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中醫絕對是生活的領導者

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中醫絕對是生活的領導者


“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在中醫的帶領下,我睡眠好了,精氣神兒足了,原來一直以來我身子底子這麼弱……吃了那麼多西藥,治標不治本,以後要繼續好好吃飯、早睡早起,爭取早日變成馬壯壯。”一微博網友表示。


這不僅是一位網友的心聲,當下和未來,將是無數國人的心聲。


01


一場疫情,讓無數人改寫了對中醫的看法,不僅提振了中醫人的信心,也提振了普羅大眾的信心,復興了他們靈魂深處對祖國醫學的自豪。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看中醫,主動去了解中醫。中醫抗疫都這麼優秀,在他們眼裡,聽到最多的中醫養生豈不是更優秀。


最直接的變化就是身邊人。在老家,原先你要是跟他們說,“怎麼不去看中醫?”他們會說,“那玩意能治什麼病,最多就是按摩推拿,舒緩舒緩疼痛。有病當然還是得去醫院,得看西醫。”


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中醫絕對是生活的領導者


如今,你要是介紹中醫,他們會問“哪裡有好醫生,介紹介紹吶”。實在沒介紹的,就去中醫院,或中醫診所等,凡是有中醫的地方去試試。再也不是以往將中醫一口否決,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的情狀了。


以前,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會聊八卦,現在他們還聊起了健康,如何如何保養身體。有些老人還說,我們不作孽自己身體,就是不作孽兒女啊。


加上值此疫情期間,央視每天都會播放中醫抗疫的有關新聞,他們深受其影響。居然也會時常聚眾閒聊中醫,閒聊中還不免吹噓,眼神變得雪亮,語氣裡充滿了自豪。


鎮上本沒有中醫,藥店本沒有中藥,如今,藥店滿滿都是中成藥,衛生室的醫生也開始學習起了中醫。給患者看病的時候,會推薦他們去看看中醫。


總之,中醫在農村,正朝著可喜的方向發展。


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中醫絕對是生活的領導者


02


不僅是農村,城市裡也是如此。之前身邊的小姐妹,你要是跟他們談起中醫,他們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覺得我被中醫徹底洗腦了,並拿網上各種中醫的負面評論來指正我,“沒看網上怎麼說中醫的麼,還敢相信中醫?有病啊,還是規規矩矩去看西醫吧。”


現在,因為日常飲食的不規律,貪吃冰鎮食物,加上熬夜,不運動,工作壓力又大,情緒不佳等,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上各種小毛病都出來了。每天她們感覺很累很累,身體像失去了支撐,就想躺著;臉上不是痘痘就是斑,反反覆覆,去也去不掉;痛經,月經不調,偏頭痛,頸椎疼、腰背疼,胸悶,慢性咽炎……反正每個人都有各種問題。


也去過醫院,去檢查,沒什麼大問題,治療過咽炎,頭痛,可是好似沒什麼用。其他頸椎疼,腰背疼,就是叫多活動。

他們時常被搞得雲裡霧裡,不知道原因出在哪?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從哪裡入手去改善身體。


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中醫絕對是生活的領導者


如今,他們都開始尋求中醫,主動要去看中醫,問哪裡有好的中醫。前幾天,他們終於付諸實施去了一家醫院,開了一些藥,目前在服藥中。


談及看中醫的感受,她們說最大的感受就是醫生態度好好,問什麼都給你解答得很詳細,不會嚇你。還加了微信,每天都會囑咐你一些事項,問你服藥後的感受。之前在醫院,每次去都換人,每次都搞得急匆匆,不告訴你什麼原因就給你開藥,開了藥也不告訴你要忌諱什麼,吃了藥不舒服,各種擔心都不知道去找誰問……


總之,她們人生第一次去看中醫,對中醫的印象很好。當然,現實中可能不是所有的中醫生都會這樣,遇見好的中醫是運氣,也是福氣。


但總歸,他們不再質疑中醫,排斥中醫,而是慢慢認可中醫,甚至喜歡中醫。


中醫來源於民,發展於民,回饋於民,只有老百姓都認可中醫,喜歡中醫了,中醫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好。


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中醫絕對是生活的領導者


03


一位業內曾舉例,朋友女兒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卻因為每月的痛經要請上幾天假,很苦惱。一問才知,其女愛吃冰激凌,不管是否經期;愛穿裙裝,不管天寒地凍。假如她知道中醫說的“宜暖忌涼”、“四季順時養生”,養成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避免。


他感慨道:每當看到有這樣的事例時,都會有些悲哀,西醫更側重於技術,中醫更側重於一種生活方式。假如人人學點中醫,融入日常生活,不知會有多少悲劇可以避免?不知會有多少國人得以健康長壽。


一項調查問卷曾顯示,在583位受調查者中,多數人對養生保健的目的持有正確的觀念,但仍有約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持有偏見;約半數人對養生保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91. 60%的受調查者認為只有在休息期間才適合養生保健,認為在工作期間及其它時間段可以做養生保健的分別只佔6. 35%和5. 49%。


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中醫絕對是生活的領導者


且對於養生的方式,79. 76%的人認為養生保健需要通過多鍛鍊,60. 89%的認為要多休息,26. 24%認為要多娛樂,15. 44%認為要多吃補品,2. 23%認為需要通過其他方式。對於養生的地點,60. 38%的人選擇在家裡,28. 30%的人選擇運動場所,28. 13%選擇養生會館。


整體上,中醫雖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許多人也認可養生,但是更多人認為養生就是休息,對養生存在許多誤區,且對中醫知識瞭解匱乏,並沒有完全與生活融合。中醫充分融入大眾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好在,隨著國家對中醫越來越重視,對中醫科普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人,走出了以往養生的誤區。


我要嚴重地誇誇中醫,中醫絕對是生活的領導者

據調查顯示,在接受“面對面學習交流會”和健康宣教前後,人們的認知和行為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對中醫。受調查者中,希望學到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的人數比由81. 65%上升至98. 8%。可見中醫科普的現實價值與意義。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醫會被更多人所熟識,中醫養生會更加趨於生活化。為了健康長壽,為了生活更加有質量,越來越多人會主動做好“生命的自我管理”。“人人都懂點中醫”的夢想會最終實現,悲劇也會被更多地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