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的“面子”文化

中国人爱面子,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面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热偏偏要爱它,这很难令人捉摸的透。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们追求的很多事都是自己并未理解的。”换言之,如果我们理解了它,才能知道我们是否需要它。

“面子”的本义是指人的脸皮。是人们用来观察评判实物的窗口环节,按照道理来说,应当被每一个人重视,这是一个每天起来,都需要洗漱打扮的地方。然而现在的“面子”已经引申为爱面子,讲究内心的评价。爱面子似乎是为了好看,是追求公众形象的美观。也可以说面子等同于自尊心,甚至虚荣心。然而这只是浅显的理解,往深里看,面子是可以给人带来实际利益的。提到面子,很显然都能想到中国人的面子文化,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文化呢?原因何在?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一则关于“老狮子爱面子”的笑话故事:有一只老狮子已经十五岁了,算是非洲大草原中的“老佛爷”了,狮子大家族中都很尊敬它。老狮子喜欢和小狮子们海阔天空地谈它的光辉历史。一天,狮群们在河边遇到了一只年老病死的犀牛。小狮子们纷纷冲上去开始撕咬。犀牛以外皮粗糙坚硬著称,哪里是小狮子们能咬动?老狮子见状,便哈哈嘲笑起来,小狮子并不服气,便说我们还嫩咬不动,但是您也不可能。老狮子听后勃然大怒,立刻扑上来开始撕咬这只笨重的犀牛,不知自己牙齿已经老化,一下子阵落一颗大门牙。老狮子想,自己是大名鼎鼎的百兽之王,岂能容忍被小狮子们嘲笑,这太失面子,他故意笑着说:“早上的时候,我的牙就松动了,刚刚没来得及告诉你们”老狮子便离开了,朝着阴凉地走去。

  看了这则笑话故事,总结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想想中国人的文化渊源,这与我们好面子品行何其的相似。如果我见到那只老狮子,也许我会对他说:老佛爷,您这是何苦呢?你活得累不累?痛的是自己,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啊!你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啊!

童话故事中浮夸的生活看似滑稽,但总是来源于生活。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人虚构于社会,却来源于社会。相信作为中国人,《红楼梦》并不陌生,也相信绝大多数都曾拜读过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红楼梦》中有一回讲到贾赦想要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做妾,但是鸳鸯秉性纯良,性情刚烈,从不会被贾赦的权势以及言语要挟而顺从,宁死不从。要知道,这在封建森严等级的社会下,奴才必须服从于主子,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没有哪一个反抗者最后有好的下场。对于贾赦来说,鸳鸯身为一个奴才,竟然敢不顺从于自己,这的的确确让他失了“体面”、失了“脸面”、失了“面子”,这狠狠的一巴掌油然让他感受到“士可杀不可辱”的尊严丢失,这句话用在贾赦身上虽然不般匹配,但是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冒犯了自己的威严。于是在贾母过世的时候,贾赦开始语言上威胁,身体上恐吓,最终鸳鸯深知难逃贾赦之手,于是悬梁自尽,她知道也只能用死才能捍卫自己的清白。

在中国文化词汇宝典中可以查阅到“丢脸”、“赏脸”、“给面子”、“看面子”等等一系列关于“脸”和“面子”的词汇,这些也明显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的基本用语。在潜移默化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都知道要想自己活的有面子,就要清晰地看透自己所处的地位,就一定要牢牢谨记用属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方式进行做人做事。这就是为中庸之道,这就是中国人一贯推崇的处人之道、处世之道、明理之道。

