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吊打苏轼,《把酒问月》里的人情世故,看懂了几分

读过杜甫《望岳》的朋友相信都记得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是爬过了泰山,天底下其他的山都入不了眼了。

一代情圣元稹也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写给他死去老婆的情书,说的是老婆啊,我曾经爱过你那么优秀的女子,我今生今世不可能再爱上别的女人了。

以上,是我说今天李白这首诗并不出彩的理由之一。

李白吊打苏轼,《把酒问月》里的人情世故,看懂了几分

因为,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在读到这首诗之前,或多或少都读过苏轼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得不说,跟苏轼的词比起来,李白这首《把酒问月》确实是"渣渣"。

本质区别是:我们今天读李白这首诗,很难有情感上的共鸣;而苏轼的词,却极有可能泪流满面。

但这首《把酒问月》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包含的一些人情世故,很值得我们深思。

那么,我们到底能从《把酒问月》这首诗里面读出些什么呢?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坦白讲,初读这首诗,给我的感觉就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一度怀疑,这TM是李白的诗?

我转念想,不会是15岁以前写的吧?但是一查才发现,这是人家44岁写的,那时候的李白,写诗水平早已炉火纯青了。

但是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凌乱不堪"的诗呢?

于是,我怀着狐疑的心态重新读了很多遍,真的是很多遍,抄了很多遍,想了很多天,还专门在大冬天的晚上看了很多天月亮。

最后,可能李大仙人看到我冻得抖成筛子的份上,托梦告诉我他是怎么想的。

李白吊打苏轼,《把酒问月》里的人情世故,看懂了几分

其实这首诗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是说,其实他一首诗,绕来绕去就一个问题:为什么月亮常在,而人无常。言下之意,月亮欧巴,你为什么那么高冷?你拽什么拽?

说它复杂呢,是说李白在千年以前就代表人类思考了人类和宇宙的关系问题——即宇宙和人生的存在性问题。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其实李白这首诗,是吊打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毕竟苏轼的《水调歌头》只是简单地写了表象——月的阴晴圆缺和人的悲欢离合做类比。

李白吊打苏轼,《把酒问月》里的人情世故,看懂了几分

言归正传,李白上来就劈头盖脸来了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

喂,天上的月亮欧巴,你啥时候出现的啊?我嘞个去,这可真是天问啊,试问今天的咱们,能回答得了这个问题吗?反正我是回答不了。

接着李白又问"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注意哦,这句诗,虽然没有用问号作结,但是他却是实实在在的疑问,甚至是质问。

翻译过来就是:"为(凭)什么人类一直想飞升到月亮上,跟月亮一样长生不老,却不可能实现,而月亮却可以跟随人类的步伐运行呢?"

凭什么呀?我也想问问。你可千万别告诉我月亮没有生命,而人类有生命啊,这种答案我可不接受,李白也不可能接受。

接着李白稍微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动,描写了一下月光浸染大地的情形。

他说,"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

丹阙,就是指宫殿。丹就是红色,阙就是皇宫里面的暸望塔。我们看电影,土匪寨子门口,总能看到有个看守拿个望远镜在那里看啊看的,阙的功能就是那个暸望塔,只不过它长在皇宫里面。

清辉,说的就是冷冷清清的月光。清就是说月光是冷的。辉,我们玩《英雄联盟》里面有个光辉女郎,就是"代表月亮消灭你"那个意思。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月亮像一面飞镜挂在天上,映照着宫殿,等夜晚的云雾消散开了,月亮的光辉就撒向了人间。

你以为李白再给你描写风景画呢?不是,人家这是在给自己的下一个发问做铺垫呢。

可能他前面气势汹汹地连续发问,问累了。这不,刚喘了口气,立刻又问了。

你天天晚上一声不响地出现,早上刚睁开眼睛又一声不吭地消失了——“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有没有一种,天天大半夜回家睡个觉,早上睁开眼,就不见了人,你当我这里是旅馆啊的既视感?哈哈哈。

这还没完,他还没问够,还要问。他说"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白兔天天就知道捣药,嫦娥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谁跟他作伴呀?

