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一些人會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天局


蜀漢國小地狹民少,軍力不足,曹魏能保持四十多萬的兵力,東吳能保持二十多萬兵力力,蜀漢最多隻能有十多萬的兵力。既要保證國家農業生產,社會穩定,又要保證國家戰爭需要,蜀漢真的是捉襟見肘,拿不出太多的人來充實軍力。蜀漢軍力有限,這是最基本的國情,因此諸葛亮在治國理政、整軍備戰等方面,都要首先考慮這一實際情況,都要圍繞這一實情去精打細算。

說諸葛亮用兵作戰不敢冒險,不敢用奇兵,很謹慎小心,為什麼他謹慎小心?還不是蜀漢兵力有限,去一個少一個?兵源已極,軍力已至,如果再隨意浪費兵力,冒險出奇,那可真成了“有了一頓充,無了敲米桶”了,克復北伐還怎麼進行?諸葛亮其實也是很想冒險出奇的,攻打陳倉他就強攻了一個月,結果最後還是不得已撤軍了,因為他耗不起,每個兵丁都是他的寶貝,他不敢隨便葬送他們,他葬送不起。為了克服北伐中兵力人力不足的問題,諸葛亮想了很多辦法,如嚴格治軍,嚴明軍紀,安營紮寨,進退有據;為了克服士兵不足,他創新了八陣圖,改進了諸葛連弩,提高了刀劍質量;為了不大量動用民力,他發明了木牛流馬運軍糧,減輕運送成本;為了確保北伐的連續性,他還將自己治軍打仗的經驗著作成書,以讓當下和後來者學習;為了確保北伐的順利實施,他還協調調動多方資源,東和孫吳東邊配合,南調南中蠻兵助力北伐,西連西羌以作呼應,以此“枯木朽株齊努力”,來實現克復漢室的宏願。但是終因蜀漢弱小,以一州抗九州,力量懸殊,又加曹魏人才輩出,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最終大星隕落五丈原,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結局。

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諸葛亮既入蜀漢,只能圍繞蜀漢的實情,去奮鬥去盡力,興兵作戰,也只能按蜀漢的實際情況來,因此諸葛一生唯謹慎,也不是他與生俱來的,也是在蜀漢這樣的國度中練成的。諸葛亮能以小敵大,以弱攻強,六出祁山打得曹魏只有防禦之勢,沒有還手之力,已是難能可貴。作為後人,不顧當時的實際情況去隨意質疑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是很不應該的。


sunjin72976689


說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的,主要是來自於三國志當中的評價,但其實三國志是晉朝的人寫的,而且其作者陳壽的父親陳式是被諸葛亮處死的。所以很有可能其中參雜了作者的個人偏見。

從相對中立的資料,比如說資治通鑑,來看諸葛亮的軍事生涯,會發現諸葛亮其實很厲害。

諸葛亮的蜀國軍隊的主體是步兵,而其面對的魏國軍隊主體是騎兵。在古代步兵對騎兵一直是勝算不大的,尤其在野戰中,基本上就是被騎兵吊打。更不用說當時人普遍認為蜀地的人比較文弱,不擅長作戰。

但是在諸葛亮的訓練和指揮之下,蜀國的軍隊居然以步兵在野戰中打到魏國軍隊不敢出戰。這是一個在整個古代史上都非常罕見的現象。

魏軍不是沒有嘗試過在野戰中和蜀軍爭勝,但是被弄死了張郃、王雙這兩個軍區司令級別的將領後,魏軍終於放棄治療,只敢和蜀軍對峙,等待蜀軍糧儘自退……

而且諸葛亮在戰略層面上,對打敗魏國的謀劃也是相當靠譜的。第1次北伐的時候,聲東擊西,成功佔領了魏國的南安、天水、安定三個郡,一下子讓魏國的領土大幅縮水。如果馬謖在街亭能夠聽諸葛亮的話堅守一個月,則這三個郡就可能被蜀國消化完畢,魏國和蜀國的實力對比的天平就可能開始傾斜。然後再找別的機會繼續蠶食魏國的領土,直到雙方的實力對比扭轉,再徹底打敗魏國,未必就不可能。


唐律疏議


演義和正史畢竟是有差別的。《三國演義》的主體思想是擁劉反曹,認為劉備是正統,所以,對於蜀國丞相——諸葛亮的才能就有些誇大。就諸葛亮個人而言,他的治軍才能遠超軍事指揮才能。但如果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那也有失偏頗了。分析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過高的期望值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諸葛亮被過分地神化。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占卜算卦、能呼風喚雨,幾乎無所不能。因此,在一些人的眼中,諸葛亮指揮作戰就應當百戰百勝。但樊城之敗,痛失街亭等都被清算到了諸葛亮的頭上。在我看來,這是不公平的。樊城之戰,諸葛亮出茅廬不久,劉備羽翼未滿,實力跟曹操相比,根本不在同一個級別,以至劉備軍被曹操的追兵打敗。至於街亭失守,指揮作戰的是馬謖,諸葛亮應該承擔的是用人不當之責,而不該算到指揮失當上。

