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春期撞上孕期,家人該何去何從

當孩子不能健康成長或是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而與此同時,我們也會產生焦慮感,甚至出現心理和性格偏差。

隨著二胎繼續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到了備戰二胎的行列中。這其中,就有一位女性朋友兜兜(化名)。她家的大寶11歲了,這個年齡是青春期的開始,也就是大寶進入了叛逆期。而此時二胎也即將出生,一人身兼職場、媽媽這兩個角色,會壓的人喘不過氣來。這無疑成為最考驗她的一年。

那麼,怎樣做才能既滿足大寶,又能照顧到二寶呢?

當青春期撞上孕期,家人該何去何從

1、考慮小寶的安全需求

新生兒除了吃喝睡這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就幾乎沒有其它需求了,只要能在媽媽身邊就一切OK。而作為媽媽一般只要充分陪伴,就能基本滿足小寶的安全感。

2、照顧大寶的隱私與關注需求

11歲的大寶已經步入青春前期,開始萌發出對於個人空間的需求,但是小寶的來臨又使大寶渴望更多關注與認同。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極力擺脫父母的束縛,與自己作為老大樹立權威與地位的兩種情感需求並存,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把握尺度、合理因勢利導。

當青春期撞上孕期,家人該何去何從

3、老公溝通的需求

生孩子之後最初的那年非常容易出現夫妻間的問題,因為新媽媽會不自覺的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到對孩子的撫養當中,加上帶孩子的辛苦又會掩蓋對另一半的耐心。更何況,當有兩個寶貝需要協調、照顧、教育的時候更為難受。在這一年一定要抽出時間,偶爾把孩子交給保姆,陪老公去看場電影,吃頓大餐,重溫一下這個二人世界。

當青春期撞上孕期,家人該何去何從

4、自己對於生活的需求

一旦生孩子休產假,通常就意味著3-6個月時間與社會脫節、與同事朋友各種人際關係會減少聯繫,甚至還會有一孕傻三年的說法。這讓很多新手媽媽會產生不適,甚至遭遇產後抑鬱。但轉念一想,這一段遠離世俗的日子同時是自身調養和充電的絕佳時機,在這半年的時間不妨停下匆忙的腳步,與家人一起享受難能可貴的親情,也可靜心讀幾本書,也可學幾道菜。畢竟事業的上升並不是生命的全部,很多時候並不是窮追不捨就能收穫成功。有些時候需要停下腳步,為自己充電,等待一個契機。

各位朋友們,你們現在是在哪個階段?如果換做是你,你會怎樣協調兩個寶寶之間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