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天突穴,能治咽喉類疾病~~~

學習經絡和穴位,的確很乏味,但是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穴位的名稱。

神門、神闕、公孫、崑崙、照海、太溪、太淵......每一個穴位的名字都很大氣,很有內涵,而且也的確和它的功效息息相關。今天再分享一個穴位,是大家在冬季裡常用到的:天突穴。

艾灸天突穴,能治咽喉類疾病~~~

天突:屬任脈,位於頸部,穴在結喉下宛宛中,主治咽喉疾病,針此能通利肺氣,使之爽利通暢。

我們的祖先非常智慧,在起名的時候是深思熟慮過的。突,在古代是灶突,也就是煙囪,立在房頂上,每到做飯時,炊煙就從煙囪飄散出來。祖先們可能覺得這個煙囪和人體的食管、氣管很相像,都是一個通道。煙囪是炊煙出入的地方,氣管是呼吸之氣出入的地方。

肺在胸腔,天突穴在胸腔最上面的喉頭上,是肺與天氣相通的通道,清氣從這裡進入肺,濁氣又從這裡呼出。所以,天突穴就是我們的胸腔開在外面的“煙囪,是氣機出入的通道。

天突穴

主要功效: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

  • 配定喘、膻中、豐隆,宣肺降氣化痰,治哮喘;
  • 配內關、中脘,理氣降逆和胃,治呃逆;
  • 配湧泉、內關,降氣通絡,治失語。
艾灸天突穴,能治咽喉類疾病~~~

分享幾個小案例,讓大家更明瞭天突穴的作用:

案 例 一

據說有一位女性因大怒而暈倒,家裡人把她送到名醫高式國那裡求救,高大夫準備用針刺她的回陽九針穴,然後再灸啞門穴來治療。碰巧有一位老人走進來,忙讓他收針。然後,他讓一位有力氣的女性抱著患者坐下,讓另一位婦女用中指按摩她的天突穴,幾番用力之後,患者忽然“啊”的一聲,大哭醒來。

按: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因怒而導致氣機紊亂的案例,按摩天突穴,讓氣順過來,人自然就醒過來了。

案 例 二

王某,男,40歲,工人,7天前因恣食生冷瓜果呃逆不止,痛苦難忍,曾經西醫診斷為膈肌痙孿,內服氯丙嗪,幾天來毫無效果,後又內服中藥丁香柿蒂湯,也無效。接診時問其呃聲洪亮,連續不斷。其自覺咽喉如物梗塞,且伴有胸脅脹滿不思飲食,診其舌脈如常。

當時針刺雙側內關、足三里、天突穴,半小時後稍有效果,出針後稍待片刻病情如初。隨即用燈芯1根,蘸菜籽油少許點燃,對準天突穴迅速點灸2次,患者當時呃逆立止,咽喉部頓覺舒適,梗塞感隨之消除。

第二天詢問,昨日治後,一夜十分舒適,呃逆未作,胸悶也除,今早進食後又稍有感覺,但呃逆次數很少。再用前法治療而愈,隨診半年未發。

按:用灸治療呃逆取天突穴(為陰維脈任脈之會穴),以達溫通其經,散寒降逆,平衝止呃的作用。此法治療數例呢逆患者,都有明顯作用。

艾灸天突穴,能治咽喉類疾病~~~

案 例 三

艾友分享:

又一次感冒了,嗓子又痛了!每次咽喉疼痛吃藥都不管用,基本上最後都是靠輸液來治癒。這次,實在是不甘心總是去輸液,嘗試了艾灸的方法。點燃艾條,對準天突穴(朋友推薦的穴位)開始灸,自己就當做是最後的掙扎,實在不行還去輸液唄。

下了狠心,不想看時間,就一直燻著天突穴,一根艾條用了一半了。嗓子的溫熱感很舒服,灸著灸著竟然覺得咽喉部位一陣清涼的感覺,像是有水流過,嚥了咽口水,覺得嗓子真的沒那麼疼了,減輕了很多。

灸一次就見效,當然晚上又灸一次,感覺差不多都不疼了。後來又堅持灸了兩次,痊癒,沒去輸液。

常用方法

針刺、點灸天突穴,都是專業手法,不適合普通人操作,而且也屬強刺激,有禁忌,體虛之人要謹慎。。。

日常可以點按天突穴來止咳、止呃逆、治療嗓子疼痛等,一邊按摩一邊吞嚥唾液效果更好。另外熱敷天突穴也很簡單,不用擔心艾煙的刺激,可用一個小棉布袋,裡面裝滿黃豆,然後將布袋縫緊,放在微波爐轉上兩分鐘,趁熱放在天突穴上溫灸(謹防燙傷,可先隔一層毛巾),這兩個小方法都簡易可行,而且避免了強刺激對元氣虧損之人的進一步損傷。

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艾灸雖好,切記不可盲目灸,

養生灸,灸健康!不論你是哪種體質,有何種問題,都可以輕鬆在家做艾灸

瀕湖山人蘄艾灸貼採用正宗三年陳艾 藥材好 艾才好

因為艾 更有愛

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諮詢艾灸顧問

艾灸天突穴,能治咽喉類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