北伐未成功

從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平定南方回到漢中後,就著手準備北伐。之後,分別於建興六年春天、建興六年冬天、建興九年、建興十二年,不停地組織北伐,一直到建興十二年八月,得了重病,死於軍中。

但北伐戰爭也不是無功而返,據《三國志》記載,期間,諸葛亮納降並安撫了氐、羌等族,收復並振興了武都、陰平二郡,佔據了武功縣的五丈原,在渭水屯荒種地,建立了長期的駐軍基地,當地的百姓安居樂業,屯田的軍隊也不求私利。這些都是北伐戰爭的成果。

戰爭造成的巨大傷亡

縱觀諸葛亮一生的軍事生涯,指揮過很多重量級的作戰,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赤壁之戰、火燒上方谷等等。這些戰爭也造成了無數的人員傷亡。前一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於諸葛亮的文章,有些網友就在後面評論“諸葛孔明是歷史罪人,血債累累!”,對諸葛亮充滿著鄙視和汙衊。

但凡戰爭當然會有人員傷亡,指望不傷一兵一卒而攻城略池是不現實的。劉備能從諸葛亮出山之前無立足之地,到最後三分天下,建國稱帝,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尤為關鍵。

蜀魏實力懸殊

憑心而論,魏蜀吳三國,不論是地理面積、武將數量、國家財力方面,蜀國是不及魏吳兩國的。但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孫吳以一江之險而立足,兩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而蜀漢則完全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一點一點打拼建立的江山,能夠立足於世,也實屬不易了。

不錯,最後,蜀是被司馬氏所滅,但那是在諸葛亮死亡之後,諸葛亮一死,蜀國每況愈下,這恰恰也佐證了諸葛亮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定海神針作用。


半知舍


其實,按《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評價,諸葛亮是一位安邦定國的大才,而用兵打仗卻是他的短板,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並非小說《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能料敵如神、撒豆成兵 ,是無往而不勝的大軍事家,相反,他用兵極度謹慎,甚至有些墨守成規,不諳奇謀將略,在軍事才能上是有不足的。所以說,今天有些人指出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軟肋,並非全盤否定他的軍事才能,或許是想請諸葛亮走下神壇,恢復其歷史的本來面目吧?

陳壽曾這樣點評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意思是諸葛亮長於治軍,短於奇謀,治國理政、安撫百姓方面的行政才能,要遠遠強於奇謀將略......隨機應變、以奇用兵,不是他的特長。

如果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真的像陳壽評價的那樣軍事能力平平,那麼當年劉備不厭其煩的“三顧茅廬”請其出山輔佐又做怎樣的解釋呢?

須知在東漢末世遍地兵燹、軍閥混戰的亂世中,以恢復漢室為己任的梟雄劉備最渴求的一定是軍事人才,所謂的軍事人才也有分類,比如參謀型人才、野戰型人才......其使用價值基本是一樣的。

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衝鋒陷陣的驍將比,諸葛亮毫無疑問屬於參謀型人才。對於當年抱負不凡、胸懷大志卻沒有地盤的劉備來說,諸葛亮就是他一直在苦苦尋找卻無緣得見的軍事大才。

諸葛亮一出山就給劉備獻上了一份東聯孫權、北拒曹操、西跨荊益的戰略遠景規劃厚禮——《隆中對》,而且制定了具體實施細則,所以說他軍事才能不足似乎有欠厚道。在對《隆中對》戰略規劃的實施過程中,諸葛亮表現的深謀遠慮、智略驚人,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劉備的認可,眾將對足智多謀的他也是心悅誠服,於是被拜為軍師將軍。


劉備曾由衷的對關、張二將說:“我得諸葛亮,猶如魚之有水矣”。

由此可見,諸葛亮足智多謀,一定通曉軍事。因此可以斷定,史上真實的諸葛亮並非“短於奇謀與缺乏將略” ,他的軍事才能和羅貫中在小說裡的描述是基本相符的。

他五次北伐(小說為6次)曹魏雖然均未成功,但還是把軍事才能出眾的司馬懿打的焦頭爛額,疲於應對。病死五丈原後,蜀軍按其生前部署設疑陣緩緩撤回漢中,司馬懿不敢窮追不捨,當他看到井井有條的蜀軍營壘時,也發乎內心地誇讚諸葛亮是天下奇才。

這樣一位登高望遠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為何被後世質疑欠缺軍事才能呢?

