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又开始作了

弯弯又开始作了

祭侄文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要把颜真卿《祭姪文稿》借日本去展出了。

说说这事吧。

如果借别的,借也就借了。

得说一句:博物馆之间是可以借来借去的。我在威尼斯看到过原在卢浮宫的丁托列托,在卢浮宫看到过原在梵蒂冈的拉斐尔,在上海美术博物馆看到过原在奥赛的莫奈。

问题在于:

《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

考虑到《兰亭集序》陪李世民下葬了,说《祭姪文稿》是存世第一书,我觉得都没啥问题。

弯弯又开始作了

兰亭集序

1984年,台北故宫已选出了一堆限展品:每次只能展六星期,展后要休息三年以上。2012年,《祭姪文稿》已被核定为国宝。上一次展出,是2008年了。

十一年了。

华人自己没得看,送到日本去展?

所以这事出来后,故宫博物院互相甩锅,丑态百出。先说是前馆长冯明珠借的,冯明珠不接这锅。之后弄明白了:就是现任馆长林正仪借的,2018年5月签的。

呵。

——好吧,这还只是心理上让人不爽而已。

——考虑一下这帖本身。

稍懂点文物的都知道:纸寿千年,绢本折半。

油画比壁画好保存。壁画比纸本好保存。欧洲油画流行不过五百多年,犹且郑而重之。

《祭姪文稿》纸本,到今年,1261年了。

纵然是台北到东京,一路郑重无比地运输保存,然而:

阳光的紫外线会让纸本泛黄褪色发脆。尘埃虫卵会让纸本风化。水蒸气更是不能沾。

换言之,除非这帖完全搁真空里,否则是必然会受损的。

这种天下至宝,真是展一次少一次,看一次伤一次。

文物交流?反正梵蒂冈是不会把西斯廷天顶画刨下来或者把《雅典学派》抠下来去跟人交流的。卢浮宫也不会把《蒙娜丽莎》和米洛的维纳斯往外搬。

台北故宫没东西了,要动这尊神?

弯弯又开始作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台北故宫有《祭姪文稿》,好比家里有个经纶锦绣、但年已一百二十岁的垂危老人。

谁家如果有这么个老人家,十年没见人了。你好好养着还来不及。

居然好意思,偷偷摸摸藏着掖着,把他架上轮椅、远渡重洋,去让别家人看?你家里不是宝贝多么?偏要挑限展品中的限展品、国宝中的国宝,扛出去给人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