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引语

黄蓉见书房中琳琅满目,全是诗书典籍,几上桌上摆着许多铜器玉器,看来尽是古物,壁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个中年书生在月明之夜中庭伫立,手按剑柄,仰天长吁,神情寂寞。左上角题着一首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引自金庸《射雕英雄传》


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岳飞《小重山》


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黄药师

再看字画,书法雄劲有力,杀气太重......小说中这样描述:

但见书法与图画中的笔致波磔森森,如剑如戟,岂但力透纸背,直欲破纸飞出一般。

陆庄主见黄蓉细观图画,问道:”老弟,这幅画怎样,请你品题品题。

黄蓉道:”小可斗胆乱说,庄主别怪。“ 陆庄主道:”老弟但说不妨。“---引自金庸《射雕英雄传》

一副《小重山》字画,反映出东邪门人的激愤委屈的心境,被聪明的黄蓉看穿!

黄蓉道:”庄主这幅图画,写出了岳武穆作这首《小重山》词时壮志难伸、彷徨无计的心情。只不过岳武穆雄心壮志,乃是为国为民,‘白首为功名’这一句话,或许是避嫌养晦之意。当年朝中君臣都想与金人议和,岳飞力持不可,只可惜无人听他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两句,据说是对此事而言,那是一番无可奈何的心情,却不是公然要和朝廷作对。


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陆乘风


金庸借岳飞的《小重山》诗词字画,描写东邪门人陆乘风的满腔委屈,描写其性格特点,其文学性,欣赏性极高! 读者拍手称好!

庄主作画写字之时,却似是一腔愤激,满腔委曲,笔力固然雄健之极,但是锋芒毕露,像是要与大仇人拚个你死我活一般,只恐与岳武穆忧国伤时的原意略有不合。小可曾听人说,书画笔墨若是过求有力,少了圆浑蕴藉之意,似乎尚未能说是极高的境界。“---引自金庸《射雕英雄传》

可见,书法与人的心境是相通的。从一个人的书法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境状态。陆乘风的书法中笔力雄健,锋芒毕露,充满杀机,正体现了陆乘风当时创作这字画时候的心境。然而被古灵精怪的黄蓉看出了心事。


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黄蓉


陆庄主听了这番话,一声长叹,神色凄然,半晌不语。

陆庄主一怔,随即脸露喜色,欢然道:“黄老弟说哪里话来?我这番心情,今日才被你看破,老弟真可说得是我生平第一知己。至于笔墨过于剑拔弩张,更是我改不过来的大毛病。承老弟指教,甚是甚是。”---引自金庸《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中,在五湖废人一章中,描写了郭靖黄蓉游历江湖,在归云庄偶遇东邪之徒陆乘风的故事。

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陆乘风

东邪作为一代宗师,在桃花岛开宗立派,在江湖上也算是赫赫有名。当时门下共有曲灵风,陈玄风,梅超风,冯默风,武眠风五大弟子。

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东邪黄药师(苗侨伟)


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东邪黄药师


东邪弟子之往事回忆

当年只因陈玄风梅超风二人偷取九阴真经逃出桃花岛,而爱妻冯衡因临产前强行记忆经书内容默写出九阴真经,最后导致早产之后香消玉殒,东邪黄药师盛怒之下,迁怒于其余几位师兄弟,将几个弟子脚筋挑断,赶出桃花岛......

几位昔日桃花岛得意弟子,一时间身败名裂,黯然失色,流落江湖...

十几年后,陆乘风已经成为太湖归云庄的大庄主,声名显赫,富甲一方。双腿残疾,不是正常人。读者可以想象,在这十几年的艰难岁月中,他经历了怎么样的坎坷与曲折,怎样从失落中奋起,苦心经营,创造了十几年后的归云庄

陆乘风擅长奇门遁甲

,在归云庄的设计完全模仿桃花岛的布局。因此黄蓉在归云庄内轻松识别各种机关,行走自如。

陆乘风被师傅打成伤残,十几年来是满腹委屈的,因此他才会将岳飞的《小重山》字画悬挂于书房中。本来自己拜师于东邪门下,正是大显身手,轻松学艺的时期,因九阴真经丢失,导致陆乘风的学武之路中断,成为残疾人,他内心的愤懑,郁闷是必然的,有壮志未酬,彷徨无计之心境。


黄蓉为何能轻易看出《小重山》字画作者的心境?

东邪黄药师作为五绝之一,出了武功上的超高造诣之外,对琴棋书画,五行八卦都很精通。在桃花岛上布局了桃花阵,用于防御外敌入侵,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家都很清楚这些。 而作为黄老邪的女儿,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再加上父母遗传天资,对琴棋书画很有很敏锐,很有见解。这首《小重山》,黄老邪曾经教过她,因此她很熟悉了。此时,看到这幅画,一眼就看到了作者陆乘风的心境,这就合情合理了。


东邪弟子·太湖归云庄之《小重山》

郭靖黄蓉


金庸小说的文学性很强。金庸小说与其他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具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和文艺气氛。他的小说并非单纯描述江湖恩怨、儿女情长、武功秘笈,而是在小说中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讲述当时历史背景下人物的活动、矛盾、斗争,同时引经据典,或加入历史典故,或加入传说故事,或加入诗词歌赋,其趣味性、文学性、可读性极高!这正是金庸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小重山》字画写出了东邪弟子陆乘风的心境,继而引起对江湖往事的回忆,金庸用诗词之妙,可见一斑,我们不得不佩服不得不称赞金庸的造诣之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