還是從他五次北伐均無功而返中尋找答案吧。關羽敗死失荊州後,劉備空國東征孫吳,慘敗夷陵,在悔愧交加中死去。諸葛亮力撐危局,義不容辭地盡心輔佐資質平庸的後主劉禪,再與東吳重修舊好,之後他平定南中叛亂,五次大舉出兵北伐,卻未得中原尺寸之地,無功不說,反而落得個窮兵黷武、國家疲憊、民眾力竭的不堪境地。

諸葛亮五次北伐均功虧一簣,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後世英雄為之扼腕垂淚,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沒有成功呢?

從古至今就存在南攻易、北伐難的弔詭現象。回望歷史,南攻成功的案例不勝枚舉,而北伐成功卻屈指可數:一是朱元璋麾下大將徐達掃北成功,將蒙元殘餘勢力徹底驅逐到漠北,還有就是國民革命軍發動的兩次北伐戰爭了。

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之所以不成功,表面似乎是各有原因,第一次是因為用錯了人,導致馬謖失街亭,被司馬懿、張郃抄了後路;第二次是因為糧草等戰略物資運輸困難,接濟不上;第三次是聽說張苞墜崖傷重而死,哀毀過度而患病,不得已退兵;第四次是曹魏使用反間計,散佈謠言離間蜀漢君臣,後主劉禪下詔退兵;第五次是李嚴後勤保障不利,前線糧草不濟,矯詔退兵,諸葛亮屯兵五丈原,積勞成疾,病重而死,由楊儀代理統帥,領大軍撤回漢中。

陳壽卻把北伐不成的原因定性為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不足,死抱過時戰略,用兵謹小慎微,患得患失,似乎忘記了“以奇用兵”的古訓,乃至於將需要速戰速決的北伐打成了持久戰,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直到他病死五丈原,都沒有找到解決辦法。

陳壽指出,諸葛亮不僅短於奇謀與缺乏將略,而且急欲在有生之年滅掉曹魏、統一天下,所以連年用兵不止,不客氣的說叫窮兵黷武。所以後世對諸葛亮的總體評價大都按陳壽的思路進行,對其軍事能力的質疑也就不足為怪了。

諸葛亮用兵保守,不敢出奇制勝,從他對待智勇雙全的悍將魏延的態度上就可窺出端倪。魏延是劉備時期的重臣,也是劉禪繼位前期的國防中堅 。魏延雖然出身部曲,但謀勇兼具,能征善戰,因此被慧眼識才的劉備破格攫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排位僅次於關、張二將。事實證明,魏延攻守得當,將漢中守得固若金湯,令曹魏無機可乘,確實沒有辜負劉備信任與倚重。

魏延不僅驍勇無敵,且有智略,是位出色的軍事家,其軍事業務水平不敢說超過諸葛亮,至少不遜於他。比如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時,魏延就提出過一個被後世軍事大家激賞不已並充分肯定的北伐計劃,看似冒險,其實大可一試:從漢中兵分兩路,一路為偏師,出斜谷道後出敵不意直撲長安,另一路為主力,出子午谷後與奇兵會合,直搗長安。

彼時長安曹魏守將為安西將軍夏侯楙,是曹操的小女婿,膽怯無謀,城中兵力薄弱,大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 看似冒險,其實蘊藏著極大的勝算,完全可以大膽嘗試,或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也未可知。諸葛亮卻屢次否定魏延奇計,制定了一套穩妥的戰法,美其名曰“十全必克之法”——一次次如飛蛾撲火般兵出祁山,又一次次鎩羽而回,乃至司馬懿等人早已判斷出他的戰略意圖與戰術打法,對他的套路爛熟於胸,他仍不知反思與檢討,還是一次次義無反顧地復出祁山,又一次次地無功而返。

兵家雲:“兵者,詭道也”。“兵貴神速,不貴久”,熟讀兵書,胸藏奇策的諸葛亮不會不明白“以奇用兵”的奧妙,但他總是一次次從同一個方向出兵,完全不符合“奇正用兵”的軍事常識與原則。以雄才大略著稱的他難道不懂這個並不複雜的道理嗎?

顯然不是,看他在《隆中對》中所寫:“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再相互呼應,兩路夾擊,以全取天下。

諸葛亮寫的很明白,“一點兩面”才是取勝的王道。但他為何還是要執拗的從祁山發起一點進攻呢?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關羽丟了荊州,蜀國失去了從東面伐魏的根據地,但房陵、上庸(今湖北房縣、竹山縣)仍然可做伐魏的跳板,兩地可以和出祁山的蜀軍互為犄角,相互聲援,使魏軍無法集中力量對付一方,但諸葛亮卻沒有從這兩個方向用兵。魏延多次提出的循秦嶺而東,出子午谷擊長安的北伐方案,諸葛亮也以過於冒險為由予以否定。個人認為,“子午谷奇謀”非常值得嘗試,否則韓信為何敢於“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而大功告成?鄧艾為何敢於率奇兵偷渡陰平,直撲成都?這都是“以奇用兵”的成功案例。只可惜“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亮不敢冒險一試,否則第一次北伐或許就可攻取長安、直取咸陽以西之隴、右,逐鹿中原、擊滅曹魏或許不是夢,歷史將被他改寫也未可知。

