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要怎么说“爱你”?!

“打是亲,骂是爱。”这句口号,在90年代风靡一时,也成为了80后一生的人格底色。

80后成为父母以后,不假思索的传承了这一口号,却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端倪:

这真的是爱的语言吗?

这真的是“我爱你”的正确表达方式吗?

01

前几天,我的朋友分享一个演讲视频《幸福为什么这么难》。

这是心理咨询师赖佩霞老师的演讲,朋友说其中最触动她的一段话是:

“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你听懂没有,不要还嘴。”

“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的妈妈满口说爱,但是却面目狰狞,孩子要说服自己,原来那个就是爱。”

朋友说,看完视频马上想到她自己,这不就是她家常常上演的剧情吗?

她家现在是六口之家,父母、夫妻和两个孩子住在一个屋檐下。

她的父母会突然情绪爆发,骂她一顿,并且告诉她,这是因为爱她。

而她又会把心里积压的情绪爆发出来,骂她的女儿一顿,并且也会告诉女儿,那都是因为妈妈爱你。

现在回想起来, 这满嘴说“爱你”的谎言,真可笑,而且已经显现到孩子身上,开始了新的轮回。

孩子会对着感冒的外婆说:“你看,都是因为你不好好吃饭,所以现在感冒了吧,都怪你自己。”

我想当我们老了,听到儿孙这么说,都不会觉得欣慰,因为这样表达关心的方式,不太舒服。

朋友说,她听到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仿佛看了从前的她自己和未来她自己

我听完心里五味杂陈,这一定不是爱的真实模样,那么我们要如何去爱家人?

我觉得表达关心的时候,家人接收到了我们的关心,那才叫与家人建立了情感链接;

我觉得表达“我爱你”的时候,家人接收到了我们的爱意,那才叫真的我爱你

你跟父母、老公(老婆)和孩子们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们接收到了吗?

我到底要怎么说“爱你”?!

爱的信号,你接收到了吗?

02

读过这么一篇文章:《离异双亲给了我整个世界》

文章的作者是一位离异家庭的孩子,可是他的妈妈却将离婚做到“最好”。

他的妈妈作出离婚决定的原因是爸爸和别的女人发生了纠葛。

他觉得爸爸背叛了他的妈妈,所以虽然知道爸爸非常爱他,仍然有些恨爸爸。

正值他小学毕业期间,他的妈妈无意间看到他在填写入学表格时,“家庭成员”一栏只填写了母亲。

妈妈当晚特意约他谈话,希望他像个大人一样和妈妈长谈一次

“儿子,你想不想爸爸?”

“我很想念以前的那个爸爸,而对现在的这个爸爸,我却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他说着说着已经哽咽失声:“现在,有同学问起我爸爸,我就说他早死了,参加援外工程时死的,是因公殉职。”

妈妈听完泪流满面:“儿子,从我和你爸爸双双作出离婚决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对你产生了伤害,这个责任,不应该都推给你爸爸。

接着,妈妈擦干眼泪:“你没有必要因此就记恨爸爸,你爸爸是爱你的,我们离婚,解除的是我们的夫妻关系,你和爸爸的父子关系永远也不会解除的。

最后,他的妈妈郑重地对他说:“你说你没有爸爸,你爸爸听了会很伤心,我听了也很伤心。因为,我虽然和他离婚了,但你是妈妈和爸爸的爱情结晶。你也要有勇气承认这一点,你有爸爸。”

这是多么宽容和豁达的妈妈,多么睿智的母亲。

她的这些言语,如春风般化去了父母离异给孩子心中种下的阴霾,也

消解了孩子渴望父爱又害怕背叛母亲的罪恶感

尤其是最后告诉孩子:“你是妈妈和爸爸的爱情结晶。”这就是在告诉孩子,你的出生是带着祝福与爱的,你来到这个世界是受到欢迎的,这会给孩子多么大的安全感啊

最终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航天航空学院。

我想,这就是真正爱的语言,决不是满嘴说爱,却面目狰狞的样子。

真正爱的语言,表达爱的人看得到被爱的人的需求,能够读懂对方渴望什么样的理解和支持

也许爱的语言很质朴,却最是打动人心。

我到底要怎么说“爱你”?!

幸福的孩子,被爱包围着

03

高级心理咨询师李品宽说过:“现在对知识的教育并不欠缺,欠缺的是对爱的认知的教育。

我深以为然,现在有很多家庭对爱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一代父母的传承中:

爸爸妈妈是骂人的方式表达爱,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就也用骂人的方式去传递爱;

爸爸妈妈是控制的方式表达爱,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就也用控制的方式去传递爱。

那么多人我不去骂他们,我为什么偏偏骂你,是因为我爱你。

那么多人我不控制,我为什么偏偏控制你,也是因为我爱你。

这样跟爱的人解释,看似很有道理,细细品味发现真是荒唐。

这就是人们对爱的认知的扭曲

我爱你所以我要保护你,而不是诉诸语言暴力造成伤害;

我爱你所以我要成全你,而不是把我的理想强加给你的人生;

我爱你所以我感受着你的感受,哪怕那份感受我以前不曾体会过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通过学习,打破原有的爱的认知,建立起爱的正确认知,才能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这与家庭贫富无关,也与家庭是否是高知分子无关,只与爱有关。

作者:欣儿的爱,自由撰稿人,一个热爱写作的宝妈,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