氍克合州。

七月,吳明徹攻克仁州,再戰再捷,又攻克平峽、石岸二城。進逼壽陽。

北齊鎮守壽陽的就是王琳,他和刺史王貴顯駐守在壽陽外城。

吳明徹亟乘夜率兵狂攻,一鼓得手,破入外城。

王琳、王貴顯只好退保內城。

吳明徹加緊修治進攻器械,又逼肥水灌城。

城中苦溼,多腹疾,手足皆腫,死者十六七。

眼看假以時日,壽陽可得。

北齊右僕射皮景和卻在這時候率眾數十萬來援,到了距離壽春三十里遠的地方,駐紮了下來,聲勢逼人。

陳軍大譁。

眾將不安,紛紛向吳明徹詢問:“堅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審明公計將安出?”

吳明徹笑答道:“兵貴在速,而彼結營不進,自挫其鋒,吾知其不敢戰明矣。”

次日,他親擐甲冑,上馬誓眾,揮軍從四面發起疾攻。

城中震恐,陳軍一鼓而克。生擒了王琳、王貴顯、扶風王可朱渾孝裕、尚書廬潛、左丞李騊駼。

前來救援壽陽的皮景和在怖震之下,不戰而遁,丟棄了駝馬、輜重無數。

王琳有很多舊部曲都在吳明徹帳下為將,這些人看見王琳被擒,皆歔欷不能仰視。

吳明徹擔心節外生枝,命人斬殺了王琳,將其首級及王貴顯、可朱渾孝裕、尚書廬潛、左丞李騊駼等人一起解傳回建康。

陳宣帝收到捷報,大喜過望,下詔稱讚說:“壽春者古之都會,襟帶淮、汝,控引河、洛,得之者安,是稱要害。侍中、使持節、都督征討諸軍事、徵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平郡開國公明徹,雄圖克舉,宏略蓋世。”

加封吳明徹為車騎大將軍,都督、豫、合、建、光、朔、北徐六州諸軍事、豫州刺史,增封並前三千五百戶。

吳明徹在壽陽城南登壇拜受,成禮而退,將卒莫不踴躍焉。

太建七年(公元575年)閏九月,吳明徹又率軍溯泗水西進攻彭城(今江蘇徐州),軍至呂梁(今徐州東南),擊敗北齊援兵數萬人。

不過,陳宣帝已滿足於既佔之淮河兩岸地區,無意再進,這場戰績輝煌的北伐行動已經進入了尾聲。

太建九年(公元577年)十月,北齊被北周滅亡,陳宣帝準備乘機爭奪淮北地區,詔令吳明徹舉行第二次北伐。

這次北伐的第一站,就是呂梁。

吳明徹遭遇到了北周徐州總管梁士彥的頑抗。

梁士彥並非吳明徹的對手,屢戰屢敗。

吃了虧的梁士彥最後學乖了,退守城池,當起了縮頭烏龜,不肯再出城迎戰。

吳明徹故技重施,把攻打壽陽那一套又使了出來,引清水灌城,自己率舟師環列於城下,日夜攻打。

北周派大將軍王軌率軍前來救援。

這個王軌,與救援壽陽的皮景和不同,他一上來,就給陳軍施予了重大壓力:他指揮士兵在水中橫流豎木,以鐵鎖貫車輪,阻斷了陳軍船隻來往的通道。

這麼一來,王軌和梁士彥一外一里,形成了對陳軍的外內夾攻。

陳軍腹背受敵,人心惶惶。

諸將中有人主張缺開攔河壩,用船載馬,移動軍營,以脫離險境。

主管軍中馬匹的裴子烈反對說:“若決堰下船,船必傾倒,豈可得乎?不如前遣馬出,於事為允。”

也是上天要亡吳明徹,這時候的吳明徹背疾甚篤,自顧不暇,糊里糊塗就答應了。

結果,河壩剛缺,船艦是一擁而出了,但到了清口,水勢漸微,所有的船艦都擱淺了。

北周騎兵掩殺而來,沒有了戰馬的陳軍將士們心慌意亂,一鬨而散。

重病在身的吳明徹走投無路,束手就擒。

武廟七十二子中唯一的南陳名將,當他被擒,陳被隋滅已難以逆轉

北周武帝宇文邕傾慕吳明徹是一代名將,沒有殺他,也沒有羞辱他,封他為懷德郡公,官拜大將軍。

吳明徹卻憂憤遘疾,於該年死於長安,時年六十七歲。

數年之後,陳後主即位,他對吳明徹的被俘遭遇深表同情,下詔追封吳明徹為邵陵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其子吳惠覺嗣爵,下詔稱:“李陵矢竭,不免請降;于禁水漲,猶且生獲,固知用兵上術,世罕其人。故侍中、司空南平郡公明徹,爰初躡足,迄屆元戎,百戰百勝之奇,決機決死之勇,斯亦侔於古焉。”

唐德宗於建中三年(782年) 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設廟享奠,其中就有吳明徹。

宋徽宗於至宣和五年(1123年)古代七十二位名將設廟,吳明徹也位列其中。

可以說,南陳第一名將吳明徹的被俘,基本註定了南陳的軍事走向衰微,則陳被隋滅,已難以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