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呼籲人們應當把“疫”時形成的哪些習慣長期堅持!

2020,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大家都上了一堂深刻的防疫課,也提示我們每個人從個人家庭健康以及個人與社會環境的角度,去重新審視我們每個人的健康與責任。


首先,防疫工作提示我們要重視對傳染病的認識和防病的意識,在日常中要注意預防。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要積極參與,才能形成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疫情之後,我們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們總結方方面面的意見建議,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集體就餐的時候,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拒絕野味,還有不吸菸、不勸酒、不浪費,我們在飲食的過程中要堅持“三減”,減鹽、減油、減糖。

第二是要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保持社交距離,科學地戴口罩,注意咳嗽的禮儀,保持良好的心態等等。

第三是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說正確的洗手,定期進行家庭大掃除,保持家庭居家環境的整潔衛生,同時積極參與單位和社區的環境衛生整潔行動。

希望通過這次的抗疫,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學會關注自己的健康,更要懂得自覺維護他人的健康,這些都是愛國衛生運動始終所倡導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