你看,这一上来,一连四个发问:你啥时候来的?为什么你那么高高在上?你把我这里当旅馆吗?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为什么一共就俩人,白兔和嫦娥还要各玩各的?

像不像情侣吵架?要分手的既视感?

没错,这便是人类和月亮的关系。

人类是热情洋溢的追求者,而月亮则是高冷装X的被追求者。

李白吊打苏轼,《把酒问月》里的人情世故,看懂了几分

接着,李白终于发现了这段"恋爱关系"的不平等,他已经放弃治疗了。他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故人如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就是现实,多么痛的领悟,多么残酷的现实。现实就是,无论是现任,还是前任,眼前的这个人都一如既往地高冷。

于是,你只能告诉自己——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不要对任何人苛求太多。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李白想表达的,那你就太naive了。李白的诗怎么可能这么小家子气呢?

李白吊打苏轼,《把酒问月》里的人情世故,看懂了几分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首诗:注意第二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然后再看第五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看到没有?李白不是提起裤子不认账的人,他在前面发出了千年之问,后面又给你作答了。你不是喜欢长生不老嘛?什么秦始皇,什么汉武帝,不都喜欢炼仙丹嘛?虽然你们没成功,可是嫦娥成功了呀?她不是偷了后羿的仙丹,飞到月亮上去了嘛?

那又怎么样呢?孤独终老啊,兄弟们,吓不吓人?害不害怕?

所以,生而为人,不要想不该想的。

还有,还没完。

他又说了,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管你是古人还是今人,也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你们看到的月亮都是一个样子。

这说明什么?

那些我们表面看上去冰冷无情的人和事物,或许才是最真诚,最真挚的。

难道不是吗?

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时间不会亏待你,只要你努力了,他们就会回报给你;

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你用心观察世界,你会发现,世界都给你们呈现了一样的姹紫嫣红;

所以,你还羡慕那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人吗?

我想:比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更希望的是:我们先看看我们的周遭吧?

李白问月亮啥时候升起,啥时候落下。你是不是觉得非常可笑,非常无聊呢?

其实可笑的是我们自己。

仔细想想,我们有仔细看过月亮吗?认真观察过"月有阴晴圆缺"吗?

我们知道何时该播种插秧,何时春暖花开吗?

我们能发现我们身边的同事胖了,或者瘦了,头发长了或者短了吗?

她今天涂了新的口红,喷了新的香水,他做头发了耶,你看到了吗?夸赞了吗?

李白吊打苏轼,《把酒问月》里的人情世故,看懂了几分

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去年春节回家,每年回家都会说我胖了的妈妈,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说我胖了。

我很好奇。就问她:"妈,你觉得我胖了吗?"

老妈居然惊讶地说"没有"。但事实是,我实实在在地胖了10斤。

一开始,我真的有些生气。我觉得母亲居然都发现不了我胖了,这太不能原谅了。

可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一年我回过家多少次呢?我跟妈妈视频过几次呢?我又过问过母亲多少次呢?

哦,原来不是母亲不关心我了,是我根本没机会让她关心我呀?是我根本没在意她呀?

事实是,母亲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呀?就像李白所说的,你看,或者不看,月亮都不接受任何的攀附,它就在那里,时间到了就升起来,日子到了就降下去;母亲也一样啊,为了不"打扰"我们,他们只能静静地关心着我们,直到我们不给他们机会关心为止。但是,对他们而言,无论我们是呱呱坠地,还是年少轻狂,亦或老成持重,功成名就,她们对我们的爱,根本就没有改变过。

你看,我们总责怪别人高冷寡情,其实不解风情的是我们自己啊。

唐诗枯燥,诗人高冷,大诗兄热情又有趣,如果解读,看着还开心,还能收获些东西,欢迎你留言,认识彼此!

往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