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红尘之中,心游天地之外。让心灵获得大自由、大自在

身在红尘之中,心游天地之外。让心灵获得大自由、大自在

庄子的道学,据说传承于老子。他们都认为道无声无形,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不知不觉地对万物的生死荣枯变化发挥作用。但庄子讲的道,跟老子似有不同。老子讲的道,类于现在所讲的自然规律,基本上是属于唯物主义的。庄子所讲的道,就多了一点神秘色彩,基本上是属于唯心主义的。后世的道家以老子为宗,却走上了唯心的道路,事实上,他们如果把庄子奉为鼻祖,似乎更合适一些。

当然,我们似无必要议论庄子是唯物还是唯心,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却值得我们欣赏。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要做一个伟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独立,顺应天地之道,在有为无为之间,顺其自然,平和地看待万事万物,清不喜、浊不嫌,不去责备世间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宠辱不惊,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与大众融洽地相处,身在红尘之中,心游天地之外。一个人达到了这种境界,他的心灵就获得了大自由、大自在。

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其要点有四:

第一,以平等心态看待每一个人。中国有过数千年专制统治,人们习惯于用高低贵贱来看待人,都想做人上人,这就难免经常心态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不要做人上人,不要做人下人,不要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只有把自己放在与众人平等的地位,才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但是,人处在社会上,财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能获得平等的心态呢?

有人曾用农民洗红薯来比喻人生际遇,在南方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大都见过洗红薯的情景:将新挖的红薯放在竹箩中,浸到水里,左右摇晃,红薯便不停地浮上来,又沉下去。

人生也是这样啊!有时候,这拨人浮上来,那拨人沉下去;有时候,那拨人浮上来,这拨人又沉下去。社会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其实,无论这只红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都是一只红薯,大同小异;无论这个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这个问题,你就会真正获得平等的心态。

第二,宠辱不惊,淡然处之。每个人的修养不同,有的人修养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人修养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养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对待;在修养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对待。为此沾沾自喜或愤愤不平,毫无必要。一个人只要确定自己所言所行没有过错,不论别人的态度如何,都不妨淡然处之。

一位修女要为孤儿院募款,特意去拜访一位吝啬的富翁。当天富翁因为股票跌停,心情不佳,又认为修女来得不是时候,大为光火,就吐了修女一口唾沫。修女不动声色,微笑着站着不动。 富翁更恼火,骂道:“怎么还不滚?” 修女说:“我来这里的目的是为孤儿募款,我已收到您给我的礼物,但是他们还没有收到礼物。”

富翁因修女的态度大受感动,以后每个月自动送钱到孤儿院去。

对他人的态度淡然处之,显示了自己人格的力量,有时候,这种力量足以使一个最粗暴的人变得彬彬有礼。你也因此为这个世界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第三,不执着于对和错。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后,人们习惯于争论谁对谁错。有时候,这种争论只会错上加错。所以,与其执着于对错,不如考虑如何改正错误。只要能使事情好转,即使一言不发又有何妨?

隋朝大臣牛弘,宽宏大度。有一次,他的弟弟喝多了酒,将他驾车的牛用箭射死了。弟弟害怕受到责罚,吓得躲起来。牛弘退朝回家后,妻子忙迎上去,将弟弟杀牛的事告诉他。牛弘若无其事地说:“那就把牛肉做成肉脯吧!”

妻子做完肉脯,又来发牢骚:“牛肉这么多,剩下的怎么办?”牛弘淡淡地说:“剩下的做汤。” 过了一会儿,妻子又过来唠叨。牛弘正在看书,连头也不抬,温和地说:“我知道了!” 妻子见丈夫如此大度,自觉惭愧,再也不提杀牛的事了。他弟弟从此也收敛多了。

牛弘的弟弟自知有错,吓得躲起来了,这时再责备他错了,非常多余,可能还会因责罚不当引起他的逆反心理。牛弘以不责为责,反而让弟弟知错就改,结果不是更好吗?

第四,保持内心的平静快乐,不受外界境遇所左右。人生有顺有逆,把它们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着顺境时得意扬扬,逆境时垂头丧气。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调任密州知州。当时密州因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缺乏,苏东坡身为知州,还时常挖野菜作口粮。人们都认为东坡先生过得肯定很苦,不快乐。

谁知苏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后,不但长胖了,已有的白头发有的也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苏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风俗,而这里的官员和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自己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作无穷遐想。我还可以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于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过着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

人,一旦像苏东坡说的“游于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毫不在意,有名无名也不在乎,贫富得失淡然处之,怎么会不快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