遺憾的是,歷史不能假設,也無法推倒重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雖然軍事能力不足,但也無損於他卓越的政治家風範與清廉自守的節操以及令人仰視的高風亮節。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關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從陳壽開始,雖然有不少人肯定,但也一直有人懷疑,懷疑的依據大概就是人云亦云或者以成敗論英雄,以及《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塑造成了一個神神道道的"神棍”罷。

筆者並不想在此問題下討論那些持有懷疑論的朋友懷疑的原因,以及他們所謂的根據,因為這並沒有什麼意義。只要闡明諸葛亮到底具不具備軍事才能,方能正本清源。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看諸葛亮軍事才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在這樣的一個亂世,四處奔波,蹉跎半生,換了好幾個老闆的劉備終於在荊州安定了下來,此刻他尋訪得名士諸葛亮,於是諸葛亮在此期間,提出了歷史上著名的“隆中對”的戰略構想。

諸葛亮言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權之“可與為援而不可圖”,蜀漢應占有荊、益兩週,與曹、孫三分天下的戰略性決策,這是對時局具有極清晰的認知,並對其發展做出的相當寶貴的戰略構想。沒有傑出的政治尤其是軍事才能是絕對不會看清這種形勢的,起碼當時劉備集團裡就沒誰看出來啊。就當時的情形而言,可以說一流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除了諸葛亮以外,沒有一個人能對當時天下形式看得如此透徹的。

曹操集團只看到了劉備東奔西逃,而沒有看到他將來佔據荊、益二州而與曹操抗衡的一天,也沒有看到孫權據有江東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孫權幾天的多數人物只看到了曹操席捲北方銳不可擋,而沒有看到吳國可與之一戰,唯有周瑜魯肅二人看清了抗曹比降曹更有利。他們所有人中並沒有誰看到將來天下會幾分,更麼有看到會三分。因此,在這一點上,諸葛亮的戰略高度就體現得淋漓精緻了。

從歷來被詬病的五次北伐看諸葛亮的用兵之道

諸葛亮一生共進行了五次北伐,除第一次先勝後敗外,其他四次都不是失敗退軍,而是糧盡退軍的。在這五次北伐中,雖然沒有取得大的勝利,但也沒有大的失敗,其戰績還是有的。如射殺魏國名將張郃,佔領魏國武都、陰平二郡等。

最有意思的是,魏軍統帥像郭淮、司馬懿這樣長於謀略的人領兵,並且兵力幾倍於諸葛亮,都從來不向諸葛亮主動進攻。據《漢晉春秋》記載,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見到諸葛亮便登山掘營,不肯戰,以至於大將張郃說他“進前不敢逼,坐失民望。”

諸葛亮也擅用計,雖然史料中對諸葛亮北伐如何用兵缺乏記錄,我們今天無從全知,但他在個別時候使用了計謀史書中還是有所記載的,比如第一次北伐時,他聲稱要取郿,派趙雲、鄧芝為疑兵,據箕谷,然後自己率主力攻祁山。結果是魏軍統帥曹真果然上當,親自率兵抵擋趙雲,以至於祁山空虛,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

很多人認為諸葛亮沒有軍事才能,主要根據的就是其多次伐魏未能取功,因此才對其軍事才能提出了質疑。這其實是一種完全不顧客觀實際而已成敗論英雄的典型。北伐不能取攻,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起其一,魏、蜀兩國在國力和軍事力量上對比過於懸殊,魏國人口是蜀國總人口的5倍,蜀國軍隊總人數不會超過10萬。如此,諸葛亮北伐的總兵力相當有限,畢竟10萬人不可能全部發動,還需要駐守要地,防備東吳,以及南中少數民族的叛亂。

從總兵力上講,只有第二次北伐兵力佔據優勢,其他四次都處於劣勢,由於史料缺乏,這五次作戰雙方兵力對比無法全部知曉,只有第五次比較清楚。據《中國館歷代戰爭年表》,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帶兵十萬,司馬懿帶兵三十萬,後來又增派兩萬援軍,共計三十二萬。雙方兵力懸殊如此之大,想要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絕非易事,這是諸葛亮北伐沒有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諸葛亮的對手也不是善茬啊,名將張郃、曹真,司馬懿,哪一個又是平庸之輩。而且老狐狸司馬懿每次用兵,其戰略戰術就是一個字“耗”,依靠絕對的兵力優勢,從來不主動出擊,耗到諸葛亮糧道斷絕。這種戰術簡直沒毛病,諸葛亮即便再厲害,沒糧食也打不了仗,說一千道一萬,蜀漢國力太弱了,舉國之力都無法供應不足10萬人的大軍長期與魏軍對壘。


