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十八般武器”都有哪些?你知道嗎?

在古代,人們形容一個人武藝高強,常常形容他“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那麼,十八般兵器指的是哪些呢?

事實上,十八般兵器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在中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就開始使用石刀、石斧等原始類的武器(也可以說是生產工具)。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還出土了用石料、獸骨和蚌殼磨成的箭鏃。

歷史上“十八般武器”都有哪些?你知道嗎?

到了商代,人們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刀、槍、鉞等兵器。戰國時,人們開始懂得用鐵來鑄造兵器。到了南北朝以後,銅製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鐵和鋼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基本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裡是沒有的。只有“十八般武藝”之說。顯然,“十八般兵器”一詞是後人所杜撰出來的。

那麼,“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呢?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也有很大差異。

歷史上“十八般武器”都有哪些?你知道嗎?

據《五雜俎》和《堅 集》兩書記載,“十入般兵器”指的是: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後人稱其為“小十八般”。

到了三國時代,人們根據兵器的特點,對漢武帝時欽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九長是:刀、矛、戟、槊、鏜、鉞、棍、槍、叉;九短是: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

歷史上“十八般武器”都有哪些?你知道嗎?

從以上各說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大同小異,形式和內容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

在所羅列的十八般武器中,古代戰場上最常用的是:刀、槍、鞭、斧、劍、棍、鏟 、槊 、彈弓 、匕首 、弓 (箭)、流星錘 、戟 、鉤 等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