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石化劳模李志辉:每天以“冲刺”状态攻坚

4月24日下班前,“暂停”一天的忙碌,李志辉浏览“奋进石化”平台,在“攻坚百米赛”专栏留言:“百日攻坚,提产创效,我们在行动!”

李志辉是中石化巴陵石化煤化工部双氧水装置主任,今年41岁,党龄12年。从2003年大学毕业入职到现在,李志辉在双氧水装置历练已17年。从倒班学徒到装置主任,他一路学习,一路探索装置稳产、高产的优化方案,曾被评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和巴陵石化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李志辉参与的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浆态床蒽醌加氢制高浓度双氧水项目建成投产,顺利“出龙”,他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

在巴陵石化百日攻坚创效暨全年提质增效行动中,煤化工部双氧水装置立下“军令状”:实施二水(即第二套双氧水)装置优化改造,同时确保一、三水装置稳定运行,3套双氧水装置开足马力,奋力实现日均生产双氧水920吨的目标,为下游装置稳定提供优质原料。

今年初,双氧水装置日均产量仅850多吨,3月份攀升到916吨。“百日攻坚就像百米冲刺,我们一天都不能松懈。”李志辉表示。

提产之路并不顺畅。李志辉说,去年底,双氧水二水装置完成标定。“新装置需要在运行中逐步优化。”他们很快发现一个制约装置产量的“梗阻”问题:只要提升产量,装置生产的重要指标有效蒽醌就急剧下降。

双氧水装置立马组织讨论并咨询专家,确定新增3台相关设备的优化方案。元旦假期刚过,他们就开工安装2台具备施工条件的设备。“眼看该配置管线了,设备却还在运输途中。临近春节,时间可不等人。”李志辉说。

于是,他们先配置管线,预留设备的安装位置。1月10日,设备终于到货。与时间赛跑,他们赶在农历小年、检维修人员返乡之前顺利完工。

3月10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双氧水装置利用更换氢化过滤器滤芯的停车机会,实施增加第3台设备的检修作业。“此时二水装置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停车1小时减产近10吨,我们计划8个小时完工。”李志辉说。

既要安全,也要进度。李志辉与施工单位建华检维修公司协调,当天中午加班加点检修作业。当时厂区附近餐馆全部歇业,他们安排一名女工做好午饭,直送检修现场。装置技术骨干、监护和施工作业人员共16人,在现场匆匆吃过饭,立即重启检修作业。14时,他们提前两小时完成检修,开车一次成功。

“与二水装置优化运行、挖潜增效的提产思路不同,一、三水装置关键在于要确保装置稳定高负荷生产。”李志辉介绍,他们针对这两套装置开出不同的提产方案。

以往,一水装置3节催化剂需根据煤气化装置运行周期,每半年停车10天进行再生。今年前阶段,他们在稳定装置负荷的前提下,进行“切床再生”,避免装置停车影响产量。“‘切床再生’就是3节催化剂‘开二备一’,利用停运备用时段进行单节催化剂再生。”李志辉说。

每次“切床”操作装置需停车8小时,每半年累计停车3次,时长约1天,“可从中‘抢’出来9天的产量——近3000吨双氧水。”李志辉笑着说,“这个点子最初是我提出来的,很快通过验证,得以采纳实施。”

三水装置提产的瓶颈在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下,萃取塔存在萃余偏高的问题,影响装置安稳运行。只能通过紧盯装置工况、优化岗位操作,降低萃余,稳定运行。李志辉坦言,“上周六就遇到了萃余偏高的情况,我在装置带班,一刻都不敢掉以轻心。”每次出现异常情况,装置都安排管理人员带班,24小时现场指导调优。

和双氧水装置朝夕相处17年,李志辉早已习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行优化的工作状态。他对自己参与过的装置优化改造项目如数家珍,“只有沉下来扎扎实实摸清装置脾气,才能不断积累一些经验。”他说。

4月份,双氧水装置最高日产量已突破920吨。“这表明有潜力可挖。”在攻坚路上,李志辉和同事们向着“日均生产双氧水920吨”的目标,每天继续以冲刺状态奋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