江畔初見月


現在質疑諸葛亮軍事才能的不過是一些以成敗論英雄的思想淺薄的勢利小人。

這些勢利小人不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等客觀條件,無論諸葛亮取得多少戰役的勝利,只要諸葛亮最終沒有能消滅曹魏一統天下,在這些勢利小人的眼中就是一無是處全部失敗。既然是全部失敗,諸葛亮的北伐戰爭就是窮兵黷武,勞民傷財。


仁者厚德載物


對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是現在才有人否定的。實際上,在諸葛亮的同時代,就有對他軍事才能持否定的意見了。

第一,歷史的諸葛亮,不同於小說的諸葛亮。

在講到諸葛亮時,會遇到一個極大的問題。因為對中國人來說,諸葛亮有兩種存在:一種是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一種是文學上的諸葛亮。我們平常在說諸葛亮時,也會有二者之間遊走,甚至是傾向於文學藝術形象的諸葛亮。

比如說,今天都知道空城計、草船借箭、借東風這些事,統統只是小說的虛構,但是仍然喜歡在話題中引用諸葛亮的這些事蹟。這時的諸葛亮,就跟賈寶玉、孫悟空、武松這些文學形象一樣,我們不是在講歷史,而是在講文化。

我們要評價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就必須站在歷史的角度,而非文學的角度來說這件事。那麼,關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錦囊妙計的傳說就不能引用了,空城計、草船借箭那些子虛烏有的事也不能再說了。我們從史籍來看諸葛亮的軍事表現。

第二,諸葛亮在軍事上的長處

諸葛亮在軍事上有其長處。

首先,他是個高明的戰略家。這從首見劉備時的隆中對就可以看出來,給劉備指明瞭一條發展的道路。而後來的歷史,也恰恰是沿著諸葛亮指明的方向發展,這就是他厲害之處。

其次,他是個高明的外交家。有人說外交與軍事有什麼關係,其實外交乃是軍事的一大方面,孫子兵法不是說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力排眾議,聯吳抗曹,這是走了至關重要的一步,也是蜀國得以長存的基礎。

其三,諸葛亮治軍有方。諸葛亮有治軍上是比較厲害的,紀律嚴明。蜀軍訓練有素,戰鬥力是比較強的,比如蜀軍精銳之師無當軍,可以同魏國最精銳的部隊一較高低。

第三,諸葛亮在軍事上的短處

諸葛亮在戰略層面的把握是比較好的,但是在具體的戰術層面,能力相對較弱。

首先,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不足。陳壽評價他:“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的評價可能更有代表性:“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一針見血指出諸葛亮的權變機謀水平是不夠的。五次北伐,興師動眾,每每光打雷,不下雨,稍稍遇挫,便束手無策,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沒有奇謀妙策,往往陷入笨拙的陣地戰、攻堅戰,補給線過於漫長,是以難有大突破。

其次,諸葛亮用人水平不高。有人把蜀國北伐的失敗歸之於缺乏人才,可是人才是怎麼來的呢?人才是歷練來的,所以大家看劉邦起義,沛縣那幫兄弟個個青史留名,難道沛縣這種小地方藏龍臥龍嗎?當然不是了,只是這幫兄弟天天打仗,打多了就成才了。那麼諸葛亮問題在哪呢?他什麼事都要親自安排,麾下將領只要執行就了,沒有任何主觀能動性。我們在史書中,對諸葛亮的北伐,沒看到一處他聽從謀士的建議,一處都沒有。

其三,諸葛亮什麼事都親歷親為。作為一個統帥,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諸葛亮是十分勤政的丞相,事無鉅細,凡事親躬。你可以說這是優點,也可以說是缺點。人不是機器,怎麼可能什麼事都自己做呢?特別是當到丞相這一級別,更要學會抓大放小。從諸葛亮掌權開始,這個毛病就沒法改掉。親歷親為的背後,是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對軍事人才更是如此。如果諸葛亮能明白自己不是萬能的,把軍事上的事交給更專業的魏延等人,或許效果要好得多。


君山話史


或是陳壽的《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來了一句“將略非所長”,或是諸葛亮一直未曾獨領一軍,或是諸葛亮未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或是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又皆以失敗而告終等因素,也許一些世人便以此為由,認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堪大用。

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

一、陳壽對諸葛亮的評語,我們是否解讀有誤,從而懷疑其軍事才能

陳壽在《三國志》中曾這樣評價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大意就是:諸葛亮在統軍上,善於管理軍隊,但在作戰時卻不善於使用奇謀;在管理國家上,善於內政治理,但在打仗上卻不是其所長。如果對手是個大才,且兵力佔優,其便沒有可勝之法。因此,諸葛亮統兵一來,並沒有取得什麼好成績,興復漢室也就更加困難了。

