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招,可以減少孩子哭鬧,讓孩子懂事禮貌

父母始終記住一點:我們是要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會採取很多錯誤的方式,包括不限於命令(不許哭、不準哭、再哭不要你了)、放任(哭一哭就沒事了,哭完沒力氣就好了)、賄賂(如果不哭給你買**)……

面對孩子哭鬧,什麼才是正確方式?答案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裡提到的情感引導。

很多時候,孩子哭鬧是因為除了哭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讓孩子說出當時的感受,大人給予積極的回應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並且為什麼,這個過程就是情感引導。

我們教會了孩子過多的名詞稱謂,諸如人物、水果、工具等,而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應該是行為詞和情感詞,比如什麼是禮貌、道歉、謝謝、堅持、傷心、難過、耐心等,這樣的結果是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會自我反省的行為歸屬,從而降低哭鬧。

情感引導具體有三個步驟:

1、埋下一顆種子(強調一個情感詞的概念,比如你知道什麼是分享嗎)

2、不斷強化種子(解釋情感詞對應的行為,比如把玩具讓來訪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就是分享)

3、肯定種子行為(當孩子表現出與情感同步的行為,肯定孩子,並告訴孩子這就是分享)

下面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以及情感引導方式:

場景1:孩子玩手機或者ipad,沒有時間概念,父母想要孩子減少玩手機的頻率,怎麼做?

情感引導:寶貝,你知道什麼叫自律嗎?(埋下一顆種子),自律就是我們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玩手機,如果超出時間,就要把手機歸還(不斷強化種子,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反覆提及,因為不可能一次性就能把習慣糾正),當孩子在某一次規定的時間內歸還了手機,及時誇獎鼓勵孩子,告訴孩子他剛剛表現出了自律,爸爸/媽媽為他感到高興和自豪(肯定種子行為)。

場景2:很多孩子做錯事,不敢承認或者拒絕承認,前一種是說謊,後一種是傲慢,都是不好的行為,如何糾正?

情感引導:寶貝,你知道什麼是誠實/道歉嗎?(埋下一顆種子,前者應對說謊,後者應對傲慢),誠實就是打碎花瓶也可以告訴爸爸/媽媽,道歉就是打碎了花瓶要和爸爸/媽媽說對不起(不斷強化種子),當孩子表現誠實的說出自己做過的錯事,或者為做的錯事說對不起的時候,及時肯定孩子的行為,告訴他剛剛的行為就是誠實/道歉,爸爸/媽媽感到很開心(肯定種子行為)。

場景3:孩子在公眾場合大聲喧譁,打擾到別人,如果約束這種行為?

情感引導:在到達公眾場合之前,就要先告訴孩子:寶貝,你知道什麼是禮貌嗎?(埋下種子),禮貌就是我們在公眾場合不能打擾別人,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比如玩自己的玩具看書,但是不能大聲喧譁,干擾到其他人(強化種子),當孩子在公眾場合沒有大聲喧譁,安心玩自己的玩具或者看書,及時肯定孩子的行為,誇獎孩子爸爸/媽媽為他感到高興,因為他學會了在公眾場合的禮貌(肯定行為)。

……

參考以上場景,不斷將各種情感詞教給孩子,肯定強化孩子正確的行為,孩子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和社交能力,而不是單純地依靠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親子關係也會因此得到改善和提高。


學會這招,可以減少孩子哭鬧,讓孩子懂事禮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