下面举一个我亲戚经历的面子故事。去年春节,家庭团圆聚会之时,我的那位亲戚告诉我们,他的工作会经常参加各式各样、花样繁多的聚会,每次都免不了需要与一位领导一起吃饭、聊天。可是那位领导总是会讲同样一个冷笑话,大意是:曾经有一个很简单的谜语摆在我面前,猪哭了,让我打一首歌名。我猜啊猜,猜啊猜。直到有人告诉我答案是流着泪的你的脸,一只小狗爬上了餐桌,向一只烧鸡爬去,主人大怒吼道:你敢对那只烧鸡怎样,我就敢对你怎样。结果小狗舔了一下鸡屁股!主人昏倒......。每次讲到这里,领导已是捧腹大笑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我的那个亲戚和他的同事于是也哈哈大笑起来,而故事至此也就戛然而止,各自顾着餐桌上的饭菜与玻璃壶中的酒。但是后来听说这位领导面对同样的酒宴时候,三番五次地又讲述了同样的笑话,每次讲完后他的那位领导总是忘情地不能自拔,而我的这位亲戚和他的同事虽然听得有些烦腻了,却也不得不附和着大笑出来。虽然这种事情在中国等级制度下十分普遍,我们都不太好刻意地评论这位领导与他的下属们。如果换成我是领导,很显然也想得到下属们的阿谀奉承,只要是给足了自己面子的人,在升职途中就会顺利很多。听完这个故事,为什么我的这位亲戚和他的同事都故作遮掩不敢表露呢?为什么非要这么阿谀奉承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给领导面子,虽然有些自欺欺人,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领导对此也心如明镜,我们也都心如明镜,其中的关系非常微妙,但是谁也不会去捅破这层薄薄的窗户纸,如果谁胆敢去捅破它,那么谁就会被判定为“大逆不道”。至于为什么要给领导面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潜规则,用时下调侃的话说:大家都是中国人,你懂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为了生活,我们只能低头。

诚然,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十分重要,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了面子。古代如此,现代也是如此。面子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一个观念,在中国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并在各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子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中国人都有都离不开。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对“面子”异乎寻常地重视。中国有句古话是“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从深层方面来解析就是“面子”实际上是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这个所谓的“潜规则”虽无法登入大雅之堂,但却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我们都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个人要是能够精通面子之道,那么在外人看来,比起精通书本上的知识重要得多。大家也都公认中国高等学校教育出来的人才和现实社会所要求的相脱离。许多刚刚走出学校的学子自以为满腹经纶、满脑才华,而真正步入社会却往往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突然感受到前方一片茫然,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海归”在国外读书久了,思维定型了,回到中国来,面对中国复杂的人际交往,往往一筹莫展,虽学富五车却派不上什么用场,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他们不懂面子之道。如果既能精通书本知识,又能精通面子之道,那就是“德才兼备”,最好不过了,这种人“前途不可限量”。如果只是精通书本知识,那充其量就是“书呆子”而已;如果只是精通面子之道,成功的机会也不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就是如此的独特,这在整个人类社会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特别是做一个真正的中国男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通过以上故事以及现象进行分析,那么背后产生的真正原因何在?我们都知道,从小是在儒家以尊卑贵贱的道德礼义环境中长大,这种礼仪往往作为处世的中心思想。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与两千年儒家思想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儒家思想教导人们要时刻坚持“礼、义、廉、耻”。而很多人在现实中并不能完全遵守这样的儒家理念,因此守候住面子就成了是中国人考虑最多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国家领导人,亦或是平民百姓,都知道讲究面子。再者,中国人普遍存在虚荣心,所以导致了人们普遍需要面子来包装自己,这也正反映了中国人内心不够强大的一面,表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稍微有点钱之后,就想着买国外的奢侈品来给装饰自己内心空虚的世界,屡屡见到的拆迁户、暴发户,外表包装的十分滑稽,而内心却塞满了面子的装饰物令人可讥。中国人的好面子正反映了中国人内心脆弱的真实情景。一个个性被压制的社会,很难树立起独立人格和强大心态。中国的基础教育就在不断给小孩灌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理念,这虽然可以激发一部分孩子暂时的潜能,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损害确实长远的。这也正是中国人爱好面子的真正原因。

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是旧社会、旧制度、旧观念的产物,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劣根性的表象,同时也是中国人缺乏主人意识的奴才性、奴隶性心理的体现。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的思想作风,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认真思考,只有从上到下,尤其是从社会舆论上、国民教育上、思想观念上彻底批判和铲除,中国人才能有自信,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摒弃那些不好的虚荣心,才能真正地摒弃中国人的面子文化!

论中国人的“面子”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