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有沒有閹宦專權之事?

勞倫斯602


這道題瀟生來回答。

有的,但是遠遠不如日後的漢唐明那樣誇張。並且我們要區分一下,先秦的宦官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宦官有所不同,先秦的宦官未必受過閹割,宦官是專指為皇族服務的官員,專指受過閹割的男性實際上是從東漢開始的。

齊國豎刁

齊桓公執政末期,齊國有三個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分別是: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人自管仲死後獨掌齊國大權,囂張到連鮑叔牙都對這三人無能為力。

其中豎刁就是一位宦官,而且比較特殊,他是自宮後面見齊桓公要求進宮侍奉,於是齊桓公對其十分寵幸,甚至不聽管仲遺言也要重用豎刁。更有甚者,齊桓公為了補償豎刁自宮無子,還過繼了一個兒子給豎刁,這簡直聞所未聞。

結果豎刁掌權後囂張跋扈,甚至齊桓公病重時不給飯食,導致其餓死宮中。豎刁還封堵齊桓公的宮門,齊桓公的屍體一直到腐爛發臭,蛆蟲遍地才為人知曉。

春秋第一霸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桓公竟落得這般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自此之後齊國五公子爭權,內亂不止,宋襄公扶保前來投奔的齊太子昭登基,擊敗了易牙的軍隊,齊國老臣高傒也趁機將豎刁斬殺在宮中,這才將停屍已久的齊桓公下葬。


瀟生談史


春秋戰國時期:宦官偶露頭角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之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大動盪時期。在這一階段,周天子的王權逐漸走向衰落,各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兼併,奴隸制度開始全面崩潰。直至秦始皇統一天下,才結束了這種紛亂的局面。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影響力日益減弱,一些諸侯國開始行天子之禮。除周天子之外,各諸侯國君也普遍使用宦官,宦官人數逐漸增多。當時,上層宦官不僅能夠擔任高官顯職,而且可以受封爵位,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宦官作為一支活躍的政治力量,逐漸在政治舞臺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些宦官開始參與國政;個別權閥甚至還把持朝政,為禍一方。在當時發生的宮廷爭鬥中,常有宦官參與。如齊靈公時的宦官夙衛沙,在決定軍國大政上能夠左右全局。齊桓公時的宦官豎刁,結黨營私,導致了宮廷之亂。戰國末年秦國的假宦官嫪毒,與太后淫亂,並在秦王嬴政親政時起兵叛亂,差點葬送了大秦的江山。當時,一些宦官還收養著大批食客,起到了向國君引薦人才的作用,如商鞅就是宦官景監推薦給秦孝公的,藺相如也是宦官繆賢推薦給趙惠文王的。不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宦官,雖然已經廣泛地參與了政治活動,但並未形成獨立的政治勢力,宦官干政或擅權只是個別現象,並沒有制度上的保證。

西周時期,宦官制度沒有系統化、制度化,但為後世宦官制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這一時期,雖未設立系統化的宦官機構,但宦官的職掌範圍日趨明確,宦官的身份、地位也有一定提升。究其原因,得益於專制王權的不斷強化和宗法制度的發展完備。西周王宮中,內廷職官共有“八官”,即宮正、宮伯、內宰、內小臣、宮人、寺人、闊人、內豎等。以上這些地位較高的內廷職官中,只有少數由閥人擔任,大部分由正常人擔任。如宮正、宮伯、內宰、內小臣等職務,一般是由王族成員擔任。閣人主要充當閥人、內豎等角色,職位相對低下。在宮中,有職務的閹人佔少數,絕大多數閣人主要承擔各類雜役,如酒人、漿人、人、隨人、酶人、鹽人、冪人、縫人、春人、橘人等。歸納起來,西周宦官的主要職責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是承擔宮廷雜務,主要擔負君王與后妃們的飲食、起居等事務,這是中國古代宦官的傳統職責範圍,在西周時期已基本定型。二是負責內廷糾禁,主要是維護王宮內苑的安全秩序、戒令糾禁、門戶開閉等保衛工作。三是通令內外,負責君主與后妃、朝臣之間的內外傳達工作。四是總領宮廷雜物,相當於後勤保障系統的宦官。可見,西周宦官的職權範圍僅限於王宮內苑,工作職責也限於生活範圍,基本上與政治無關。當時,每一種類別的宦官大概有一人到數十人不等,所以,西周時期宮廷的宦官應該不下數百人。

春秋戰國時期,有關宦官的各項管理制度開始逐步建立,各國的內廷機構得到進一步擴充與完備。據《史記》記載,趙國設有宦官令一職,可見當時已出現了相對集中的內廷管理機構。齊國的宦官組織,也呈現制度化、系統化的特徵。少府是秦漢之後的宦官機構,但根據史料推測,這種機構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需要指出的是,前秦時期的少府機構,主要掌管內廷的財政、手工業,目前並無資料證明其專門掌管宦官。但是,秦漢時代的宦官機構少府,當由此發展而來。





華嚴


有的,最早的閹宦也就是始於春秋時期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很多有名的太監,但是閹宦和太監還是有區別的,閹宦一般手握權利,而太監就不一定有權利了。中國最早的太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豎刁,而且還是自己閹割了自己。

豎刁,春秋時期齊國人,負責掌管內侍及女宮的戒令。從小在宮中長大,是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公子小白的僕人。從小侍奉齊桓公,一直到十幾歲,按照宮裡規矩,長大後是不能繼續待在宮裡的。

豎刁為了能留在宮裡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就對自己下狠手以示忠心,自行閹割了自己,留在了齊桓公身邊。

豎刁慣會溜鬚拍馬,揣摩別人的心思,把齊桓公哄的團團轉。加之齊桓公認為豎刁是為了他而閹割的自己,更加寵信豎刁。把豎刁安排在自己身邊,做了近臣寵臣,只要豎刁提出的建議,齊桓公基本不會拒絕。

後面,豎刁又將易牙和開方推薦給了齊桓公,讓齊桓公能享受易牙提供的美食,開方找來的美女。齊桓公過得是醉死夢死,更加寵信這三人。

當時的宰相管仲看到齊桓公開始不思進取,整日貪圖享樂,寵信小人,於是就建議齊桓公趕走這三人,齊桓公並沒有聽從管仲的忠告,在管仲死後,繼續親近並重用這三人,讓這三人把持了齊國的大權。

齊桓公年老病重時,這三人為了把控權勢,紛紛擁立對自己有利的繼承人,假傳王命,不準任何人探視齊桓公,把住宮門,使齊桓公最後被活活餓死。並且秘不發喪,欲先除掉其他眾公子。結果王宮內外大亂,待稍稍平靜去看齊桓公屍體時,已是皮肉腐臭,蛆蟲滿身了。

直到一年後,出逃宋國的太子昭才在宋襄公的幫助下即位,並且埋葬了停柩待葬的齊桓公。

這就是最早的閹宦專權導致國家混戰事件了。







洋洋談歷史


有的。

春秋五霸的齊桓公就是死在太監的手上。

秦始皇的母親就是跟個假太監嫪毐通姦的,到東漢才要求全部是閹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