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闽人奉为神的琅琊王,却教子无方,子孙弑父杀兄致20年就国灭

(感谢您的关注,每日1篇优质文稿与您醉言古今!)

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各地农民随即纷纷响应。

就在唐僖宗仓惶出逃西川、黄巢长安称帝的第二年,即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唐淮南道寿州的一名屠夫王绪与其妹夫刘行权一起纠集五百人,先是攻下寿州,接着又攻陷了临近的光州。

王绪自称为将军,四处招兵买马。

当时的光州固始县有三兄弟较有才能,按照长幼依次是王潮、王审邦、王审知,当地人称三兄弟为“三龙”。

他是闽人奉为神的琅琊王,却教子无方,子孙弑父杀兄致20年就国灭

王绪正值用人之际,便招三人为军校。他们就是后来闽政权的建立者——光州固始人王潮三兄弟。

王潮后来利用南安之变,获得这支起义军的领导权,随后占领了泉州,再是福州,最后统一福建。

为了拉拢王氏兄弟,唐乾宁四年,唐王朝升福建为威武军,以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

但第二年王潮却因病亡故,遗命文武皆备的三弟王审知接替自己。王审知接管福建政权,并自称福建留后。

唐昭宗光化元年,唐政府正式授王审知为威武军留后,接着又升为威武军节度使。

公元904年,唐昭宗又封王审知为琅琊王,此后,王审知开始了他闽王的生涯,直到他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死去,统治福建共28年之久。

他是闽人奉为神的琅琊王,却教子无方,子孙弑父杀兄致20年就国灭

当时的福建四周,有多个实力强大的割据势力,唐末的福建总共不过几十万人,军队不过数万人,王审知很清楚此时自己的势力很难与强邻对抗。于是在此形势下,王审知选择了“休养生息”。

他一方面审时度势,不称帝,终身只受“闽王”封号。

另一方面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他仍向中原王朝进贡,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关系。而对于周边政权,尽量与之友好,又通过与吴越和南汉联姻的方式,加强睦邻关系,因此闽国很少发生战争。

此外,他采取多种措施发展闽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整肃吏治,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和手工工业和海上交通,扩大内外贸易,建设福州港、泉州港、甘棠港,沟通南北海上交通等。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他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在王审知的治理下,福建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版图既倍,井赋孔殷。“赡水陆之产,通南北之商。铸铜于蜀山,积粟于洛口者,不足言其富也;连临淄之袂,投淝河之篓者,不足言其庶也。"

闽国也因此富甲一方,强盛一时。

公元925年,时年64岁的王审知去世。

由于王审知在开发闽地上的突出贡献,他被尊为“开闽第一”。闽人还为他修建了闽王祠、王公宫、王公楼、忠惠庙、护国尊王庙等敬奉为神。

他是闽人奉为神的琅琊王,却教子无方,子孙弑父杀兄致20年就国灭

王审知擅于“治国”,开创了闽国的基业,使闽国繁荣一时。

但他却不擅于“齐家”。他苦心经营30年留下的富庶河山,仅20年就被子孙们败了个精光。而他的子孙们,也因宫斗被杀了个精光。

在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也就是王审知死后的二十年间,他的五个子孙先后即位,其中儿子分别是:王延翰、王延钧、王延羲、王延政,孙子是王延钧的儿子王继鹏。

这五个人中,只有王延翰是正常即位,其余四人均靠政变即位,最后除王延政投降南唐得以善终外,其余四人都死于父子、兄弟相残的宫廷政变中。

他亲手选定的接班人长子王延翰即位刚一年便死于自己的弟弟王延秉之手。

王延秉杀掉王延翰后,因自己是王审知养子担心众人不服,于是拥立王延钧即位,自己则仍回建州做刺史。

王延钧即位后,对拥立自己即位的王延禀始终不放心,其实充满政治野心的王延禀也始终没有放弃即位的打算。”

公元931年,王延禀终于按耐不住,率兵攻打福州西门,王延钧遣王仁达拒之,最后王延禀不敌被俘,旋即被杀。

公元935年十月,王延钧病重,其子王继鹏想到自己马上可以继位,又素与父王宠臣李可殷不和,于是擅自做主杀了李可殷。

他是闽人奉为神的琅琊王,却教子无方,子孙弑父杀兄致20年就国灭

谁知王延钧病情好转,拖病上朝追究李可殷一案。王继鹏大惊,怕自己暴露后被父亲处置,另立他人为太子,便带兵入宫杀掉其父还有其弟王继韬。

王继鹏即位,改名“昶”。王继鹏即位后,荒淫无道,部下连重遇忍无可忍发动了叛乱。

连重遇将王继鹏灌酒绞杀后,扶立王延羲为闽王。

因连重遇拥立王延羲有功,升任阀门使,原由连重遇掌管的控鹤军由连重遇、朱文进的党羽魏从朗统辖,但有了连重遇杀前闽王的前车之鉴,王延羲并不信任他们。

不久,王延羲借故杀死魏从朗,这引起了魏从郎的死党朱文进和连重遇的严重不安。

在一次王延羲请他们入宫赴宴时,王延羲饭到一半时却竟然吟了两句白居易的诗:“唯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能料!”

两人当感到十分惊恐,便决定发动兵变,伺机除掉王延羲。

公元944年三月,李皇后父亲李真生病,王延羲去李家看望。李真设宴款待,王延羲喝得大醉由左右扶着回宫。随行的连重遇、朱文进以扶王延羲上马为名,将他杀死。

他是闽人奉为神的琅琊王,却教子无方,子孙弑父杀兄致20年就国灭

王延羲死后,认为王氏一族“不堪为王”的朱文进,便自立为“闽王”,并将王氏宗族无论年少长,皆杀之。

朱文进夺位后,偏安一隅的王审知小儿子王延政,不甘王氏政权旁落,于是打着“先父”的旗号,以自己正统身份立刻起兵攻打福州,响应者众多。

福州城内原建州军官林仁翰发动兵变,将连重遇杀死,接着又杀死朱文进,投降王延政。

王延政终于控制住了闽国的全部势力。

但此时,原本富庶的闽国已是千疮百孔,一月后便灭亡了,王延政投降南唐。

在封建社会,每一次的皇位更替总是伴随着血腥屠杀,因为拥有了皇位便拥有了一切,便可以为所欲为,这其中不乏父子、兄弟的身影。

于是在中国泱泱历史长河中,杀君弑父,兄弟相残的事对于皇家来说很常见。

但王审知的子孙们,仅20年间,就将弑君、杀兄、弑父、杀侄等挨个上演了一遍,如此血腥而剧烈的“皇权内斗”,应该说在历朝历代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拥有这样的不肖子孙们,对于"开闽第一"人王审知来说,可能要死不瞑目了。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