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行測備考技巧:成語積累記憶方法成組記憶、辨析詞語的差異

【評論、轉發、私信:“66”獲取近義詞成語辨析300】私信:“66”即可獲取

分享有效記憶方法:成組記憶、辨析詞語的差異


2020行測備考技巧:成語積累記憶方法成組記憶、辨析詞語的差異


成語的積累在國考中是考生必須去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已經看到這樣一個事實:2016-2019年四年的邏輯填空題型部分,副省級成語考查量分別為60個、64個、40個、84個;市地級成語每年考查量分別為60個、80個、56個、100個,對成語高頻率的考查要求我必須把成語的積累作為重點的備考內容。廣大考生首先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成語積累到達怎麼樣才能記得快,記得深,記得久呢?中國的成語大概三萬多個。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分享有效記憶方法:成組記憶、辨析詞語的差異。

通過成組對比我們可以更好的認識詞語本質,抓住側重點,而非死記硬背。

我們以“殺雞取卵”和“飲鴆止渴”兩個詞為例,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有效積累詞語。

一、成語本義及出處

1.殺雞取卵:卵:蛋。為了要得到雞蛋,不惜把雞殺了。

出處:從前有個老太婆養了一隻老母雞,這隻雞不僅長得高大肥壯,叫起來好聽,還有一個特別的珍奇之處,就是每天下一隻金蛋。老太婆每天得到一個金蛋後,就什麼事也不用幹了,日子過得很不錯。可是她是個很貪心的人,想盡快得到更多的金蛋,因此常常守候在雞身邊。這隻雞一天只能下一個金蛋,老太婆心想,既然它能下金蛋,說明肚子裡的金蛋還很多。她為了取出所有的金蛋,就把雞給殺了,沒想到剖開雞肚子一看,裡面一個金蛋也沒有。她十分後悔,但已經來不及了。

成語側重:這個成語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2.飲鴆止渴: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

出處:東漢的霍諝,從小就很有膽識。他十五歲時,他舅舅宋光由於秉公執法,得罪了一些權貴,被他們誣告篡改詔書,關進了監獄。霍諝知道舅舅為人正直,不可能幹這種事,就給大將軍梁商寫信,為舅舅辯白。信中說:“宋光身為州郡的長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更好地為朝廷效力。他怎麼會冒著死罪去篡改詔書呢?這不就是人為了充飢去吃附子(一種草藥,有劇毒),為了解渴去飲鴆(“鴆”的羽毛泡過的毒酒)一樣嗎?如果這樣的話,還沒有進入腸胃,到了咽喉處就已經斷氣了。他怎麼可能這樣做呢?”梁商讀了信,覺得說得有道理,把信拿給皇上看。不久,宋光被無罪釋放。

成語側重:飲鴆止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我們通過比較殺雞取卵和飲鴆止渴的含義可以看出,兩個詞語在語義側重方面有所差別:殺雞取卵側重只看眼前利益,而飲鴆止渴側重做事方法錯誤不計嚴重後果。


2020行測備考技巧:成語積累記憶方法成組記憶、辨析詞語的差異


------------------------------------------ 刷題鞏固 -----------------------------------------

我們來通過一道考題體會一下這兩個詞語的差別:

為了抵禦金融危機,各國政府共同放鬆信貸、降低利率、發行貨幣,就是為了加大流動性,滿足資本盈利的要求,可是,這無疑是種________的方法,因為,資本在獲得利潤滿足後必然把更大的危機丟給社會。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飲鴆止渴 B.亡羊補牢 C.殺雞取卵 D.竭澤而漁

第一步,我們需要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分析可知,本題考查的是成語含義的掌握,辨析備選成語的含義,選擇與文意最相符的一項。

由“為了抵禦金融危機”、“資本在獲得利潤滿足後必然把更大的危機丟給了社會”可知,各國政府共同放鬆信貸、降低利率、發行貨幣是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以後更嚴重的後果。B選項可首先排除。C和D項側重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排除。飲鴆止渴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嚴重後果,符合題意。因此本題選A。

剛才給大家展示的是記憶成語的有效方法,中公教育希望大家可以舉一反三,先通過考題分析,找到高頻詞語,然後展開記憶和積累。我們會發現其實成語積累並沒有那麼難。


2020行測備考技巧:成語積累記憶方法成組記憶、辨析詞語的差異

【評論、轉發、私信:“66”獲取近義詞成語辨析300】私信:“66”即可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