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期间,劳动者要不要自己去交养老保险费?

离职期间,劳动者要不要自己去交养老保险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者离职、跳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劳动者离职后,往往有一部分劳动者不是马上能和老东家“无缝衔接”的。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形成一段“无业期”。在“无业期”里,如果符合条件可以到劳动部门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但是不少劳动者是不符合的,比如是自己辞职的,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更多的劳动者是担心自己养老金缴费中断了,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影响。那么在这段时间没有单位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费,要不要自己去交呢?

离职期间,劳动者要不要自己去交养老保险费?

首先,如果有经济能力当然可以自己去交。我们以后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是和劳动者的缴费年限挂钩的。同等条件下,缴费时间越长,以后领取的养老金也越高。试想,如果在家休息三年没有缴费,而另一位劳动者一直在公司上班,养老保险缴费没有间断过。那么,当他们都到达六十岁时,谁的养老金高呢?缴费年限长的,一般来说养老金也会多。所以记着这个原则,缴费时间越长,以后领取的待遇也越高。

离职期间,劳动者要不要自己去交养老保险费?

其次,如果经济拮据也可以暂时不交。有的劳动者离职后,经济压力会比较大。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吃饭和正常开销。如果再拿出一笔钱来缴纳养老保险费,那么可能坚持不了多久。这个时候,劳动者可以选择不交。可能有人要问,不交怎么行?以后养老金你领取不是要求连续缴费满十五年吗?谣言。不要相信。我们的政府从来没说过要求养老保险缴费连续满十五年,而是要求累计达到十五年。什么叫做“累计”?就是说,当中有中断是没有影响的,只要把所有的缴费记录加在一起,达到十五年就可以了。

离职期间,劳动者要不要自己去交养老保险费?

再次,可以选择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普通群众来说,养老保险的缴费有两种,分别是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本文开头说的养老保险是"职工养老保险“。而这里提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是针对长期失业而经济能力一般的劳动者。就是说,一直没有工作,但又不想以后年老了没有任何养老待遇。这个时候,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它的缴费额比较低,当然以后退休后的待遇要比职工养老保险要低一些,但总比什么没有要强多了。

离职期间,劳动者要不要自己去交养老保险费?

总之,离职后,如果是短暂的失业可以不用去缴纳养老保险费,但是如果长久失业又不交任何养老保险,那么,可能对以后享受养老待遇带来一定的影响。失业后,自己去交养老保险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建议大家尽量通过单位职工身份去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单位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时,大部分是由用人单位缴纳的,而自己只需要承担较少部分,因此负担较轻。在单位上班的劳动者不但解决了养老保险缴费问题,同时每月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最后,祝愿每位读者能找到自己满意而又稳定的工作!欢迎关注“劳动法你我他”,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