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想嫁給爸爸!”進入“俄狄浦斯期”的女孩,需正確引導

女兒“戀父情節”的特殊期,父母需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孩子度過,否則傷害深遠

“俄狄浦斯”源於希臘神話,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個悲劇人物,他一出生就遭到了父親的嫌棄,被丟棄於環境惡劣的荒山中,結果被牧羊人解救,牧羊人看著孩子腫脹的雙腳,於是為其取名為俄狄浦斯,孩子得救了,但最終沒有逃過被詛咒的命運,他成年後無意中殺死自己的父親,並取了自己的母親,後來著名的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應該用兒童心理學領域,稱之為戀父或者戀母情結。

“長大後我想嫁給爸爸!”進入“俄狄浦斯期”的女孩,需正確引導

朋友的女兒萌萌,今年4歲,小萌娃特別的可愛,能說會道,都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平時把好吃懶做的爸爸拿捏得死死地,爸爸在萌萌面前居然特別的勤快,瞧他每次呵護女兒的樣子,真是讓媽媽忍俊不禁,萌萌對爸爸也是相當的崇拜,再到萌萌大一點的時候,每次媽媽跟她講白雪公主的故事時,她就會告訴媽媽,等她長大了,要嫁給爸爸!媽媽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可萌萌不僅這樣說了,居然也這樣做了,她每天看到爸爸和媽媽在一起就非常生氣,每次吃飯不許爸爸媽媽坐一起,要求爸爸跟自己坐一塊,簡直是處處都把爸爸給霸佔著,真是讓人既好氣又好笑,媽媽看到孩子的行為,開始覺得很搞笑,可到後面就有點不解了,這孩子是怎麼了?居然喜歡爸爸到這種程度?是不是有點不正常呢?

其實萌萌的行為是屬於孩子這個階段的正常行為,只要媽媽對“俄狄浦斯期”稍有了解的話,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一、 什麼是“俄狄浦斯期”,孩子進入“俄狄浦斯期”普遍的表現。

所謂“俄狄浦斯期”就是4-6歲孩子的戀父或戀母情結

,孩子對異性的瞭解通過自己的父母開始,父母要對孩子的這一特殊的情感事情有所瞭解和認識。

“長大後我想嫁給爸爸!”進入“俄狄浦斯期”的女孩,需正確引導

1.簡單的模仿

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是從模仿開始的,他們對情感的認知是通過觀察自己的父母開始的,通過日常的生活,孩子開始模仿父母的角色,不僅模仿,還應用到生活中,這個時期的他們,非常渴望瞭解異性,所以他們把這種情感寄託於自己的父母,這是孩子的最初階段。

2.情感依戀

這一時期的孩子,通過平時對父母的觀察,瞭解到父母的分工不同,他們開始將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異性父母的身上,他們非常在意這份情感,比如女兒就想“獨佔”著父親,兒子“獨佔”著母親,他們不希望任何人來與之分享,這一階段的他們,對這一特殊情感的依戀體現得淋漓盡致。

3.關注自己

當孩子經過了模仿,依戀後,慢慢就會迴歸正常,他們對父母的依戀也會慢慢減弱,這時候的他們,就會越來越關注自己,女生的注意力會由父親慢慢轉移到母親身上,她們會模仿母親的生活習慣和穿衣打扮,男生也會逐漸開始關注父親,他們會學習父親的堅強和勇敢,這也是從異性迴歸到同性的過程。

“長大後我想嫁給爸爸!”進入“俄狄浦斯期”的女孩,需正確引導

對於孩子這一個特殊時期的情感,父母一定要有所瞭解,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語言,不要胡亂批評孩子,或者打擊嘲笑孩子,父母如果在這一關鍵時期,對孩子的行為處理不恰當,將會給孩子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一、 家長處理不當的後果是什麼?

1.對自我認知的欠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對自己的認知是建立在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上,如果父母在孩子的特殊時期,用傳統的思維來打擊羞辱孩子,會讓孩子認不清自己,他們會按照父母對自己的看法來給自己定位,所以他們成年後會低估自己的價值,從而造成對自我認知的欠缺。

2.對美好事物的迴避

當孩子在這個階段遭到父母的批評和否定時,他們的內心會受到創傷,他們內心深處會有羞恥感,從而自認為自己不配得到美好的事物,這些對自我的否定會像種子一樣埋在心底,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對孩子的未來非常的不利。

“長大後我想嫁給爸爸!”進入“俄狄浦斯期”的女孩,需正確引導

3.性格優柔寡斷

父母如果在這一特殊時期,對孩子行為做出不恰當的舉動,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優柔寡斷,他們的內心非常渴望成功,可潛意識裡卻總有一個聲音不停的阻撓,因此他的行為就搖擺不定,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孩子的戀父或者戀母情結,其實是孩子的成長階段所表現出來的正常情感,他們通過自己的父母來認知世界,他們的情感觀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萌芽,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一現象時,父母一定不要試圖去阻止或者打擊,而是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幫孩子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安全度過,只有這樣才不會給孩子留下遺憾。

三、該如何幫娃度過“俄狄浦斯期”?

1.不批評不指責

當孩子出現這一現象時,父母一定不要覺得孩子不正常,試圖通過批評指責去糾正孩子的這一行為,對孩子的辱罵只會讓孩子更加的迷茫,甚至是對自己產生懷疑和否定,從而認不清自己。

“長大後我想嫁給爸爸!”進入“俄狄浦斯期”的女孩,需正確引導

2.從內心真正接受孩子

家長一定要從內心真正接受孩子,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不同階段的不同行為,當孩子出現對父母情感的依戀時,父母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不要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這樣孩子才敢放心大膽的成長。

3.讓孩子的情感得到釋放

在平時的生活中,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感行為時,父母應該理解孩子,引導孩子正確理解這一情感的正確行為,可以在肯定孩子行為的同時,並讓孩子慢慢理解父母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的情感得到正確的釋放。

孩子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對情感的認識都來自於父母的引導,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父母如果對孩子的行為處理的不恰當,將給孩子心理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影響孩子以後的擇偶觀,而這些傷害恰恰是來自於自己最深愛的父母,這是何其的悲傷啊。

“長大後我想嫁給爸爸!”進入“俄狄浦斯期”的女孩,需正確引導

今日活動話題:各位父母對孩子這一特殊時候的情感都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大家分享寶貴的經驗,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