從表面看,確實令人感到諸葛亮長於治理內政,並不善於領兵打仗。

實事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因為,或許很多人在解讀這個問題時,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那就是,什麼是其所長,什麼是其所短,又是拿什麼樣人物來進行參照比對的。非常明顯,皆以諸葛亮自身來做比對。

以此來看,陳壽對於諸葛亮的評價應當非常中肯與客觀。以諸葛亮自身來說,其政略成果,確實要比軍略所取成果更加出色。

但是,就算如此,也並不能證明其治軍之能就弱於當時曹魏軍事人傑司馬懿、東吳軍事人傑陸遜。

後來,作為歷史記錄者的陳壽,所記載之事,均是以當時所發生的事件(也許是表面現象)為依據,進行記錄,很少參雜推策、臆測這樣的觀點。之所以,陳壽認為諸葛亮不善奇謀,應該是因為諸葛亮未曾採納魏延“子午谷奇謀”所斷吧。

然而,縱觀歷史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在諸多的歷史事件背後,依然隱藏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真相之迷。所以,當歷史上發生了諸葛亮否定魏延“子午谷奇謀”之後,蜀國也確實喪失了一次攻取曹魏的大好良機(成敗難料,國運豪賭的良機)。若以次為依據,陳壽評價諸葛亮不善奇謀,也是非常符合歷史真相。然而,通過諸葛亮接手蜀國軍政大權以來的所作所為來看,其當時否定魏延“子午谷奇謀”,並不似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也並不能證明諸葛亮就不善奇謀。

正所謂: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當魏吳蜀三國鼎足之勢已成時,處於國力絕對弱勢的蜀國,面對國力、軍力強勢的魏、吳兩,可有施展奇謀大戰之機。

此外,如果懷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那就證明其與同時期的軍事人傑司馬懿、陸遜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那麼,一直以來,為何諸葛亮敢於北伐,而司馬懿、陸遜卻不敢率兵侵犯蜀國之境呢。同時,從陳壽《三國志》將諸葛亮和軍事奇才陸遜同列一傳,就不難看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應該不會弱於陸遜才是。

同時,陳壽作為一名旁觀者,又無從軍經歷,更無朝廷高層任職經歷,就事論事(表相)看待諸葛亮所經歷之事,就非常的正常了。所以,李安溪曾持反對意見:“武侯實仁義節制王者之師, 壽以為短於奇謀,此其識見之差,非有所懟憾。”

因此,後世的唐太宗和李靖也對諸葛亮的治軍之能,給予極高評價,並將其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史兵家並列,入選“武廟十哲”。

二、劉備在時,諸葛亮未有獨領一軍之機,是否存在軍事才能不足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諸葛亮跟隨劉備出隆中,當時劉備僅有新野一地暫為屯軍棲身之所,麾下已有關羽、張飛、趙雲、陳到、糜芳、關平、劉封等能征善戰之將,且並無四方征戰之機。也就是說,已有那麼多的大將閒在那裡,等待立功的機會,又怎麼可能輪到剛剛加入的“新兵”諸葛亮獨領一軍呢。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後,劉備麾下諸將終於等到了立功的機會,關羽、張飛、趙雲等將分別取得荊州長沙、零陵、南郡(有一半是暫借東吳的)等五郡之地。這一過程,諸葛亮也不可能有機會獨領一軍。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至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奪取西川之時,根本就是親自帶隊,諸葛亮自然也無獨自領軍的機會。

這時,劉備新得西川,最需要的不是征戰領軍之人,而是治理內政的大能。毫無疑問,這樣的重擔便壓到了諸葛亮的身上。因此,諸葛亮同樣無獨自領軍之機。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至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漢中之戰暴發,又是劉備親自帶隊,最終奪取漢中。隨著劉備地盤的迅速擴張,內政事務自然也隨之猛增,諸葛亮則更加的分身乏術,那來的獨自領軍機會。

後來的夷陵之戰,同樣是劉備親自帶隊,諸葛亮坐鎮成都中樞,主持全局,再失統軍之機。

最重要的是,諸葛亮跟隨劉備期間,不可能不進行工作分工。結果,當然是劉備負責征戰,諸葛亮負責大後方的穩定以及錢糧所需。這一局面,同當初張昭跟隨孫策時的情形十分相似。

所以,並非諸葛亮沒有過獨領一軍的機會,就說明其軍事才能弱。也正如韓信跟隨項羽之時,雖然沒有獨自領軍的機會,難道就證明其沒有軍事才能嗎。

三、諸葛亮五次北伐失利,是其軍事才能不足之過嗎

公元228年(建興六年)春至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2月的6年中,諸葛亮率領蜀漢軍隊,向曹魏政權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結果卻並無建樹。

就因為這些,難道就要懷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嗎?雖然發生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事件,但是答案依舊是否定的。

