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凌源经济开发区实现首季开门红



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凌源经济开发区实现首季开门红

图为中玻(朝阳)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紧销售订单玻璃产品。

凌源经济开发区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深入实施“161”工程建设,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落地,全力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在全国经济各项指标下行情况下,一季度实现工业增加值6066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81万元,增速11.1%;工业总产值3536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83万元,增速20%;规上企业产值1312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9万元,增速9.6%;利税225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 0 1万元,增速66.8%,主要指标增长助力开发区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

筑牢企业疫情防控防线,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奠定基础。开发区作为凌源项目建设主阵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四级联防联控体系,全面下沉企业,细致指导防疫工作,协调解决了68消毒液项目、航天凌河汽车等企业解决外采设备物流运输难、配套企业未复产供应难等问题,推动了企业开复工取得较快进展。同时,为企业发放医用酒精、84消毒液、一次性手套、口罩等防护物资3万元。第一季度,辽宁炜盛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凌源宏阳玻纤原料精加工有限公司、中玻(朝阳)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没有停产。截至目前,98家企业复工复产95家,复工复产率达98%,其中,辽宁炜盛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凌源宏阳玻纤原料精加工有限公司、中玻(朝阳)新材料有限公司、朝阳星华中玻新能源有限公司、北控智慧能源(凌源)有限责任公司煤制粉厂在疫情期间没有停工停产,为第一季度指标增长提供了强力保障。

开发区三大主导产业齐发力,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开门红的中坚力量。中玻(朝阳)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2013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疫情期间公司连续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产量并没有受到影响,和去年同期持平,一季度实现产值9809万元,较去年增长2094.2万元,增速27.1%。疫情缓和后,现每天销售量超产量的八成,大部分销往东北三省、河北承德,并有少量通过海运销往深圳。辽宁炜盛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1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作为朝阳凌源经济开发区“飞地经济”和京津冀招商成功的典范,去年当年签约、当前建设、当年先后投产两条生产线,公司疫情期间照常开工生产,一季度生产玻璃球和玻纤网格布2.5万吨,实现产值6266.3万元。

现代钢铁产业集群中,凌源市鸿山铁合金有限公司实现产值2 7 0 5.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99.4万元,增速283.2%。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中,辽宁航天凌河汽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值3878.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95.3万元,增速56.2%;一汽凌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实现产值784.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2.1万元,增速94.9%;凌源鸿益油泵配件有限公司实现产值608.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0.3万元,增速4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