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即將開始,請幫助孩子養成這10個好習慣

隨著全國疫情持續積極向好,各地陸續復學,面對學習和疫情的雙重壓力,學生們難免會產生緊張和不安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到的運氣不好,其背後都是有原因的。例如早上沒能早起,可能是晚上熬夜了,如果能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就不會在早晨忙中出錯,遇到那些意外情況,也不會耽誤了早餐時間,造成身體的不舒適。

習慣,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所謂的運氣。新學期,新的開始,家長和老師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先抓習慣、再抓成績。

學習習慣

0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新冠肺炎打亂了這學期的教學節奏,開學推遲、高考延期,所有這一切變化讓不少學生和家長感覺緊張、焦慮。加上這個假期格外長,個別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學校生活,心裡著急但是學習上卻拖拉散漫,缺乏計劃性和目的性。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02

閱讀的習慣

疫情期間,在武漢“方艙醫院”裡,一位年輕人躺在病床上專心看書的照片走紅網絡,被稱為“讀書哥”,無數人從這張照片中感受到閱讀的力量。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2月5日,武漢首個“方艙醫院”裡,《湖北日報》記者柯皓拍下了一位安靜閱讀的年輕人。

新學期伊始,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不可因為這學期的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就忽視閱讀的作用,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03

預習以及複習的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預習。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

寫作業是為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複習這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04

敢於提問、質疑的習慣

質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質疑。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為什麼”,都值得去問。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事物都有“為什麼”。

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孩子去提問,鼓勵孩子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和意見。

老師和家長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孩子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並逐步形成習慣。

05

整理錯題的習慣

製作錯題本前,先搞清楚目的是什麼?製作錯題本,就是簡單地把錯題抄下來嗎?千萬別這麼以為!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有些學生雖然也有錯題本,但他們只是單純地服從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他們不理解制作錯題本的意義在哪裡,誤認為錯題本就是抄錄錯題的本子,遇到了錯題就記下來,但是卻不會應用。

這樣製作錯題本,對孩子來說變成了一項強制性的任務,一種額外的負擔,對提高學習效率毫無幫助。

中小學階段,每個學期需要掌握的知識容量都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的,學生遇到的知識點、題型和解題方法都是有限的。

學霸的共同點,就是善於通過利用錯題本,將平時容易犯錯的知識內容掌握紮實,避免重複犯錯,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解題經驗和技巧,使自己的學習效率成倍提升,學習效果自然會好。

當然,

學習的成敗、成績的好壞,

取決於很多因素,

學習上還有比如

多觀察、多總結歸納等很多好習慣,

可以在日常學習中慢慢養成。

拋磚引玉,

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新學期伊始,

給各位老師、家長提個醒,

鼓勵學生在這個特殊的新學期

奮力一搏,

取得理想的成績。

生活習慣

01

微笑的習慣

雖然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很艱苦,但是疫情中,卻常見白衣戰士的笑容,這些笑臉治癒了人們內心的傷痛,給人向上的力量。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微笑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語言,可以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溫暖,可以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慰藉,也可以使走入絕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

學會微笑,是一種笑對人生的心境。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和困境,都能夠以從容的氣度和寬廣的胸襟來度過難關。

02

積極看待事物的習慣

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充滿負能量的人,他們會抱怨晨起沒有趕上公交,抱怨煎餅果子裡少放了調料,也會抱怨誰無意中踩到了自己的腳。

總是覺得全世界都欠自己,卻不知道,抱怨是一切關係的殺手,自己的壞情緒會讓他人無比厭煩。

這個學期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充滿挑戰的,學校在正常開展教學的同時,還承擔巨大的防疫壓力。對於身處其中的每個人來說,都承擔著學習和防疫雙重任務,學習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不乏有些人怨天尤人。

請告訴孩子,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抱怨是一種心理暗示,也是越抱怨運氣越差的原因。

遇事看開點。不抱怨的人生,會得到最好的成全。

03

早睡的習慣

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被問到治療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藥物是什麼的時候,回應稱:“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眾所周知,規律作息、不熬夜,對提高免疫力來說,至關重要。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受疫情影響,這個新學期開學時間一再延遲,對於有些地區的高三學生來說,剛開學就進入緊張的備考階段,有的學生早早做好熬夜、不眠不休學習的打算,這種想法要不得。

不管是主動熬夜,還是拖拖拉拉導致的“被動”熬夜,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徹底消除,部分地區仍存在感染風險,提高免疫力、保持好的身體狀態才是一切的本錢,才是學習的根本。

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養成早睡習慣,做一個不熬夜、擁有健康身體的人。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04

運動的習慣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新學期一開始,畢業年級的同學就馬上進入緊張的學習狀態。加上疫情原因,有的學校取消了室外活動,高強度的學習需要適當鍛鍊來調節,這在疫情期間顯得更為重要。老師和家長可以幫助學生規劃運動的項目和時間,選擇合理的運動方式。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的是好好生活的底氣。經常保持運動習慣,不僅會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學習效率也提高。

在此,小編提醒,為確保運動安全有效,運動強度必須適宜——強度過低沒有鍛鍊效果,但是長時間、大強度的運動也會導致身體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運動損傷風險增加,特別忌諱平時不運動,鍛鍊搞突擊。

05

好的衛生習慣

為預防新冠肺炎,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排隊時自覺保持適當距離,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外出就餐使用公筷公勺……這些必要的防疫舉措,已日漸成為我們的防護習慣。

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帮助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圖片來自新華社客戶端

復課後,學生迴歸到集體生活中,一定要認真瞭解新冠肺炎以及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聽從學校、老師的防疫安排。

進校時要有序接受學校體溫測量等健康檢測,前後間隔一定距離,如有咽痛等身體不適要主動告知;在校期間加強手衛生,佩戴口罩前、摘脫口罩前後、飯前便後、使用體育器材、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後等情況下要洗手。

上學途中學生應儘量採取步行或乘坐私家車上下學,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戴口罩,保持手衛生;要留意周圍人員健康狀況,避免與可疑症狀人員近距離接觸。

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一定程度上說,

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

從小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

睡眠、衛生、運動

……

看起來可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但如果肯記在心上、

堅持下去,

真的會有奇妙的改變發生呢!

撿書姑娘《8個自我管理的好習慣,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教師E家《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課,先抓習慣,再談成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