只要細細分析一番當初的北伐經歷,就不難看出諸葛亮的軍事之能到底如何。

先說說諸葛亮是否具有軍事奇謀之能。其首次北伐,便運用虛實的“聲東擊西”之計,揚言進軍眉城,實則兵出祁山。沙場老將曹真便為其計所惑,被其一舉全據祁山地利。之後,諸葛亮又運用奇計,射殺曹魏開國元勳、沙場大將張郃以及猛將王雙。因此,當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原本司馬懿打算趁機追擊,當有人提到張郃、王雙之死時,司馬懿果斷停止追擊。可見,司馬懿對諸葛亮有多麼的忌憚。事後,當司馬懿觀察諸葛亮的紮營之所時,也不由大為感嘆 “天下奇才也”。

同時,作為諸葛亮人生的老對手司馬懿,為何被後世冠以 “忍者神龜”的稱號。還不是因為在諸葛亮的北伐戰爭中,司馬懿死活堅守不出的結局嗎。想想,以當時曹魏軍力之盛,又佔有以逸待勞的防禦優勢,竟然還被諸葛亮圍困大營不敢應戰。無奈之下,才使用離奸之計,致使幼主劉禪不明真相將其招回成都,方才得以脫困。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應該勝過司馬懿才對吧。

同時,諸葛亮所著的《諸葛亮·治軍第九》記載有:“故軍以奇計為謀,以絕智為主。”由此可知,諸葛亮對於奇謀的地位非常看重,又怎麼可能不懂奇謀呢。

綜上所述,我們不但沒有理由懷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還要對其軍事才能大加肯定才是。


祥子談歷史


為什麼現代人都質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主要來源與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第一,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在古代是基本沒有人否定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但是在現代,科技發達的時代,以及思想開放的時代,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產生了質疑。翻開正史和《三國演義》進行對比,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產生了兩極分化,在兩個角色中,正史中諸葛亮是軍事天才,演義中諸葛亮是神,人與神之間的巨大差距,不得讓人們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產生質疑。人們不是質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高,而是通過演義,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期望太高,而正史中與演義中相差較大,產生了落差感。舉個例子,在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如果取得冠軍,人民為他歡呼,但是如果失誤只拿亞軍,人民將會嘆息,又沒拿金牌,中國隊不行,有一種失落感。中國現代人,不喜歡注重事情的過程,更注重事情的結果。現代人只追求成功,在成功面前不惜付出一切。

第二,對正史中的諸葛亮不瞭解。正史中的諸葛亮並沒有演義中的神,諸葛亮也是人,他並不是神,也是人肉之軀,也會生老病死,我們應該客觀的看待歷史。說演義中過度的神話諸葛亮軍事才能,那麼拋開演義中一些虛構的成分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除去演義中虛構的成分,正史中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就如此不堪一擊嗎?非也,那些說諸葛亮不懂軍事的人,其實是根本不懂歷史而裝懂歷史的人,他們並不懂什麼樣一類的人被人們稱為軍事家。看看現代那些否定諸葛亮軍事才能的觀點都是些什麼?總結起來,諸葛亮的忠是一種愚忠、諸葛亮因錯用馬謖,戴上不會用人的帽子、六次北伐,無功而返,勞民傷財,窮兵黷武。所有的觀點都跳不出這三個觀點。其實認真看現代這些人的觀點,表面上看上去是這樣,但是缺乏

論證材料。

首先諸葛亮愚忠,不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我也不想辯解什麼,我只想問問說這句話的人,如果把你放在諸葛亮的位置上,你會選擇怎麼做?是跟司馬懿一樣篡權?還是棄百姓生死不顧,隱居山林?還是投叛他國,返回來滅掉自己的國家?還是跟諸葛亮一樣選擇你所謂的愚忠? 其次,諸葛亮不會用人,是呀翻開整個三國曆史。諸葛亮除了錯用馬謖,又錯用了誰呢?諸葛亮又提拔了多少有才能的人?因為錯用一個人,就視為不會用人,這未免太絕對了吧,是人都會犯錯。劉邦用了那麼多人才,後期全部造反被自己殺掉,你能說劉邦不會用人嗎? 最後,北伐無功而返,勞民傷財,窮兵黷武。這句話本身就是矛盾也不符合歷史。首先北伐失敗,就代表無功而返嗎?說這句話的人,應多去看看諸葛亮北伐事蹟,諸葛亮每次北伐真是無功而返嗎?其次,勞民傷財,北伐是需要消耗國力,這本身沒錯,但是諸葛亮在北伐期間,消耗蜀國多少國力?據史書記載,蜀國在諸葛亮治理下,人口不斷上增,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蜀國是三國之中治理最好的國家,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並非浪得虛名,說這句話的人,太不瞭解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了。最後,窮兵黷武,說這句話的人,應該先去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來說,把這句話放在諸葛亮頭上,太說不過去了。總結諸葛亮北伐,損失多少軍隊?蜀國國力消耗多少?反觀魏國損失多少軍隊和國力?據史書記載,魏國消耗的國力,遠比蜀國消耗得多,要不是曹家人會治國,魏國早就垮了。

好了下面我們簡單說說正史中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這裡不扯細節,扯的太細,很多人沒看過歷史,不瞭解,就用幾個例子來證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首先,戲耍周瑜,巧奪荊州。雖然正史中不存在諸葛亮多次戲耍周瑜的情節,但是諸葛亮巧奪荊州確實真,赤壁之戰周瑜在戰術上完勝曹操,但是在戰略上卻輸給了諸葛亮,東吳在赤壁之戰損兵又折將,而劉備不費一兵一卒得荊州四郡,再到周瑜死,荊州基本全部落入劉備手中,毫無疑問,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表現出來的戰略,比周瑜強太多。其次,七擒七縱,翻遍中國歷史,有誰能做到諸葛亮把一個人,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別說七次,超過三次的記錄都沒有,這也告訴我們,諸葛亮在面對匹夫之勇時,能做到七擒七縱,而孟獲也並非匹夫之勇,他比匹夫之勇的一些將士要猛太多。再其次,曹真伐蜀,人們常說蜀國北伐沒有成功,但是卻沒有人討論魏國伐蜀的結果,魏國名將曹真,是三國時期唯一一個擊敗過諸葛亮的名將,他受不了諸葛亮多次北伐,決定出兵二十萬,分三路大軍伐蜀,但是結果是伐蜀道路難走,讓曹真體驗到蜀國北伐的道路艱辛,同時也遇到下雨,兩軍主力並未交戰,不得不撤退,但是曹真在諸葛亮面前,還是差一點,撤退時後方名將郭淮被諸葛亮敗的一塌糊塗,曹真伐蜀不但沒有成功反而吃了大敗仗,回去後不久抑鬱而死。最後,司馬懿作為魏國統帥,三國第一守將,但是在諸葛亮面前,也接二連三的吃敗仗,雖然現代很多人崇拜司馬懿不比諸葛亮差,但是也改變不了歷史上司馬懿敗給諸葛亮的事實,滷城之戰,司馬懿差點全軍覆沒,張頜戰死。武功水漲,司馬懿偷襲諸葛亮,慘敗而歸。諸葛亮病死,司馬懿追擊,留下死諸葛走活仲達的千古笑話。如果諸葛亮軍事才能不怎麼樣,那麼試問,周瑜、曹真、司馬懿這些當世名將的軍事才能又如何。再如果,作為武廟十哲人物的諸葛亮,軍事才能真不行,試問連武廟都進不了的人物,軍事才能又該如何定論?

第三,諸葛亮在歷史上太耀眼,嫉妒人太多,想法設法把諸葛亮拉下神壇。翻遍中國古代歷史,諸葛亮毫無疑問是歷史上最耀眼的那顆明星,他的光芒太耀眼,把其他歷史人物的光芒覆蓋了,諸葛亮在民間的知名度更是高的離譜,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真正能稱得上家戶喻曉的人物,現代的小學生都知道歷史上有個諸葛亮,歷朝歷代都把聰明的人物比作諸葛亮。從三國起,諸葛亮就是中國智慧的化身,智慧的代表,一代“智聖”人物。這樣的人物,從古自今,都是對諸葛亮稱讚有加,使得諸葛亮光芒太耀眼了,所以不得不貶低諸葛亮,來獲取人們的關注,提高自身的與眾不同。於是人們開始找諸葛亮的各種缺點進行無線放大,進行貶低,但是他們或許沒有想到,諸葛亮被他們推上水生火熱的輿論之中,反而進一步提高的諸葛亮的知名度,所以在現代,諸葛亮也帶活了不少三國人物,凡事跟諸葛亮掛鉤的人物都火了,周瑜、郭嘉、關羽、趙雲、司馬懿、馬謖、魏延、李嚴、龐統、法正等,都跟諸葛亮扯在一起了,更多的是把三國更多人物拿來跟諸葛亮進行比較誰更厲害。

對於諸葛亮總結,只想引用偉人的兩句話:兩漢無雙仕,三代而後第一人(諸葛亮是三國之前第一個傑出的人才)。一諸葛亮,足以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三國因諸葛亮而從眾多朝代中脫引而出,一諸葛亮如同兩個四百年漢朝,一個興周八百年)


汐水柔情


諸葛亮是個全才,政治能力掩蓋了軍事能力,其實他的軍事能力相當強悍,“亮長於治戎”。

為啥那麼多人貶低諸葛亮呢?

一瓶不滿半瓶晃盪的人多,歷史研究不精,看待問題片面,單純以結果論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